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也不能少》觀后感
導讀:一部影片,一個故事,一份責任,一種感動。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個也不能少》觀后感,歡迎大家閱讀!
【篇一:《一個都不能少》觀后感】
今天我們?nèi)プ筒┯霸嚎戳艘粓雒麨椤兑粋都不能少》的影片。
劇中講的是水泉鄉(xiāng)水泉小學高老師的媽媽病了,他要回家探望,于是便請了一位年僅12歲的魏敏芝做代課老師。高老師臨走前再三叮囑魏敏芝班里的學生要一個都不能少。可是不久,張慧科因為家里窮去城里打工。魏老師就千里迢迢來到城里找張慧科。最后在電視臺臺長的幫助下他終于找到了張慧科。
水泉小學的教室那么破舊,文具那么少,學生的家境又那么貧寒?墒遣还芙淌叶嗝雌婆f,文具多么少,家境多么貧寒,他們?nèi)匀粓猿謱W習。我們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不知道比他們好多少倍,所以我們應該更加努力的學習。
劇中的魏老師對她的學生那么好,我們的王老師對我們也不差。老師為了讓我們長大有出息,無時無刻的為我們辛勤的忙碌著。同學生病了,老師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間去看望同學,為同學補課。老師這樣關心我們,愛護我們。我們要以優(yōu)異的成績報答老師。
【篇二:《一個也不能少》觀后感作文】
記得曾看過張藝謀導演的一部電影《一個都不能少》。在電影中,高老師囑咐代課教師魏敏芝說:“教育對每一個孩子都十分重要,要想辦法讓來上課的孩子一個都不能少。”可在那個經(jīng)濟落后的地方,還是有的孩子因家境困難,因交不起學費而輟學。年僅13歲的魏老師恪守著自己的承諾,想方設法終于讓所有的孩子一個也沒有少……看完了電影,我雖為魏老師的敬業(yè)精神所感動,但也有些不以為然,當人們還在受著衣食住行的困擾之中,是否接受教育并不是最重要的。
后來,在課本上學習了“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yǎng)子使其善也”。才真正領悟到教育的含義。感受到教育是一種力量,更是改變?nèi)说拿\和開啟未來大門的鑰匙。在接受教育中,讓人們獲得知識,增長能力。否則就如同無人過問的植物,難以適應發(fā)展變化的社會。教育對一個國家也同樣到關重要,沒有了教育,科技就不能發(fā)展,經(jīng)濟就不能繁榮,社會也無法進步。雖然,現(xiàn)在我們國家的教育水平有了長足的發(fā)展,但和發(fā)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而且就我們國家自身來說,教育的發(fā)展也相當不平衡,經(jīng)濟落后的地區(qū),很多孩子都無緣于學校,無緣于教育!耙粋也不能少”這個責任是多么的重大,任務是多么的艱巨!
為此,我們這些生活在幸福家庭的孩子們都應該珍惜自己的學習機會,不斷地充實自己,提高自身素質,努力學習,自覺接受教育,長大后真正為國家、為社會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讓我們在教育中感受幸福的生活,憧憬美好的未來。
【篇三:《一個都不能少》觀后感】
這是一部十分感人的電影:在一個貧窮的小山村里,有一個叫魏敏芝的代課老師,她答應原來的老師,學生一個都不能少。結果,前后少了兩名學生,在自己帶的28名學生的幫助下,魏老師經(jīng)過長途跋涉,終于在電視臺的幫助下找到了男孩并獲得好心人的`幫助。
這個代課老師比我們還小,13歲,但她倔強的堅守“一個都不能少”的承諾!在最后很多人籌錢,但這些資金及物資有多少能送到貧苦學生手中,又有多少資源是真正花在學生身上的,當老師說要找張慧科時,到村長家求助,村長一面收起大魚大肉,吃剩下的,一面拒絕她的請求,并說沒錢,想幫也幫不了。當老師去搬磚時,農(nóng)民工都知道這是幫助同學,那么那些不讓上車,不給予幫助的城里人,又算的上什么。電視臺的接待員,口口聲聲的按規(guī)章辦事,看見那個就有本事讓一個小女孩在外面等了一天半,大晚上就睡在路上。很多人知道張慧科的事情,都是以不耐煩的態(tài)度去面對,難道這個世界就沒有一點點平淡么。
這個故事,說出了貧困小學的不幸,說出了整個中國的不幸,每一個勢力的人民的不幸。
我認為,山村小學單靠慈善是不可能的,國家的大官小官已經(jīng)完全沒有當初共產(chǎn)黨的光鮮,社會的腐壞值得我們?nèi)ド钏肌?/p>
【《一個也不能少》觀后感】相關文章:
一個也不能少觀后感11-24
《一個也不能少》電影觀后感12-15
一個也不能少電影觀后感700字01-07
《一個不能少》觀后感05-18
一個都不能少觀后感12-31
《一個都不能少》的觀后感12-30
《一個都不能少》觀后感12-28
一個都不能少的觀后感01-24
一個都不能少觀后感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