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讀書筆記作文匯編七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書筆記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書筆記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書筆記作文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書筆記作文 篇1
從小我們就在提醒中過著日子:天氣剛有一絲風吹草動,媽媽就說,別忘了加衣服;才剛結識了一位朋友,爸爸就說,小心他是個騙子;取得了一點成功,還沒容得笑出聲來,所有關心你的人一起說,別驕傲;你沉浸在歡樂中,自己不停地對自己說,千萬不可太高興苦難也許馬上就要降臨……
提醒注意跌倒,提醒注意路滑,提醒上當受騙,提醒榮辱不驚……長輩們提醒過我們一萬次,卻不曾提醒我們幸福。這使我們往往忽略了幸福的存在。
幸福不喜歡喧囂浮華,常常在暗淡中降臨:貧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塊糕餅;患難中心心相印的一個眼神;父親一次粗糙的撫摩;朋友一個溫馨的字條……這都是千金難買的幸福呀!
幸福有時會同我們開個玩笑,喬裝打扮而來:機遇、友情、成功、團圓……把這些幸福的小珍珠串成一串項鏈,戴在你的脖項間,便造就了你幸福的人生!
讀書筆記作文 篇2
1.塵土受到損辱,卻以她的花朵來報答。
2.我投射我自己的影子在我的路上,因為我有一盞燈還沒有燃點起來。
3.最好的東西不是獨來的,它伴了所有的東西同來。
4.夜之黑暗是一只口袋,迸進黎明的金光。
我像一片秋天的殘云,無主地在空中飄動。啊,我的永遠光耀的太陽!你的摩觸還沒有蒸化的水汽,使我與你的光明合一。因此我計算著和你分離的悠長的年月。
5.從躊躇的眼淚里,從沉吟的微笑里,從甜柔的羞怯和痛苦里,把你的秘密告訴我吧。
6.我滿載的一切古代戰(zhàn)爭的貨物,都被笑浪所顛簸。被眼淚浸透而下沉。
7.你將在我里面像滿月在夏夜中沉默地居住。
你含愁的目光將在我的游蕩中看視著你。
你面紗的影子將投放在我的心上。
你的呼吸像夏夜的滿月將在我夢上翱翔,使它芬芳。
8.你是我生命海岸上一絲破曉的金色的微光,
第一朵潔白秋華上的一滴珠露。
你是俯在塵土上的
遠天的一彎彩虹,
一個烘托著白云的
新月的夢,
你是偶然向世間呈露的
一個樂園的 秘密。
你是我的 詩人的幻象,
從我忘卻的出生的日子里
顯現(xiàn)出來
你是永不為言說而有的言語,
是以枷鎖的形象來到的自由,
因為你為我開啟了門戶
進到活生生的光明的美中。
9.這條傲嬌的河在古書上沒有她的名字;在她的血管里奔泛著恒河的圣流。
她總是冷冷淡淡的。她沒有承認而只是容忍了她的兩旁的房地;她的威儀中反映著山岳莊嚴的沉默與海洋廣闊的寂寥。
讀書筆記作文 篇3
馬克·吐溫曾經說過:“十九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侖,一個是海倫?凱勒!边@個暑假,我認真閱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凱勒的自傳。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又盲又聾的海倫坎坷的一生。她在世間生活了88個春秋,而有87年的光陰卻被幽靜在無聲無光的黑暗世界。但在安妮?蘇立文等老師的關愛下,在親朋好友的幫助下,海倫克服了許多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學習了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語言,以優(yōu)異的成績完成了哈佛大學學業(yè),并取得了學士學位。她始終致力于殘疾人事業(yè),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機構,為殘疾人造福。
這本書是如此的感人,除了精巧的構思、優(yōu)美流暢的語言、豐富的`表現(xiàn)手法等原因外,還在于它深邃的主題。這是作者心靈的讀語,海倫用濃縮了所有對視覺世界的渴望——假如給她三天光明:
服輸,樂觀向上,毫不怨天尤人。她與蘇立文等老師一同努力,立志要考上哈佛大學,功夫不負有心人,海倫以絕對的優(yōu)勢成功考上了哈佛大學,那毅力難道不值得我們敬佩嗎?當我讀到這里時,很驚訝。一個又盲又聾的小姑娘竟然上了大學,而且所有科目都是優(yōu)等,這真不可思議!對我們正常人來說,海倫簡直是個奇跡。在驚訝的同時,我也感到一絲愧疚,作為新一代的青少年,有著良好的學習條件,健康的身體,卻不肯好好學習,浪費時間,沒有毅力。所以,從現(xiàn)在開始我要努力學習向海倫學習,要學會勇敢地面對困難與災難,永不言敗;信心是命運的主宰;外部世界的光明雖會收到視覺的限制,但內心世界的光明卻是無法剝奪的;其實黑暗世界并不存在,只要自己給自己光;要懂得感恩,要學會愛??
在這本書里,我們看道一個失去視覺光明的人卻向我們擁有視覺光明的人展示了光明的意義,一個完全用觸覺感知外部世界的人卻有著最為光明的內心世界。創(chuàng)造這一奇跡,全靠一顆百折不撓的心,海倫接受了生命的挑戰(zhàn),以驚人的毅力面對逆境,終于在黑暗中找到人生的光明,最后又把慈愛的雙手伸向世界。
讀書筆記作文 篇4
《作文教學跟我來》是上海大學李白堅教授關于作文教學的又一本與眾不同的著作。之所以說它與眾不同,是因為它將枯燥的作文教學,變成了可操作,可捉摸的課程。對于像我這樣對作文教學一無所知的菜鳥來說,幫助還是很大的。仿佛一瞬間,自己會教作文了似的。但是仔細一想,還是不會教。某些題材書中提到了,自己能想到類似的怎么教。但是作文教學的確是不簡單,有些讓人望而卻步,我還需要看更多的書,或尋找更多的相關資料。不管怎么說,書中很多觀點都是值得借鑒的。
“提取生活素材”是寫好作文的必要前提,雖然說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但是這個源泉不會自然而然的送到寫作者面前去的,它必須由作者親自去攝取才行。
如果某個學生在此前確實針對性的攝取了生活中的水和米,如果某個學生對這個過去時態(tài)的攝取工作中做得比較好,如果某個學生在這個“過去時態(tài)”中的生活過程的行為舉止、言談表情、環(huán)境狀況、心理活動等都記憶猶新的話,那么,他就有可能燒出或燒好這鍋飯---即寫出這篇文章。然而很可惜,實踐證實,小學生很少有這樣的本領。
。ㄟ@段話道出了小學生乃至大些學生寫作文難的根源,即生活中沒有注意攝取生活素材,以至于寫作文時腦子里如同過過水的篩子,好像有過,但有沒有東西可寫。怎么辦?且往下看。)
通過閱讀別人的作品所獲得的不是生活的“源”,而是生活的“流”。(這還是比較客觀的,閱讀不是全部。)
今天的學生不但有生活,而且還有無比豐富的“生活源泉”,關鍵在于學生是否具有攝取“生活素材”的眼睛、鼻子、耳朵、嘴巴和手指,教師是否教會了他們運用自己身上的五官去攝取生活素材。(這本書最重要的觀點就是運用五官去攝取生活素材,以及如何攝取,這是一個全新的觀點。)
任何文章的產生,必須具備三個條件:1.有記敘、論述或說明的對象、題材或生活。(米)
2.要有會寫文章的人。
3.這個人要想寫、愿意寫、喜歡寫。(這是最重要的。)
。ㄟ@本書最重要的觀點就在于運用五官去攝取生活素材,怎樣攝取,攝取哪些素材?我先記錄一下,這些比較瑣碎,但是我認為是必要的。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環(huán)境,手感,心理,視覺,觸覺,聽覺,嗅覺,味覺。將現(xiàn)實生活原型進行重現(xiàn)、夸張、放大、分割和分析。顏色、重量、厚度、形狀、前后圖案等等。)
基于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課堂務必立足于興趣,為他們制造一個又一個的興奮點,讓他們盡情地參與各種有趣而輕松的活動,以實時之激情,做實時之作文。(此處是核心內容)
唯有讓學生做即時即地的記敘,才能避免他們難以進行感情追憶的弱點,并可因為生活素材就在眼前,從而輕松觀察、即刻落筆,完成實時發(fā)生事件、人物或風景的記敘活動。
“前”作文教學采取的課堂教學程序是,先讓學生做一個具有預設性、趣味性、科學性、系統(tǒng)性的“現(xiàn)場演示活動”,通過這個“現(xiàn)場演示活動”,教給學生運用自己的五官攝取生活素材,通過這個“現(xiàn)場演示活動”幫助學生產生激情、生成“表達情緒”,然后,再以此為內容,寫一篇有關的記敘文。
運用動態(tài)的而不是靜態(tài)的方法,是讓學生獲取生活素材的最重要的途徑。生活的體驗,是最直接能讓學生獲取生活素材的方法。
只要能夠根據教材的作文要求和練習需求設計全系列的“現(xiàn)場演示活動”,或者獨立形成一套全系列的作文課程,就能夠較好地解決作文最需要的兩個先決條件,即“生活素材”和“表達情緒”,只要能夠解決以上兩大作文要素,當今學生作文教學的其他問題,都可以運用“前”作文教學理論指導下的 “現(xiàn)場演示活動”的方法逐一地、統(tǒng)一地解決。
大腦保健操使得學生群情激奮,是作文課堂動起來的非常重要的課堂環(huán)節(jié),是不可或缺的“前”作文思維訓練。26個字母的一大半的 大寫或小寫字母就是很好的題目。特殊符號,儀器波紋,火柴棒游戲,最后可以讓學生自己出題。此時教師注意啟發(fā)“反向思維”、變化位置的想象,將對象的局部進行想象的改造。
邏輯的大腦保健操,教師先提出一個判斷,要求學生必須提出一個想反的或對立的判斷,并且提出三個理由。
橘子(大小,顏色,氣味,軟硬等)
一分鐘足球賽:尺寸,材料,數(shù)量,人物,相貌,動作,語言 ,感想,表情
分割式教學就是在“現(xiàn)場演示活動”的時候,將“演示活動”劃分為一個個明確的階段,讓兒童觀察一個階段,根據現(xiàn)實活動寫一個段落,是為文章的第一段;然后再觀察第二個階段,再根據現(xiàn)實生活寫文章的第二段。這樣,把一段生活,分割成了一個個段落,化整為零,比較便于兒童的觀察和記敘。比如寫西瓜分為看西瓜,切西瓜,吃西瓜三個段。
分割式教學的作用:第一,讓學生理解作文的段落是生活相應段落的反應。
第二,教育兒童理解作文多分“自然段”的意義。
1. 多分自然段,使卷面有較多的空格,比較美觀,易于他人閱讀。
2. 卷面看上去比較干凈、清楚,給人好感。
3. 讓讀者感覺文章層次清楚。
4. 增加版面,頂替?zhèn)數(shù)。(呵呵)
第三,讓學生學習“小標題”的表達方式及其作用。
細節(jié)來自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細心的體驗。技巧固然重要,但要是沒有現(xiàn)實生活的提供,技巧就失去了附麗。
如果說“分割”是“現(xiàn)場演示活動”的“中斷”功能,用以讓小學生理解生活和文章的段落,懂得小標題的作用,并將整體的生活“化整為零”進行觀察和掌握,那么,“定格”就是“現(xiàn)場演示活動”的“靜止功能”,目的是充分提供給學生觀察和理解生活中的細節(jié)。
以火災演習為例:聽到老師說失火了,你心里想些什么,全班同學有些什么表現(xiàn)。二,逃生時,你的前面是誰,旁邊是誰,他們是怎樣行動的 ,神色是否慌張,是否說話,說了什么?同學們怎樣撤出,是否秩序井然,還是亂七八糟?有無哭喊,打鬧?談自己的感受,演習是否成功,有什么需要總結的經驗,你認為這樣是否有意義?(這樣做,使學生有東西寫,會寫,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欲讓學生寫,自己先知道寫什么?)
隨著孩子們對“現(xiàn)場演示活動”規(guī)律的認識,“動”則攝取生活素材,靜則表達見聞和觀感,動靜結合,觀寫輪換,F(xiàn)場演示活動失敗也是有意思的素材。破爛的,陳舊的東西比新的好寫。
“逼”是寫作的好方法,也是寫作教學的好方法。
只要用自身的五官對觀察對象進行一定的“動”,變動,觸動,搬動,挪動,就有東西可以寫。寫人最好的方法是采訪。
關于作文評估,李教授認為,不必為小學生改正錯別字,應指出錯句但不宜示范,并提出一些作文評估方式;巡視批改,朗讀批改,選批、靜批,填批改情況表。
趣味只是一個引子,要教好作文還需要老師有扎實的功底,精心的準備。
讀書筆記作文 篇5
曹操掌握了朝中大權后,專橫跋扈,根本不把漢獻帝放在眼里。漢獻帝一心想除掉曹操。一天,漢獻帝寫了一封廢掉曹操的詔書,縫在國舅董承的玉帶里,董承回到自己府中,拿著詔書放聲痛哭。隨后,董承先后聯(lián)系了西涼太守馬騰和劉備,還有朝中幾位大臣,決定等待時機,鏟除曹操。
劉備聽后心中一驚,心想,難道董承、馬騰結盟的事被曹操知道了?再一想,絕對不會!曹操肯定是有意無意試探試探。
曹操拉著劉備走進一個亭子,亭子的石桌上擺著一盤青梅,還有一壺煮好的酒。兩人坐在亭子里,暢飲起來。
讀書筆記作文 篇6
古語有言半部論語治天下,其語雖有夸張成分,但卻是真真切切的道明了孔子思想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而當我們回顧歷史的長河,又如人們常說的“中國兩千年文化不過是在為《論語》作注”這又表明了孔子思想對中國歷代知識分子那綿延不絕的影響?傊鳛槿寮宜枷氪淼目鬃铀枷胧敲恳粋國人都逾越不了的鴻溝,每一個國人都在用自己的一生來踐行著孔子的思想,那怕是已經現(xiàn)代化的今天。
《論語》一書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故千年來為論語作注者不盡其數(shù),經典者也是層出不窮,而這些古代學者是用文言注文言,我們已經和傳統(tǒng)的文言相去甚遠,因此,只能舍遠求近——通讀一些近現(xiàn)代學者所注《論語》的佳作,在我看來,最為深刻的當屬南懷瑾的《論語別裁》,稍為遜色則有李澤厚的《論語今讀》,當然少不了熱得如火朝天的《于丹<論語>心得》,這也可以作為一個大眾化的版本來參照,除此之外,還有一本林語堂的《孔子的智慧》堪稱經典,當然,這些都只是一些很好的參照版本,我們想深入到孔子思想里面,還是得自己去品味《論語》那古老的文字,自己去體味孔子的箴言,自己去領悟孔子的智慧。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出身貧且賤,一生生活艱辛,曾任過官職,在他55歲那年,認定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可能在魯國實現(xiàn),于是開始周游列國,但是沒有一個國家愿意接受其政治理想,他受到了一次次的拒絕,但他又一次次的振作,向下一個國家邁進,堅定不移的為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奮斗,直到13年后,他才認識到自己的政治理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于是回到故鄉(xiāng),從事教育活動和整理古籍,開創(chuàng)了中國首次平民教育,直至73歲去逝。從孔子苦難與輝煌并行的一生,我認為可以從中學到孔子那種在求知上的永不滿足,永遠追求智慧的人生態(tài)度;還有他那種對自己信奉的價值體系的實現(xiàn)而作出的不懈努力和那誓不罷休的毅力。
于丹說過一句很漂亮的話:“《論語》就是教給我們如何在現(xiàn)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坐標!痹谖铱磥恚鬃邮且粋鮮活而有智慧的老人,他在那里口若懸河的給弟子們講他對人生的感悟,不小心被我們也聽到了,于是就被稱作《論語》。因此,我們讀《論語》,不應用仰視的角度,而應用平視的視角去讀。
讀書筆記作文 篇7
劉教授在文中指出,教師的“課程智慧”是一種專業(yè)智慧,體現(xiàn)在老師上課時講的知識比較豐富,而這個豐富不是雜多、雜亂,而是這些豐富的知識讓學生感覺到有足夠的信息量,而不是貧乏、簡單。一個有課程智慧的老師,必須懂得如何科學地有意義地處理教材。劉教授對此提出了“吃透教材”、“補充教材”和“更新教材”三條建議。
要改變教材,首先要“吃透教材”,明確課程設置的目的,清楚教材到底要教給學生什么。在此基礎上再談改變教材和超越教材,要謹記不能只為了考試來選定教學內容和設計教學活動。其次,用比較保守、溫和的“加法”態(tài)度來“補充教材”,既包括教學資料的補充,也包括通過教師的教學語言和教態(tài)等手段來增加教學內容,提升教學的意義。劉教授指出,有些老師在課堂上表面上在“對話”,實際上是在“獨白”;有些老師表面上是在唱獨角戲,甚至在演默劇,而實際上是在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我一直認為,與學生進行“心靈的對話”,對于一個語言老師來說,尤其重要。至于更新教材,就是要重新開發(fā)教材,在適當補充的同時,要懂得舍棄,學會刪減,最終做到對課程資源的科學整合,最大限度地提高課程效率。
我校同時使用4套教材。對這4套教材,不同的老師會有不同的側重和取舍,但教學目標是一致的。其實,我們很多時候也不局限于這4套教材,經常從各類英文報刊書籍上選取一些合適的素材作為日常教學的補充,大大豐富了內容,增加了信息量。不過,這很需要老師的心思和功夫。
【讀書筆記作文】相關文章:
關于讀書筆記的作文01-25
讀書筆記的小學作文12-04
讀書筆記作文12-22
讀書筆記作文范文09-24
看作文書讀書筆記01-17
高考作文讀書筆記06-11
簡單英語作文讀書筆記09-16
我的讀書筆記作文01-07
《隨遇而安》讀書筆記作文08-06
讀書筆記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