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生調查報告
隨著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事務都會使用到報告,報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點。那么一般報告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貧困生調查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貧困生調查報告1
政和縣位于閩北山區(qū)偏北處。由于位置偏僻經濟基礎差多年來未能摘掉貧困的帽子。因此,在不足三千學子的政和一中貧困生人數就高達總數的10%,F作如下調查:
貧困生的構成
一、大多數貧困生都來自于農村。
家庭成員眾多,壓力沉重難以擔負學費,農村計劃生育工作也是一個長期的社會問題,是造成貧困生人數眾多的根本原因。
二、貧困生的另一大來源地是下崗職工家庭。
由于他們失去了基本的生活保障,而導致兒女的學業(yè)難以繼續(xù)。這是下崗問題所造成的另一隱患。
三、貧困生的.學習生活
政和一中從初中到高中 ,共六個年段。其中大多數的貧困同學是靠學校、縣團委、縣婦聯(lián)等有關部門采取發(fā)送補濟金,設置獎學金,以及減免學費等手段來幫助同學減輕困難。其它的均由親屬或“一幫一”結對子等手段來解決。
在校被列為補助對象的同學大多是學習勤奮刻苦、名列前茅者。
如榮同學家庭突然變故。父親喪失勞動力,在讀大學的哥哥又因病休學在家。全家人僅靠爺爺微薄的退休金來維持生活。然而榮同學背負著沉重的家庭壓力依然咬緊牙關刻苦學習,一直保持年段前五名的成績,但他每月的生活費僅僅只需30余元。
再如張同學因母親病重,家庭需巨額的醫(yī)療開支,由學校學生會組織獻愛心活動,廣大師生踴躍支持,為此該同學解決了部分費用。因此,張同學心懷感激。不僅勤奮學習更發(fā)揮自己體能的優(yōu)勢,在各大賽勢上都取得優(yōu)異成績,為母校增光。
四、社會各界對貧困生的援助
團縣委的“希望工程”,婦聯(lián)的“春蕾”計劃以及許多方面成功人士的慷慨解囊都為貧困生解決了物資方面的巨大困難,并在精神方面給予莫大的支持與鼓勵。如縣婦聯(lián)就發(fā)動女干部采取“一幫一”結對子。不僅給予女同學經濟方面的支援。更讓他們體會到親人的關愛與溫暖。
我們相信政和一中貧困生的狀況會越來越好。
貧困生調查報告2
政和縣位于閩北山區(qū)偏北處,對政和縣一中貧困生調查報告-社會調查報告。由于位置偏僻經濟基礎差多年來未能摘掉貧困的帽子。因此,在不足三千學子的政和一中貧困生人數就高達總數的10%,F作如下調查:貧困生的構成
一、大多數貧困生都來自于農村。
家庭成員眾多,壓力沉重難以擔負學費,農村計劃生育工作也是一個長期的社會問題,是造成貧困生人數眾多的根本原因。
二、貧困生來源。
下崗職工家庭,由于他們失去了基本的生活保障,而導致兒女的學業(yè)難以繼續(xù)。這是下崗問題所造成的另一隱患。
三、貧困生的學習生活
政和一中從初中到高xx六個年段。其中大多數的貧困同學是靠學校、縣團委、縣等有關部門采取發(fā)送補濟金,設置獎學金,以及減免學費等手段來幫助同學減輕困難。其它的均由親屬或“一幫一”結對子等手段來解決。
在校被列為補助對象的同學大多是學習勤奮刻苦、名列前茅者。
如榮同學家庭突然變故,創(chuàng)業(yè)實習《對政和縣一中貧困生調查報告-社會調查報告》。父親喪失勞動力,在讀大學的哥哥又因病休學在家。全家人僅靠爺爺微薄的退休金來維持生活。然而榮同學背負著沉重的家庭壓力依然咬緊牙關刻苦學習,一直保持年段前五名的成績,但他每月的生活費僅僅只需30余元。
再如張同學因母親病重,家庭需巨額的醫(yī)療開支,由學校學生會組織獻愛心活動,廣大師生踴躍支持,為此該同學解決了部分費用。因此,張同學心懷感激。不僅勤奮學習更發(fā)揮自己體能的優(yōu)勢,在各大賽勢上都取得優(yōu)異成績,為母校增光。
四、社會各界對貧困生的援助
團縣委的“希望工程”,的“春蕾”計劃以及許多方面成功人士的.慷慨解囊都為貧困生解決了物資方面的巨大困難,并在精神方面給予莫大的支持與鼓勵。如縣婦聯(lián)就發(fā)動女干部采取“一幫一”結對子。不僅給予女同學經濟方面的支援。更讓他們體會到親人的關愛與溫暖。
我們相信政和一中貧困生的狀況會越來越好。
貧困生調查報告3
為全面了解和掌握北京高校家庭貧困大學生的狀況分析影響大學生學習、生活的因素,以便于進一步做好我校學生資助管理工作,我們的實踐組于暑假在北京高校中進行了一次“北京高校家庭貧困大學生狀況調查”。同時,根據調查現狀、分析成因,為我校制定更好的幫扶政策提供可行性建議和盡可能的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共同支持、幫扶貧困學生共同成長。
這次被調查的學生來自全國15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男生占50%,農村學生占61.8%。通過調查,我們發(fā)現在北京高校就讀的家庭貧困大學生的基本狀況有如下特點。
一、高校貧困生占在校生總數的15%以上
通過我們對學生進行的問卷調查和對被調查者的訪問,98.5%的調查和走訪對象認為高校中確實存在貧困生現象;有76%的貧困學生認為本校貧困生占在校生總數的15%以上,高校學生管理部門也認可這一比率。首都現有各類高校67所,在校學生23萬名,有3萬多名學生可界定為貧困生。
多數貧困生來自邊遠和經濟落后山區(qū),城鎮(zhèn)居民下崗成為大學貧困生新的滋長點。在被調查的貧困學生中,有60%以上來自農村,其中又有25.6%的學生來自“經濟落后地區(qū)”。調查表明,造成家庭收入低下的原因中,因屬“邊遠地區(qū)”的占71. 7%,因屬“經濟落后地區(qū)”的占37。 7%,因“家庭人口多”的占15. 2%,因“自然災害”的占14. 7%,因“家庭成員下崗”的占8. 9%。
二、貧困生花費與學生平均花費存在較大差距
一個大學生完成四年學業(yè)到底要花費多少錢?從今年北京地區(qū)高校公布的收費標準看,每年學雜費以5000元左右居多(調查主要以北京地區(qū)一本院校),再加上每年700元~1200元的住宿費,年總費用約5700元~6200元,四年下來,約為24000元,而每個大學生每月的基本生活費(包括其他消費)在400元~500元左右,按每年在校10個月計算,四年就是16000元~20000元。幾項費用加起來,一個大學生應花費40000元左右才能完成學業(yè),即每人每月的花銷是833元,這對貧困家庭來說是個沉重的負擔。
調查表明,有52%的調查對象月平均支出在600元以內,而純粹用于生活保障的費用則更少為500元以內,這與北京地區(qū)高校的收費標準相差很大,從數字上即可判定其生活的.質量較低。調查還表明,普通大學生月生活費用約為833元,是貧困生該項費用的1.66倍。
三、貧困生的主要經濟來源及支出情況
調查發(fā)現,貧困生家庭的首要經濟來源為工資收入,占總體的41%,然后依次為農業(yè)收入、做生意收入、低保及社會補貼。而貧困生平均每月家庭給錢不足600元的達到66%,這與學生一般花銷差距甚遠,可見高校中的經濟資助已成為貧困生度過難關的主要依靠。同時,這也顯示出,隨著高等教育的進一步市場化,高校將必然承擔越來越沉重的貧困生資助負擔。
調查還發(fā)現,貧困生每月用于日常飲食開支為300到500元的占到了54%,也就是說每個月有超過一半以上的貧困生絕大多數的開支都用到了日常飲食上,這部分人群的恩格爾系數相當高,達到了66.7%,這體現出了大多數貧困生的生活水平十分低。同時又41.1%的貧困生表示每個月的最低生活費用不能完全保證生活學習的需要,由此可見高校的資助對于大多數貧困生來說十分重要。
四、貧困生的受助額度與學校的資助條件
接受調查的高校對貧困生都有一些資助政策,規(guī)定了多種資助形式。在資金支持上,平均為200元/人(月),以獎(助)學金的形式發(fā)放,這與調查得出的貧困生每月費用缺口300元/人(月),仍有一定差距。而且,這種支持并不是每個貧困生都能夠得到,相當部分的院校將此與德才表現聯(lián)系起來,用以鼓勵貧困學生克服困難,努力成才。還有減免學雜費、提供困難補助等一些資助措施,但都因額度較小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貧困問題。
五、貧困生的心理壓力
貧困對學生的學習造成影響,為獲得收入而奔波直接影響了他們的學業(yè)。七成以上的貧困生認為受經濟匱乏影響最大的是他們的衣食住行,尤其是吃飯問題,為節(jié)約伙食費,一天只吃兩頓飯或饑一頓飽一頓的現象很普遍。同時,有23.5%的學生的學費為貸款所得,因此在日常支出更加困難,也因此有29.4%的貧困生選擇自己做兼職來補貼生活費用以及學習費用,而兼職勢必對大學學習造成一定影響。因為貧困牽扯了貧困生過多的精力,對他們造成更加沉重的身心負擔,而且必須為獲得收入而奔波。因為貧困,多數貧困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并使他們抗拒師生善意的同情,在人際關系上趨于封閉,易造成嚴重后果。貧困使學生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并產生了種種心理障礙。
六、貧困生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解決貧困問題
盡管貧困在學生們心理方面蒙上了一層陰影,卻有64.7%的學生認為應通過勤工儉學,走自力更生,自己學習鍛煉能力的道路,尋找改變家庭貧困的辦法。依靠自立自強,一是鍛煉了能力,增長了見識;二是得到了脫貧必要的資金;三是通過自身誠實勞動得到的報酬,心理上很坦然。因此,有部分高校通過多種方式,在校內外為貧困生尋找勤工助學的機會,很受歡迎。同時調查發(fā)現有91%以上的貧困生的學習成績處于班級的中等偏上的水平,這也體現了絕大部分貧困生雖然生活狀況堪憂,但依然保持著良好的學習習慣,堅持著知識改變命運的道路,努力提升自己。
七、發(fā)放獎(助)學金是高校鼓勵學習、扶助貧困的一個重要辦法
65%的學生認為發(fā)放獎(助)學金是高校最好的資助形式,另外,利用貸款助學等方式的選擇率是25.5%!吧钌瞎(jié)儉”、“渴望各種打工機會”、“需要各界的經濟支持”是貧困生突出的特征。同時,同時又67.8%的貧困生認為大學努力學習是為了將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同時回報學;貓蠹彝,所以現在高校的資助在日后會得到相當的回報,這也表明獎(助)學金的重要意義。
總結:這次關于首都高校家庭貧困大學生狀況調查,其中,20至30歲人士占90%,大學以上文化程度的占90%,人員涉及大學中各個專業(yè)。通過調查,也反映出公眾對高校貧困生較高的關注程度。
貧困生調查報告4
為全面了解和掌握北京高校家庭貧困大學生的狀況分析影響大學生學習、生活的因素,以便于進一步做好我校學生資助管理工作,我們的實踐組于暑假在北京高校中進行了一次“北京高校家庭貧困大學生狀況調查”。同時,根據調查現狀、分析成因,為我校制定更好的幫扶政策提供可行性建議和盡可能的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共同支持、幫扶貧困學生共同成長。
這次被調查的學生來自全國15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 男生占50%, 農村學生占61.8%。通過調查, 我們發(fā)現在北京高校就讀的家庭貧困大學生的基本狀況有如下特點。
一 、高校貧困生占在校生總數的15%以上
通過我們對學生進行的問卷調查和對被調查者的訪問,98.5%的調查和走訪對象認為高校中確實存在貧困生現象;有76%的貧困學生認為本校貧困生占在校生總數的15%以上, 高校學生管理部門也認可這一比率。首都現有各類高校67所, 在校學生23 萬名, 有3 萬多名學生可界定為貧困生。
多數貧困生來自邊遠和經濟落后山區(qū), 城鎮(zhèn)居民下崗成為大學貧困生新的滋長點。在被調查的貧困學生中, 有60%以上來自農村, 其中又有25.6%的學生來自“經濟落后地區(qū)”。調查表明, 造成家庭收入低下的原因中, 因屬“邊遠地區(qū)”的占71. 7%,因屬“經濟落后地區(qū)”的占37. 7%, 因“家庭人口多”的占15. 2%, 因“自然災害”的占14. 7%, 因“家庭成員下崗”的占8. 9%。
二 、貧困生花費與學生平均花費存在較大差距
一個大學生完成四年學業(yè)到底要花費多少錢?從今年北京地區(qū)高校公布的收費標準看, 每年學雜費以5000元左右居多(調查主要以北京地區(qū)一本院校),再加上每年700元~1200元的住宿費, 年總費用約5700 元~6200 元, 四年下來, 約為24000 元, 而每個大學生每月的基本生活費(包括其他消費)在400元~500元左右,按每年在校10個月計算,四年就是16000元~20000元。幾項費用加起來,一個大學生應花費40000元左右才能完成學業(yè),即每人每月的花銷是833元,這對貧困家庭來說是個沉重的負擔。
調查表明, 有52%的調查對象月平均支出在600元以內, 而純粹用于生活保障的費用則更少為500元以內,這與北京地區(qū)高校的收費標準相差很大, 從數字上即可判定其生活的質量較低。調查還表明,普通大學生月生活費用約為833元, 是貧困生該項費用的1.66倍。
三 貧困生的主要經濟來源及支出情況
調查發(fā)現, 貧困生家庭的首要經濟來源為工資收入,占總體的41%,然后依次為農業(yè)收入、做生意收入、低保及社會補貼。而貧困生平均每月家庭給錢不足600元的達到66%,這與學生一般花銷差距甚遠,可見高校中的經濟資助已成為貧困生度過難關的主要依靠。同時,這也顯示出,隨著高等的進一步市場化,高校將必然承擔越來越沉重的貧困生資助負擔。
調查還發(fā)現,貧困生每月用于日常飲食開支為300到500元的占到了54%,也就是說每個月有超過一半以上的貧困生絕大多數的開支都用到了日常飲食上,這部分人群的恩格爾系數相當高,達到了66.7%,這體現出了大多數貧困生的生活水平十分低。同時又41.1%的貧困生表示每個月的最低生活費用不能完全保證生活學習的需要,由此可見高校的資助對于大多數貧困生來說十分重要。
四 貧困生的受助額度與學校的資助條件
接受調查的高校對貧困生都有一些資助政策,規(guī)定了多種資助形式。在資金支持上,平均為200元/人(月) ,以獎(助)學金的形式發(fā)放,這與調查得出的貧困生每月費用缺口300 元/人(月) ,仍有一定差距。而且,這種支持并不是每個貧困生都能夠得到,相當部分的院校將此與德才表現聯(lián)系起來,用以鼓勵貧困學生克服困難,努力成才。還有減免學雜費、提供困難補助等一些資助措施,但都因額度較小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貧困問題。
五 貧困生的心理壓力
貧困對學生的學習造成影響,為獲得收入而奔波直接影響了他們的學業(yè)。七成以上的貧困生認為受經濟匱乏影響最大的是他們的衣食住行,尤其是吃飯問題, 為節(jié)約伙食費,一天只吃兩頓飯或饑一頓飽一頓的現象很普遍。同時,有23.5%的學生的學費為貸款所得,因此在日常支出更加困難,也因此有29.4%的貧困生選擇自己做兼職來補貼生活費用以及學習費用,而兼職勢必對大學學習造成一定影響。因為貧困牽扯了貧困生過多的精力, 對他們造成更加沉重的身心負擔, 而且必須為獲得收入而奔波。因為貧困, 多數貧困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并使他們抗拒師生善意的同情, 在人際關系上趨于封閉, 易造成嚴重后果。貧困使學生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 并產生了種種心理障礙。
六 貧困生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解決貧困問題
盡管貧困在學生們心理方面蒙上了一層陰影,卻有64.7%的學生認為應通過勤工儉學, 走自力更生,自己學習鍛煉能力的道路,尋找改變家庭貧困的辦法。依靠自立自強,一是鍛煉了能力,增長了見識;二是得到了脫貧必要的資金;三是通過自身誠實勞動得到的報酬,心理上很坦然。因此,有部分高校通過多種方式,在校內外為貧困生尋找勤工助學的機會,很受歡迎。同時調查發(fā)現有91%以上的貧困生的學習成績處于班級的中等偏上的水平,這也體現了絕大部分貧困生雖然生活狀況堪憂,但依然保持著良好的學習習慣,堅持著知識改變命運的道路,努力提升自己。
七 發(fā)放獎(助)學金是高校鼓勵學習、扶助貧困的一個重要辦法
65%的學生認為發(fā)放獎(助)學金是高校最好的資助形式,另外, 利用貸款助學等方式的選擇率是25.5%!吧钌瞎(jié)儉”、“渴望各種打工機會”、“需要各界的經濟支持”是貧困生突出的特征。同時,同時又67.8%的貧困生認為大學努力學習是為了將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同時回報學;貓蠹彝ィ袁F在高校的資助在日后會得到相當的回報,這也表明獎(助)學金的重要意義。
總結:這次關于首都高校家庭貧困大學生狀況調查,其中, 20至30歲人士占90%, 大學以上文化程度的占90%,人員涉及大學中各個專業(yè)。通過調查, 也反映出公眾對高校貧困生較高的關注程度。
【貧困生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貧困生證明01-27
貧困生證明模板07-22
大學貧困生證明01-25
貧困生證明[優(yōu)選]06-21
貧困生證明范文優(yōu)秀12-12
貧困生受助感言12-21
貧困生證明[經典15篇]04-07
關于貧困生的工作計劃01-28
幼兒園貧困生證明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