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小魚在乎》讀后感
讀完一本經(jīng)典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這條小魚在乎》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這條小魚在乎》讀后感1
暴風雨后的早晨,一個男人在海邊散步,看到一個小男孩在小水洼前拾小魚,男人去勸阻小男孩不要拾了,是拾不完的。小男孩什么也沒說,一直在拾。男人又問小男孩誰在乎呢?小男孩說正在被救起的這些小魚在乎。讀完故事,我深受觸動。
這個在故事中的男人,我覺得他是一個冷漠無情的人,他大概只在乎自己的生命,他覺得動物的生命是微不足道的;故事中的小男孩,他是一個有愛心,天真無邪的孩子,我能想象他和男人說話時那執(zhí)著的樣子,令人印象深刻。
我們在生活中,也經(jīng)常能看見不同的人對生命不同的態(tài)度。我就來舉個例子吧!有一次我回家的時候,看見一個飯店門口有很多鴿子,一個人抓起一只鴿子就把它的頭擰斷了,那動作連貫嫻熟,輕松得像掰斷一根黃瓜,我覺得好殘忍!那一只只鴿子連血都沒出,一瞬間就丟了命,我突然覺得這樣的人類真的好可怕,一點都不珍惜生命。
生命是上帝給我們的禮物,同樣是給萬千生靈的,生命寶貴且平等。有些人對生命不管不顧,只顧自己;當然也有些人愿犧牲自己去幫助他人。有時候我們能做的,也許只是捧起一條魚幫它回到水中,但是哪怕行動再微小,心存善良與對生命的尊重,就值得被肯定。
《這條小魚在乎》讀后感2
讀了《這條小魚在乎》,我的眼前不由浮現(xiàn)出無數(shù)在海灘的淺水洼里苦苦掙扎的小魚,然后這一條條小魚漸漸地模糊,幻化成一個個在學校里被歧視的所謂的“后進生”,看到了他們眼里發(fā)出的無奈而又充滿期盼的目光,仿佛在傾訴:“老師,也請給我們一點關愛吧!我們也是您的學生啊!” 在班級里,老師關注的目光可能更多的停留在優(yōu)秀生的身上。一個班級的'學生,他們是有一定的差異的,無論是屬于哪一個方面,后進生是存在的,是一個班級里不可避免的。如何轉化教育途徑和方法,我認為“愛心”是打開學生心靈和智慧的一把鑰匙。我們班有一個男孩子,從三到五年級老師對他的一致評價:天性頑劣,不可救藥!在我接手這個班后,第一次交給我的作業(yè)是一本空白的作業(yè)本。我沒有把他叫來,當面訓斥一翻,而是在他的作業(yè)本上認真的寫上這樣一行字:“對不起,可能是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太難了,你不能完成。我能幫你嗎?”我驚喜的發(fā)現(xiàn),在他打開作業(yè)本的瞬間,眼睛里有一絲感動。
第二天,他完成作業(yè)了,雖然字不是那么美觀。我興奮地在上面畫了一張大大的笑臉,旁邊是一根高高翹起的大拇指。他的點滴進步,我都會在上面毫不吝嗇地寫上一大段。作業(yè)本成了我和他溝通的橋梁。
有時候,看到他讀著讀著,小臉激動地通紅,我的心也會跟著激動。漸漸地,他不再怕我,喜歡圍繞我身邊,話語也多了起來。尤其令我感動的是,在一個寒風凜冽的星期六的清晨,別的學生或許還躺在暖暖的被窩里,而他,竟然早早的守候在操場上等我跑步了,理由很簡單:老師一個人跑很孤單,我想陪老師一起跑! 多么質樸的孩子啊!付出愛是快樂的,得到愛更是快樂的! “親其師方能信其道。”教師的愛要面向全體學生,對全班同學一視同仁,不能偏愛優(yōu)等生。俗話說:越是干旱的秧苗越需要雨露。
教師的愛是神圣的,一定要愛而有度,愛而有格,愛而有方。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與心的呼應,敞開心扉,去愛每一個孩子,努力成為一個完美的教師吧!
【《這條小魚在乎》讀后感】相關文章:
醬燒小魚干苦瓜的做法11-04
燕子讀后感04-19
幸福讀后感04-18
感恩讀后感04-18
《IT治理》讀后感04-16
《態(tài)度》讀后感04-15
兄弟讀后感04-12
《魔戒》讀后感04-12
《早》讀后感04-12
《青春》讀后感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