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棘鳥》讀后感 推薦度:
-
荊棘鳥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荊棘鳥讀后感精選2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荊棘鳥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荊棘鳥讀后感1
以前曾經(jīng)無數(shù)次的告訴自己,看完一本書要馬上忘記它。否則它就會影響到自己,可有些東西是深入肺腑的,那么的叫人難以忘記。就如這本書《荊棘鳥》。近來我又重新細細品味了一遍。
最美好的東西只能用深痛巨創(chuàng)來換取,主人公的愛情雖然是個悲劇,但是是凄美的。這種愛就像這么一只鳥兒,只有扎進最長、最尖的荊刺上才能放出比世上所有一切生靈的歌聲都更加優(yōu)美動聽的歌聲,曲終而命竭??用響遏行云的歌聲來終結自己的生命讓整個世界都在傾聽愛讓我們苦楚。
愛讓我們清醒——文章以十分悲切的結局來收尾或許這也使這本書成功的原因吧細膩的筆風描繪一個疆馳萬里的澳洲的風光人情。
克利里一家的人生都是值得品味的,中心是拉爾夫和梅吉跨越時光和生死的愛戀。無論是菲,梅吉,朱絲婷三代女人,還是好斗弗蘭克,溫存的帕迪,或是雙生子,早逝的斯圖爾特和迪恩,都讓人無限想象感嘆,感嘆人丑陋的欲望,感嘆那種不顧一切的真實。斯圖和戴恩的`死都讓我感到很震撼,很悲哀,怎么就是那樣的結果,遺憾!遺憾!
拉爾夫一個真實的人,一個沒有理想又無比自私的人。他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和心愛的人廝守終生,可又能怎樣,又有那個女人愿意陪他長久熱烈。此時此刻也就想起了愛默生的那句話“不管你的愛人在你的心里有多沉重都不要被她占據(jù)你的全部”。可又有些同情拉爾夫,他一生只愛梅吉一個女人,愛到愿意犧牲自己的一切,可梅吉也知道痛苦都使自己造成的。
只是任性的不想放棄,哪就只有吧荊棘刺入胸膛,唱世界上最動人的歌曲為了愛情,嫁給了自己不愛的人。卻把畢生的心血都給了那個所負于自己的人。可悲!可悲!
戴恩一個更為悲傷之人,只是感到十分的惋惜。他終于還是安詳?shù)淖吡恕,安詳(shù)脑诹硗庖粋世界追尋他無比深刻的夢。幸虧梅吉的女兒朱絲婷不象她的媽媽也不象她的外祖母。若她的愛情也象媽媽和外祖母那樣,兩個人明明相愛,卻又不得不割舍掉那份情。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叫愛了不該愛的人。若命運就這么不停地輪回著轉,從起點到終點,再由終點到起點,我或許會瘋掉的。還好,盡管朱絲婷的愛情經(jīng)歷的時間漫長,可還是有了一個完美的結局。
這是一場凄美絕倫又扣人心弦的愛情故事或許我們的周圍也有類似的故事吧。我相信愛情,相信最美好的東西只能用最深痛的巨創(chuàng)來換取的,或許有時候遺憾也是一種美,愛一個人為她痛苦著,折磨著,也幸福著,只是這種遺憾讓讀者有點承受不起,不過這也正是此書的吸引人之處。
荊棘鳥讀后感2
“希臘人說,眾神認為不可理喻地愛某個東西,是一種有違常情的事。你記得嗎?他們說,當有人這樣愛的時候,眾神就會變得嫉妒起來,而且會在這愛的對象開出怒放的花朵時,將它摧折。梅吉,這里面有一種教訓。愛得太深,是褻瀆神明的!
我不是一個愛讀書的人,也常常缺乏耐心,但是大二的時候從一堆文學小說中一眼就看到了那本破舊殘損的《荊棘鳥》,泛黃的書脊、卷邊的書頁,證明它曾被無數(shù)次翻閱,我花了兩個整天讀完了這部小說。我自認為自己是一個不容易感情泛濫的人,淚點也比較高,我不愛看綜藝,不愛看煽情溫馨類的電影,也不喜歡風花雪月的愛情故事,可是在這部小說中,我卻摸索到了閱讀的另一種可能:文字原來也可以觸動人身體中那根最敏銳的神經(jīng),堪破卻無法道破,真切體會到了李宗盛的那句歌詞:“言語從來沒能將我的情意,表達千萬分之一…”我想我可以把它改成:“言語從來沒能將我的讀后感,表達千萬分之一…”
站在一個男性的角度,我是對梅吉充滿同情與憐愛的,而對于拉爾夫,我亦有理解之意,男人的一生中,尤其是在那種社會背景下,宗教力量遠遠強于世俗權力,人的欲望被壓制,作為有理想的人,如果在愛情上栽了跟頭,怎么說好像都說不通。
在這場漫長而荒誕的愛情中,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什么是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解讀,或許在這個問題上,每個人都是詩人,都有發(fā)言權,因為每個人生來就知道怎樣去愛,只是愛的深淺不一罷了。尚在襁褓中的嬰兒知道尋求母親的吻與懷抱,動物亦能有回饋愛的天性,束皙在《補亡詩》中說:“嗷嗷林鳥,受哺于子”。
記得剛進學校廣播臺工作時,臺里有一位很喜歡讀書的學姐,她的父親是一名詩人,記得那時候我剛大一,身邊的梅吉對拉爾夫的愛,總是一場空歡喜,在她以為夢寐以求的`愛就要觸手可及的時候,幸福總會化作虛空。
愛到極致卻又不可得,這份愛還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保鮮嗎?熱烈的愛情得不到回應,時間久了,就會像失去水分的玫瑰一樣腐敗枯萎。梅吉選擇用自己的方式與命運抗爭,她嫁給了與拉爾夫外貌相似的盧克,可是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葉子,后,她對生活的態(tài)度與其說是一種熱愛,毋寧說是一種無奈的面對。丈夫畢竟不是拉爾夫,拉爾夫是無法取代的,于是她希望有孩子,讓孩子填充自己的孤獨人生,誰知道,拉爾夫再次忽然出現(xiàn)在了她的生命里,出現(xiàn)在她人生的麥特勞克島,后來她有了戴恩,那是她從拉爾夫偷來的,從上帝那里偷來的兒子,她卻覺得自己這一次那象是她所希翼的全部,事實上雖然只是一種微薄的安慰。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于我歸處?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憂矣,于我歸息?蜉蝣掘閱,麻衣如雪。心之憂矣,于我歸說?”――《詩經(jīng)蜉蝣》
【荊棘鳥讀后感】相關文章:
荊棘鳥簡介07-18
荊棘鳥讀后感10-08
《荊棘鳥》讀后感08-20
荊棘鳥讀后感11-16
《荊棘鳥》讀后感12-14
《荊棘鳥》讀書筆記02-16
《荊棘鳥》讀后感范文03-06
(通用)荊棘鳥讀后感09-12
荊棘鳥讀后感通用03-21
荊棘鳥讀后感(精選27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