- 相關(guān)推薦
緊行無好步成語及解釋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對成語及解釋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緊行無好步成語及解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發(fā)音:jǐn xíng wú hǎo bù
簡拼:jxwhb
類型:中性成語
結(jié)構(gòu):復句式成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處事。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4回
解釋:走得太急步子就邁不穩(wěn)。比喻過于倉促,事情就做不好。
示例:俗話說:緊行無好步,我們還是考慮周詳后才行事吧。
次日,上馬引兵前進。龐德亦引兵來迎。兩陣對圓,二將齊出,更不打話,出馬交鋒。斗至五十余合,龐德?lián)芑伛R,拖刀而走。關(guān)公隨后追趕。關(guān)平恐有疏失,亦隨后趕來。關(guān)公口中大罵:“龐賊欲使拖刀計,吾豈懼汝?”原來龐德虛作拖刀勢,卻把刀就鞍鞒掛住,偷拽雕弓,搭上箭射將來。關(guān)平眼快,見龐德拽弓,大叫:“賊將休放冷箭!”關(guān)公急睜眼看時,弓弦響處,箭早到來,躲閃不及,正中左臂。關(guān)平馬到,救父回營。龐德勒回馬,輪刀趕來。忽聽得本營鑼聲大震。德恐后軍有失,急勒馬回。
原來于禁見龐德射中關(guān)公,恐他成了大功,滅禁威風,故鳴金收軍。龐德回馬問:“何故鳴金?”于禁曰:“魏王有戒,關(guān)公智勇雙全。他雖中箭,只恐有詐,故鳴金收軍。”德曰:“若不收軍,吾已斬了此人也!”禁曰:“緊行無好步,當緩圖之!饼嫷虏恢诮,只懊悔不已。
緊行無好步成語及解釋
緊行無好步是一則來源于《三國演義》的成語,具體出自第七十四回。這句話在原文中是于禁所說:“緊行無好步,當緩圖之!逼渥置嬉馑际,如果走路走得太快,步伐就會不穩(wěn),從而無法走好。這則成語通過比喻的方式,傳達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做事過于倉促,反而做不好。它提醒人們,在行事之前應(yīng)當深思熟慮,不能急于求成。
成語“緊行無好步”所蘊含的智慧,是在告訴人們在決策或行動前需要冷靜和耐心。這不僅適用于古代戰(zhàn)場,也適用于現(xiàn)代人的生活和工作。在現(xiàn)代社會快節(jié)奏的環(huán)境下,人們常常因為時間壓力而匆忙做出決定,而這往往會導致考慮不全面,甚至出現(xiàn)錯誤。這句成語恰好提醒人們,在重要決策面前,需要給自己留出足夠的思考和規(guī)劃時間,避免因為急躁而帶來不必要的后果。
在具體使用中,這個成語可以作為賓語或是定語,用于描述處理事情的狀態(tài)。例如,在商業(yè)談判、項目管理、學習計劃等方面,都可以用“緊行無好步”來形容某些人或某些做法,從而提示他人要慎重其事,不宜急于求成。
此外,這個成語還有一個近義詞“緊行無善蹤”,意思相近,都是強調(diào)急急忙忙做事容易出錯。在諺語或是日常教育中,這樣的言語經(jīng)常被長者或領(lǐng)導用來教導年輕人或下屬,告訴他們在追求目標時,要有計劃和耐心,不可急于求成。
綜上所述,“緊行無好步”這一成語,源自于歷史名著《三國演義》,通過形象生動的比喻,傳遞了一個重要的人生智慧:在追求目標或是處理事務(wù)時,應(yīng)該避免急于求成,這樣才能確保事情能夠做得更好。這個成語不僅是對古代戰(zhàn)略家智慧的傳承,也是對現(xiàn)代人生活和工作態(tài)度的重要啟示。
【緊行無好步成語及解釋】相關(guān)文章:
成語及解釋11-23
褎如充耳成語解釋07-04
內(nèi)緊外松成語解釋10-13
損上益下的成語解釋02-07
楚水吳山的成語解釋12-15
琴歌酒賦成語解釋06-01
改柯易葉成語解釋11-24
負鼎之愿的成語解釋01-06
應(yīng)天從物成語解釋08-04
曲突移薪成語解釋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