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出多門成語解釋
【成語原文】:法出多門
【標準發(fā)音】:fǎ chū duō mén
【繁體寫法】:法出多門
【法出多門是什么意思】:指各部門都自立禁令,法制繁苛,政令不一,使民不知所從。
【法出多門成語接龍】:目無王法 → 法出多門 → 門不停賓
【用法分析】:作賓語、定語;指各自為政
【讀音預警】:倡導普通話,請按照音標【fǎ chū duō mén】采用標準四聲閱讀。
【出處說明】:北宋·歐陽修《新唐書·劉賁傳》:“或正刑于外則破律于中,法出多門,人無所措!
【對應近義詞】:政出多門
【對應反義詞】:法出一門
【法出多門的`成語故事】:
唐朝時期,內侍省權重一時,他們挾制天子,橫行海內,無法無天。唐文宗想擺脫這種場面,下詔讓正直的人上疏辯政之疵,以便量才錄用。幽州進士劉賁上疏說豪門猾吏之所以敢不守法度,是因為法出多門,造成有令不止。
【法出多門的造句示例】:
我們不希望看到法出多門的局面。
1、我國現(xiàn)有對債權人保護的立法相對滯后,法出多門致使法律法規(guī)之間配套性差,導致債權人的債權實現(xiàn)愈加困難。
【法出多門成語解釋】相關文章:
成語解釋04-27
成語偃革為軒解釋04-06
苦盡甜來成語解釋04-05
案無留牘成語解釋04-05
牢甲利兵成語解釋04-05
簡賢附勢成語解釋04-05
番窠倒臼成語解釋04-05
日異月更成語解釋04-05
暮翠朝紅成語解釋04-05
輕繇薄賦成語解釋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