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_亚洲大色堂人在线无码_国产三级aⅴ在线播放_在线无码aⅴ精品动漫_国产精品精品国产专区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論語譯注的讀后感

時間:2021-05-18 19:52:25 讀后感 我要投稿

關于論語譯注的讀后感

  讀完一本經(jīng)典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論語譯注的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論語譯注的讀后感

  論語譯注的讀后感 篇1

  《論語》中有一句話我甚為喜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話的原句是:“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试谌伺c人關系中體現(xiàn)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恕在人與人關系中體現(xiàn)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當我們遇見不會做的事情想做的時候,總會要求自己的父母去完成,然而當父母沒有辦好事情的時候,我們總是抱怨、責怪?偸秦煿指改高@個做的不好,那個做的不好。

  再向大家講一個故事:從前有個小男孩,脾氣很暴躁,整天都喜歡生氣,怨天尤人。后來有一天,父親對小男孩說,從今天開始,你每生一次氣就在墻上頂一顆釘子,只要保持一天不生氣,就拔下一顆釘。一開始,墻上釘了好多釘子,后來漸漸地,男孩開始克制自己的情緒,每天拔一顆釘,一顆兩顆……,釘子終于拔光了,男孩也逐漸變得開朗了。

  我想說的是:面對一切的事物,我們都應該學會寬容和體諒,而不是一味的責怪與抱怨。

  論語譯注的讀后感 篇2

  《論語》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文化瑰寶,記錄的是孔子與其弟子的日常對話,卻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即使在今天,我們的現(xiàn)代化社會,論語中的思想依然具有意義。

  快節(jié)奏的現(xiàn)代生活,使得我們變得浮躁,尤其是對于金錢名利的追求,有時甚至使一些人迷失了自我。而《論語》中有這么一段對話: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這段對話講的是子貢認為境界,重在”克制“二字,克制內(nèi)心的欲望而達到清心寡欲,實則可取。然而其危險萬分,稍一動搖,便至于不仁不義之地,實在不夠堅定。而孔子所謂的君子,則將德行化為自發(fā)之道,由內(nèi)心順乎自然地感到快樂與敬禮,則將自己立于不敗之地,無論欲望功名如何進攻,都不可動搖,才是正道。而現(xiàn)實生活中大多數(shù)的人都以為做到子貢所說的就好了,其實孔子所指的自發(fā)之道才是真正的境界。

  在為人處世方面,孔子更是都獨到見解。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耙馑际侨瞬磺f重,就無威嚴可講,品行浮滑,學問的根基也不能穩(wěn)固。作為君子,應該有忠信的品德,不要輕教不如自己的朋友,有了過失,不要放棄對德行的追求,不要害怕悔改。人誰無過。君子與小人的不同之處就在于不堅持過失,有不怕改正的勇氣。好的品行,不在步步不偏不倚,而在心中存在隨時把自己的行為努力向好的一方矯正。君子,不過是內(nèi)在不”小“的那些人而已。

  論語譯注的讀后感 篇3

  從論語的洋洋萬言中,每個人都可以讀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作為一個基礎教育工作者,我懂得了:人應該如何度過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作為一個平凡人,應該如何過好自己的人生。其實,這正是我們最需要傳達給學生的東西。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對政治的關心和了解,對職業(yè)的熱愛和投入,與同事的團結和合作,對學生的尊重和愛護,對學術的嚴謹和進取,對自己的要求和自律都在時時刻刻地影響著學生的學風和學校的校風,教師形象直接關系到學生素質的培養(yǎng)。學高為師,德高為范,“立師德,鑄師魂,練師功,樹師表!

  是這個時代的召喚,“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是教師不朽的追求。教書育人是愛的事業(yè),關愛每一位學生是我們教師的責任。

  教師的愛與眾不同,它是嚴與愛的有機體現(xiàn),是理智與熱情的巧妙結合。因此,在這條道路上,我愿將青春融化在教育的沃土中,和在座的同仁們一起肩負起國家和人民賦予我們的責任,將一只只凝聚著師愛的手高高擎起,搭建一片教育的藍天!

  孔子曰: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是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讓你不順心的事情,看到比你富有的人,看到比你生活的更好的人,往往就會失去心理平衡。

  二千年前的孔子也曾經(jīng)遭遇貧窮,當他走到鄭國的時候,糧食都斷了,他的學生不高興的問他,怎么君子也會窮呢,他淡定的回答,君子可以安于貧窮,而小人則會因為窮而作亂。

  這份安于貧窮的心境至為難得,而他之所以能夠安于貧窮,正是因為心中有道德的力量,使他能夠在貧窮中找到心靈的支點,才不至于失去平和心態(tài)。

  孔子并不掩飾對富裕生活的向往,他坦誠的說:“如果能夠發(fā)財,那么即使去做辛苦的.事情,我也愿意。”但他也并不強求:“如果發(fā)不了財,那么我就去做我所喜愛的工作!边_致幸福的路徑有很多,金錢并非唯一途徑,關鍵在于內(nèi)心的快樂。

  他贊賞他的學生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鳖伝厥钦嬲芽鬃拥娜松^貫徹到自己的身心之中了,能夠在物質的清貧之外,找到自己心靈的安穩(wěn)和快樂,因為他們的喜怒并不依賴于外物,而存在于內(nèi)心的安詳與平和。

  在《侍坐》一篇中,他讓幾個徒弟各述其志,對那些看似遠大的抱負,他置之一笑,而當曾點淡然說出自己的人生愿望只是在春風中與童子嬉戲時,他卻贊許的點頭。

  可見孔子在內(nèi)心并不真的認為君子必須治國平天下,人生最終的追求,仍然是要歸結到內(nèi)心的平靜,要能夠體味到平凡生活的幸福,而這些,其實都取決于心境。

  《論語》關注的是所有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告訴人們應該怎樣去生活才能夠達致幸福,它是溫暖人心的。

  而如何生活,是我們每個人在學習其它各種知識之前最應該學習的,也是我們教師最需要傳達給學生的,因為它關乎一個人是否能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能擁有充實的內(nèi)心世界。在今天這個充滿了誘惑和選擇的年代,孔子的生活之道值得我們?nèi)ビ眯母形颉?/p>

【關于論語譯注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論語譯注》的讀書筆記04-01

《論語譯注》的讀書筆記8篇04-01

關于論語的讀書筆記11-21

《論語》中的名言警句12-18

《論語節(jié)選》閱讀答案10-21

《論語》節(jié)選閱讀答案02-27

《論語》中的名言警句8篇12-18

半部論語的成語故事10-21

《論語顏淵篇》閱讀答案10-19

《論語》教學設計15篇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