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初一端午節(jié)隨筆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都聽說過隨筆吧?有的可能還經(jīng)常寫隨筆?隨筆通常指一種散文體裁,隨手筆錄,抒情、敘事或評論不拘,篇幅短小。那么,怎樣才能寫出好的隨筆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初一端午節(jié)隨筆,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一端午節(jié)隨筆1
今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
因為放假,所以我起的比平時稍晚一點。當我睜開眼睛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我的手上腳上都被帶上了五彩線。五彩線是由紅、粉、黃、綠、藍五種顏色組成的,很鮮艷。媽媽告訴我說,端午節(jié)帶上五彩線會給自己帶來好運的。
洗完臉后,我就來到了餐桌前。滿滿的一桌,真豐富啊;有大大的三角形粽子,還有香噴的雞蛋、鴨蛋、鵝蛋。看著這么多好吃的,我的口水禁不住流了出來。
正準備開動時,爸爸發(fā)言了:“知道今天為什么要吃粽子嗎?哪位“同學”知道請舉手回答?”
這可難倒了我了,我就裝作沒聽見,等待爸爸解釋。爸爸告訴我說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真沒想到一種食物也有故事。
爸爸講完后,我已經(jīng)迫不急待地想和他們做游戲了——頂雞蛋。
我在盤里隨手拿了一個個頭較大的雞蛋,先和爸爸來了一個對決。而我的'力氣太小了,一個回合下來,就輸給了爸爸。但是心里卻不服輸。心想:“可不能這么算了!蔽矣秩ハ殆Z蛋,想和媽媽較量一番。
只見媽媽在盤子中左挑右選的,好像里面藏了大將軍。我好奇地問媽媽:“你在選什么?難道鵝蛋還會有什么不同嗎?”聽完后媽媽耐心地說:“你看這鵝蛋好像都一樣,其實里面的學問大著呢!首先你要看蛋的形狀,要選“小頭”尖一點的,這樣的蛋會比較有優(yōu)勢一些;其次要看鵝蛋的外殼,光滑、細膩、顏色勻,這樣的蛋殼更硬一些。根據(jù)這些特點選,一定能獲勝。”
我半信半疑地選了一個鵝蛋,就開始跟媽媽較量起來了。
初一端午節(jié)隨筆2
在潮汕地區(qū),端午節(jié)的習俗有很多,它既有趣又有不同的寓意。接下來就讓我來介紹一下吧:
首先在端午節(jié),我們必須要吃粽子,為什么我們要吃粽子呢?這是因為有一段有趣的傳說。在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后,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還有為什么后來又用艾葉或葦葉、荷葉包粽子呢?《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后可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庇谑牵藗儽阋浴拜匀~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并逐漸發(fā)展成為我國的端午節(jié)食品。
潮汕的端午還有一種吃的習俗,那就是吃梔粽,梔粽的主要原料有梔子、浦姜、糯米漿(粿漿)等等。因為梔粽的原料是糯米,所以成品后非常黏,一般刀具切下去會粘著,反而不方便切割食用。所以聰明的人想到執(zhí)紗線,牽拉切粿,成為一小片,粘著盛于瓷盤上的白砂糖。
吃完粽子,接下來就是賽龍舟了。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qū)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其實,“龍舟競渡”早在戰(zhàn)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jié)目。但后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潮汕的端午節(jié)習俗還有很多……大家感興趣就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的了解和發(fā)掘。
初一端午節(jié)隨筆3
端午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農(nóng)歷五月初五。相傳古代愛國詩人屈原在這天投江自殺,后人為了紀念他把這天當作節(jié)日,有的吃粽子、龍舟竟渡等風俗。
但是,現(xiàn)在的社會端午節(jié)不在是吃粽子這個傳統(tǒng)風俗了,發(fā)短信祝福已經(jīng)成為一種時尚。你聽,母親的手機響了,哦,原來是有人發(fā)短信了。
我迫不及待沖上前去,打開手機看到的內(nèi)容是:
“送你熱騰騰的粽子:我以溫柔的.叮嚀做餡,寬厚的包容當葉,調(diào)以真誠的祝福,再用祈禱煮水,吃出一年好運氣,提前祝你一生好福氣!端午節(jié)快樂!”
看了以后覺得這個短信不僅有趣還很溫馨,讓人讀了心里暖融融的。隨即母親也發(fā)了一條過去“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看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祝你端午節(jié)快樂!”哈哈,這短信是我?guī)湍赣H發(fā)的,這個短信很富有詩意。
現(xiàn)在發(fā)短信以經(jīng)成為一種時尚,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些短信都很有趣,而且能增強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不是很好嗎?
聽,鈴聲又響了,準是又來短信了。趕緊去看哦!要說我端午之所以這么快樂,都要感謝這些短信啊。
呵呵,最后我也送大家一條短信:“五月鶯歌燕舞日,又到粽味飄香時,片片葦葉片片情,天天擁有好心情,幾枚紅棗幾顆心讓你開心又順心,鈔票有如粒粒米,包在一起全歸你,祝大家端午節(jié)快樂!”
初一端午節(jié)隨筆4
在數(shù)百年前,有一位偉大的詩人,他被人冤枉,關(guān)進了監(jiān)獄。在監(jiān)獄里,它寫出了聞名已久的《離騷》。出獄后,含冤投江而死。他就是——屈原。
屈原死后,農(nóng)民劃著船來到江上,生怕屈原的尸體被江里的魚蟲怪物吃掉,于是,他們在江里投入了大量的葉子包飯和雞蛋。有一個老中醫(yī)為了不讓水下的蛟龍把屈原吃掉,拿來一罐黃酒,倒在江里把蛟龍暈掉。于是乎每年的這個日子,平民百姓都來往江里投入大量的葉子包飯和雞蛋。這個傳統(tǒng)一直流傳到現(xiàn)在,成了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這便是端午節(jié)的由來。
賽龍舟,也是端午節(jié)的.重要習俗。相傳,楚國人舍不得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的尸體。他們爭先恐后追趕至洞庭湖事,發(fā)現(xiàn)屈原的尸體已不見蹤跡。于是借劃龍舟驅(qū)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將屈原的尸體吃掉。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
端午節(jié)到了,我在爺爺家和大姑他們一起過端午節(jié)。家家還要買五色絨線,拴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上,稱之為長命繩。還要采集艾葉等多種植物葉子。將它們放在開水中煮沸,將水晾涼后給兒童洗澡,可以去除身上的病毒。大姑他們還要用大蒜頭燒湯,煮很多的雞蛋,放開量的吃。雞蛋含在嘴里,含完之后在身上滾一滾。我在床上從頭滾到腳,表示圓圓滾滾。
每年端午節(jié)的時候,我們都能吃到大姑自己包的粽子。她先買
來優(yōu)質(zhì)的糯米,再去采粽葉。首先,把粽葉放在鍋里煮。大姑說:“葉子煮煮就能發(fā)出香味!贝蠊冒讶~子兩頭撕掉,把不好的挑出來,然后,就可以開始包了。拿一個粽葉圍成一個近似漏斗的形狀,再把糯米放到葉子里,之后放一或兩個大棗在粽葉里。再拿一根棕葉包住頭部,不讓糯米露出來,最后,用干凈的繩子把粽葉系的嚴嚴實實,這樣一個粽子包完了。在大商店里,還可以買到別的粽子:有蛋黃棕、千層餅棕還有鮮肉棕……它們有的甜,有的咸,很好吃。粽子終于熟了,我們吃到了香噴噴的粽子。
我喜歡過有趣的端午節(jié),經(jīng)常盼望著端午節(jié)的到來。
我雙手緊緊地握著鵝蛋,使上了渾身的力氣,頂啊,頂啊,只聽見叭的一聲,我趕緊收手,緊張地看了一下手中的蛋,我手里的鵝蛋竟然沒破,還是好好的,“原來是媽媽手里的蛋碎啦,太好了,我贏了!我贏了!”我興奮地邊喊邊跳,爸爸也高興的拍手表示祝賀,媽媽看著我高興的樣子也笑了。
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jié)啊!
初一端午節(jié)隨筆5
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艾節(jié)、端五、重午、午日、夏節(jié)。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jié)的習俗是相同的。
端午節(jié)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端午節(jié)來源于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采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shù)氐臐O夫劃著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
后來,大家把盛著竹筒的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jié)。今年我正好在家,媽媽就叫我來一起包粽子,包粽子這對我可算是一項艱難的任務(wù)呀!抓二撓腮不知如何是好,怎么辦,怎么辦,這是一向自信的我犯了難。媽媽在一旁笑道:哈,平時的自信到哪去了?哎之前媽用豬肉切成5公分條,用醬油、米酒、味精浸泡一夜;糯米用浸過肉的醬汁加鹽拌勻,停置10分鐘后再拌到均勻為止;粽葉2張背背相對,由葉蒂1/4處折成一直角匙狀,取約2匙米鋪在葉匙內(nèi),肉條直放其中,再鋪2匙米蓋滿肉條,托葉匙的手要保持開頭,配合另一手的動作;將粽葉剩余部分由米末處折蓋上去在折處把兩邊的角折好。粽身由托葉的手全部握住,中一手將蓋葉部分捏合折下;用草繩將折葉處繞緊扎好,再繞扎整個粽身;粽子全部包好后放在大鍋中,放入冷水用大火煮滾后改用中小火續(xù)煮4小時,熄火燜1小時這樣美味的粽子就做好了。
我還聽爸爸說過粽子的來歷:過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詩人屈原。屈原是戰(zhàn)國時代楚國的三閭大夫,眼見國家處于危難之中,卻無法挽救,他日夜憂愁,最終投汩羅江而亡。楚國民眾知道后十分憂傷,駕船奮力營救,為了不讓水中的魚蝦把屈原的身體吃掉,他們就在江上劃著龍舟、敲鑼打鼓,希望能將魚蝦趕跑;還用粽葉包米飯作成粽子,投到江里喂給魚蝦吃,希望屈原的身體不要受到傷害。
年年歲歲,這個習俗便流傳下來,這就是端午節(jié)劃龍舟、包粽子的由來。哎原來包粽子還有這么多學問那,看來我們只有好好學習才能跟上時代進步的步伐。
初一端午節(jié)隨筆6
端午節(jié)、春節(jié)、元宵節(jié)、清明節(jié)等是我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無論是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還是近在咫尺的家人都要聚在一起,過一個團圓節(jié)。
“端午節(jié)”由來已久。分大端午和小端午。小端午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大端午是在五月十五!岸恕弊钟谐跏嫉囊馑,“端午”就是五月的第一個逢五。端午節(jié)又叫“龍舟節(jié)”“詩人節(jié)”“燈節(jié)”。說起這些節(jié)日,還有一段悲涼凄美的故事呢!戰(zhàn)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投江自盡,周圍的人紛紛走到江邊劃船打撈。人們爭先恐后的,要把屈原救上岸。打撈了很久以后,人們還不見屈原的尸體,就回家拿米團扔往江中,不讓江中的魚、蝦、蟹、鬮等把屈原的尸體吃掉,于是有了現(xiàn)在的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jié)”最重要的習俗就是吃粽子了。粽子一般用黃米和糯米做成。把黃米或者糯米,還有包粽子的竹葉泡在盆里一天一夜。再用葉子把粽子包成三角形,每一個角放上大棗或花生,為的`是不讓米溢出來。粽子包好后,連同雞蛋一起放到大鍋里,慢火煮一下午。粽子煮好后,打開鍋,芳香四溢,竹葉的香味,粽子的清香,沁入到雞蛋中,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
端午節(jié)還有一個傳統(tǒng);用艾子葉驅(qū)蚊。以前醫(yī)療不發(fā)達,有些體弱殘疾的人被蚊蟲叮咬后會死亡,把艾葉放在門上有一種避邪的作用。人們還在端午節(jié)這天綁許多五彩的小掃帚。小掃帚是用麻線做成的。人們用各種染料把麻染成七彩線。綁制成1厘米長的小掃帚,再用一些小果殼染成各種各樣的顏色,中間有一個小孔,將七彩線把小果殼穿在一起,綁在孩子們的手腳上,以示吉祥如意。
中華民俗源遠流長,這不是迷信,而是傳統(tǒng)習俗。我們應該去尊重它、保護它。讓古老的傳統(tǒng)文化成為民族的和諧,為經(jīng)濟的騰飛做出貢獻。
“粽子香,香廚房。艾草香,香滿堂。柳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卑殡S著這首民謠,端午節(jié)如期而至。
端午節(jié)是為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節(jié)日,當然,也是一個民間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但是,各地的節(jié)日習俗卻不大一樣!霸(jīng)滄海難為水”,我唯獨對家鄉(xiāng)的端午情有獨鐘。
端午的前一天,大人們就準備好糯米,粽子葉以及其他材料,并早早地把粽子葉包好。
包粽子這一環(huán)節(jié),好玩,有趣,是小孩們最喜歡的。
首先,把粽子葉拿在手中,慢慢地圍呀,圍呀,繞成一個長柄勺似的形狀。這下,小孩子們可有玩的了。他門用長柄勺似的粽子葉從水盆里舀一勺水,然后提在空中。葉子里的水便如根根晶亮的銀線一般,飛流直下,“嘩嘩——”地響。待到水快“干涸”時,飛流直下的銀線就搖身一變,成了顆顆璀璨的珍珠,滑落在水盆里,叮咚作響。讓人不由自主地為此景此聲所陶醉。
然后,就用勺子一勺一勺地將糯米裝在粽子葉里。小孩兒們的腦袋總是那么奇特。他們將粽子葉里的糯米堆成一座小山,白白的,如雪一般,那么可愛,那么圣潔。有時,他們還會在小山上栽花種草——將小片的樹葉或花瓣貼在上面,讓小山充滿勃勃生機。
最后就該系線了,就是把包好的粽子捆起來。小孩們捆好后,可不會乖乖地讓粽子得到一份安寧。他們會把粽子系在手腕上,當作溜溜球來玩——丟出去,收回來?墒牵麄冎荒軄G出去,卻很難收回來。
端午節(jié)的早上,小孩們幾乎都是被四溢的粽香所喚醒。來到餐桌邊,他們就會看到碗里坐著一個粽子,白白的,嫩嫩的,上面還點綴著一些砂糖。早晨的陽光射進來,照在上面,反射出一道耀眼的光芒。讓人看了,不禁垂涎三尺。于是,他們立刻揮去嘴角的口水,拿起筷子,端起飯碗,輕輕地咬一口,細細地嚼一嚼,慢慢地咽下去,那滋味,比美味佳肴還美味佳肴。
“粽子香,香廚房。艾草香,香滿堂。柳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伴隨這首民謠的余音,端午節(jié)如期而去。但端午的歡樂卻永遠回蕩在我們的心間,永遠,永遠......
【初一端午節(jié)隨筆】相關(guān)文章:
端午節(jié)隨筆06-12
端午節(jié)隨筆(優(yōu))07-12
端午節(jié)假期隨筆11-25
難忘的端午節(jié)隨筆12-04
端午節(jié)生活隨筆04-26
端午節(jié)隨筆13篇06-30
端午節(jié)隨筆15篇06-13
端午節(jié)隨筆(15篇)06-13
端午節(jié)隨筆(精選15篇)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