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_亚洲大色堂人在线无码_国产三级aⅴ在线播放_在线无码aⅴ精品动漫_国产精品精品国产专区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經(jīng)典古詩詞

時間:2024-06-27 12:49:32 古詩詞 我要投稿

【推薦】經(jīng)典古詩詞15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jīng)典的古詩吧,古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又稱古體詩或古風。你還在找尋優(yōu)秀經(jīng)典的古詩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經(jīng)典古詩詞,歡迎大家分享。

【推薦】經(jīng)典古詩詞15篇

經(jīng)典古詩詞1

  一、 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

  二、 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

  三、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

  四、 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李清照《永遇樂》)

  五、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李清照《聲聲慢》)

  六、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李清照《聲聲慢》)

  七、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聲聲慢》)

  八、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岳飛《小重山》)

  九、 一聲聲,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燈,此時無限情。

  十、 夢難成,恨難平。不道愁人不喜聽,空階滴到明。(萬俟詠《長相思》)

  十一、 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陸游《釵頭鳳》)

  十二、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溢鮫綃透(陸游《釵頭鳳》)

  十三、 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陸游《釵頭鳳》)

  十四、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陸游《卜算子》)

  十五、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游《卜算子》)

  十六、 只有夢魂能再遇,堪嗟夢不由人做(陸游)《蝶戀花》)

  十七、 不怕銀鋼深秀戶,只愁風斷清衣渡(陸游《蝶戀花》)

  十八、 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shù)(辛棄疾《摸魚兒》)

  十九、 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辛棄疾《摸魚兒》)

  二十、 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辛棄疾《摸魚兒》)

  二十一、 舊恨春江流不盡,新恨云山千疊。料得明朝,尊前重見,鏡里花難折。

  二十二、 也應驚問:近來多少華發(fā)(辛棄疾《念奴嬌》)

  二十三、 樓空人去,舊游飛燕能說(辛棄疾《念奴嬌》)

  二十四、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二十五、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丑奴兒》)

  二十六、 斷腸片片飛紅,都無人管,更誰勸啼鶯聲住(辛棄疾《祝英臺近》)

  二十七、 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帶將愁去(辛棄疾《祝英臺近》)

  二十八、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

  二十九、 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姜夔《揚州慢》)

  三十、 算空有并刀,難剪離愁千縷(姜夔《長亭怨慢》)

  三十一、 嫣然搖動,冷香飛上詩句(姜夔《念奴嬌》)

  三十二、 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姜夔《踏莎行》)

  三十三、 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姜夔《鷓鴣天》)

  三十四、 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姜夔《暗香》)

  三十五、 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姜夔《疏影》)

  三十六、 臨斷岸,新綠生時;是落紅帶愁流處,記當日門掩梨花,剪燈深夜語(史達祖《綺羅香》)

  三十七、 愁損翠黛雙眉,日日花闌獨憑(史達祖《雙雙燕》)

  三十八、 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吳文英《風入松》)

  三十九、 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升(吳文英《風入松》)

  四十、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

  四十一、 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瀟瀟。

  四十二、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diào),心字香燒。

  四十三、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蔣捷《一剪梅》)

  四十四、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蔣捷《虞美人》)

  四十五、 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張炎《解連環(huán)》)

經(jīng)典古詩詞2

  梅花不僅是它清雅俊逸的風度使古今詩人畫家贊美,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為民族的精華為世人所重,同時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立志奮發(fā)的激勵。所以古今詩人詞客不惜筆墨或書其形或贊其香或譽其魂,使得梅花在詩詞里永久綻放,經(jīng)久飄香。

  詩人說“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泵坊ㄊ菆蟠旱氖拐。寒冬里,殊不知,“東風已有過來信,先返梅魂!彼?晏殊道,你看,“小梅枝上東君信,雪后花期近。”(《蝶戀花》)呂本中亦言“臘后花期知漸近,寒梅已作東風信!保ā短ど小罚┨?齊己更是在“桃未芳菲杏未紅”時,先目睹了梅花“沖寒先已笑東風”的美麗姿容。(《早梅》)清?曹雪芹揮毫畫梅并許下“愿借天風吹得遠,家家門巷盡成春!钡拿篮迷竿T诎倩ùM,蕭瑟凄清的冬季梅花粉墨登場,帶來絢麗的色彩,讓冬季不再滄桑,讓人不再感到嚴寒的殘酷,對未來充滿希望,見梅如見春,正如英國詩人雪萊說:“冬天過去了,春天還會遠嗎?”那么梅花開了,春天也將來了。

  詩人說梅花“雪虐風號愈凜然, 花中氣節(jié)最高堅!睉{你極目遠眺,“萬樹寒無色,南枝獨有花!保ā对缑贰访?通潤)任你俯瞰“溪山深處蒼崖下,數(shù)點開來不借春!保ㄔ缑非?寧調(diào)元)不管是層冰積雪時“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边是“晨起開門雪滿山,雪睛云淡日光寒”時都只見“奇香異色著林端,百十年來忽興闌。盡把精華收拾去,止留骨格與人看!保ǹ菝 清?吳淇)梅花凌風傲雪的精神不僅留在中國文人的詩詞里,也浸入了中國人的骨髓里。在汨羅江邊投江的屈原,在零丁洋上嘆零丁的文天祥,在黑暗里舉著火把的魯迅,他們身上都有著梅花的風骨和精神。在民族危難的時刻,無數(shù)仁人志士在寒冬里堅守,經(jīng)得起這份磨難,在暗夜里漸行,有一身膽氣,在孤寂中綻放,長著一顆堅貞的梅花心。梅花的風骨和精神早已深植在中國人的心中,并世代相沿。

  詩人評說梅花:“耐得人間雪與霜,百花頭上爾先香!泵返南銡怙h蕩在歷史的長河里,梅花只因誤識宋代林和靖,所以才有宋代詩人筆下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遙知不足雪 ,為有暗香來!薄鞍迪泊杭t依舊”的隱約的暗香,這種香氣彌漫到了元代就成了“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钡.彌天清香。到了明代更是“清香傳得天心在,未話尋常草木知!边有了陳道復雪后尋梅“折取一技懸竹杖,歸來隨路有清香!钡难湃ぁ

  詩人寫梅自然離不開雪的陪襯。有人說梅和雪是不相容的,所以才有“天憎梅浪發(fā),故下封枝雪”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的佳句。也有人說梅和雪平分秋色,“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泵酚辛搜┑挠骋r更顯其志堅氣香,雪有了梅的點綴更顯其潔凈無暇。它們成了最好的伴侶“疏花個個團冰雪,羌笛吹他不下來” ,詩人才會由衷的贊嘆道“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絕”!

  許多詩人詞家因?qū)懨妨裘芬惨蛩麄兊馁澴u而更顯其氣節(jié)高堅,香氣襲人。詩詞的王國里梅花一枝獨秀,傲視群芳,經(jīng)久溢香!行走其中我們隨時可以“折得疏梅香滿袖,”隨時目睹“奇香異色著林端,”的美景,隨時感受“一朵忽先變,百花背后香”的奇妙。

經(jīng)典古詩詞3

  1.( ),草色遙看近卻無。

  2.求之不得,( )。

  3.最是一年春好處,( )。

  4.( ),行舟綠水前。

  5.孤山寺北賈亭西,( )。

  6.蕩胸生曾云,( )。

  7.幾處早鶯爭暖樹,( )。

  8.( ),左右流之。

  9.鄉(xiāng)書何處達?( )

  10.此中有真意,( )

  11.( ),淺草才能沒馬蹄。

  12.( ),決眥入歸鳥。

  13.窈窕淑女,( )。

  14.( ),恨別鳥驚心。

  15.單車欲問邊,( )。

  16.散入珠簾濕羅幕,( )。

  17.( ),陰陽割昏曉。

  18.最愛湖東行不足,( )。

  19.( ),聞道龍標過五溪。

  20.( ),一覽眾山小。

  21.關關雎鳩,( )。

  22.( ),江春入舊年。

  23.( )?齊魯青未了。

  24.蒹葭蒼蒼,( )。

  25.( ),在河之洲

  26.塞下秋來風景異,( )。

  27.窈窕淑女,( )。

  28.溯洄從之,( )。

  29.( ),家書抵萬金。

  30.悠哉悠哉,( )。

  31.( ),雪上空留馬行處。

  32.征蓬出漢塞,( )

  33.( ),都護鐵衣冷難著。

  34.( ),在水一方。

  35.( ),鬢微霜,又何妨!

  36.蒹葭萋萋,( )。

  37.( ),宛在水中坻。

  38.( ),去時雪滿天山路。

  39.四面邊聲連角起,( )。

  40.( ),都護在燕然。

  41.( ),悠然見南山。

  42.窈窕淑女,( )。千騎卷平岡。

  43.會當凌絕頂,( )。

  44.( ),輾轉(zhuǎn)反側(cè)。

  45.馬作的盧飛快,( )。

  46.( ),道阻且躋。

  47.濁酒一杯家萬里,( )。

  48.潮平兩岸闊,( )。

  49.白頭搔更短,( )。

  50.( ),拔劍四顧心茫然。

  51.( ),愁云慘淡萬里凝。

  52.俄頃風定云墨色,( )。

  53.紛紛暮雪下轅門,( )。

  54.我寄愁心與明月,( )。

  55.( ),五十弦翻塞外聲。

  56.金樽清酒斗十千,( )。

  57. ( ),忽復乘舟夢日邊。

  58.( ),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59.( )?蓱z白發(fā)生!

  60.結(jié)廬在人境,( )。

  61.( ),胡琴琵琶與羌笛。

  62.了卻君王天下事, ( )

  63.( ),胡天八月即飛雪。

  64.停杯投箸不能食,( )

  65.中軍置酒飲歸客,( )

  66.( ),飛鳥相與還。

  67.( ),歸來倚杖自嘆息。

  68.( ),長夜沾濕何由徹?

  69.( ),風煙望五津。

  70.海內(nèi)存知己,( )。

  71.( ),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72.( ),玉盤珍羞直萬錢。

  73.( ),嬌兒惡臥踏里裂。

  74.( )?心遠地自偏。

  75.(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76.( ),兒女共沾巾。

  77.床頭屋漏無干處,( )。

經(jīng)典古詩詞4

  《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絕句》

  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風起春城暮,高樓鼓角悲。

  《春日憶李白》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

  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寒食》

  寒食江村路,風花高下飛。

  汀煙輕冉冉,竹日靜暉暉。

  田父要皆去,鄰家鬧不違。

  地偏相識盡,雞犬亦忘歸。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贈李白》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旅夜書懷》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天末懷李白》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江畔獨步尋花》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經(jīng)典古詩詞5

  1.桃花春水淥,水上鴛鴦浴!f莊《菩薩蠻·洛陽城里春光好》

  2.春風自恨無情水,吹得東流竟日西!K軾《往年宿瓜步夢中得小詩錄示民師》

  3.處世若大夢,胡為勞其生?所以終日醉,頹然臥前楹。——李白《春日醉起言志》

  4.南園桃李花落盡,春風寂寞搖空枝。——楊凌《句》

  5.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K軾《惠崇春江晚景》

  6.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鸥Α顿浶l(wèi)八處士》

  7.流水便隨春遠,行云終與誰同!處椎馈杜R江仙·斗草階前初見》

  8.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畎住洞核肌

  9.彈指東風太淺情!處椎馈稖p字木蘭花·留春不住》

  10.侵凌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鸥Α杜D日》

  11.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炐荨洞和頃郊椅荼诙住

  12.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醪g《春曲》

  13.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虾迫弧洞褐邢餐蹙畔鄬ぁ

  14.弱柳千條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絲!獪赝シ丁额}望苑驛》

  15.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n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其一》

  16.辭卻江南三月,何處夢堪溫?更階前新綠,空鎖芳塵。——夏完淳《婆羅門引·春盡夜》

  17.春風春雨花經(jīng)眼,江北江南水拍天!S庭堅《次元明韻寄子由》

  18.春色撩人,愛花風如扇,柳煙成陣!楫悺堕L生殿·禊游》

  19.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獜垨颉读⒋号汲伞

  20.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拙右住顿I花》

  21.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fā)生!X起《春郊》

  22.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讟恪短靸羯场ご骸

  23.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K舜欽《淮中晚泊犢頭》

  24.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畎住对绱杭耐鯘h陽》

  25.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铎稀断嘁姎g·林花謝春紅》

  26.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錢惟演《玉樓春》

經(jīng)典古詩詞6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山亭夏日》

  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

  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

  滿架薔薇一院香。

  《夏日登車蓋亭》

  宋·蔡確

  紙屏石道竹方床,

  手倦拋書午夢長。

  睡起莞然成獨笑,

  數(shù)聲漁笛在滄浪。

  《納涼》

  宋·秦觀

  攜扙來追柳外涼,

  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

  風定池蓮自在香。

  《夏意》

  宋·蘇舜欽

  別院深深夏簟清,

  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午,

  夢覺流鶯時一聲。

  《夏夜追涼》

  宋·楊萬里

  夜熱依然午熱同,

  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

  時有微涼不是風。

  《夏日南亭懷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fā)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西江月》

  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

  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

  路轉(zhuǎn)溪頭忽見。

經(jīng)典古詩詞7

  述哀

  近現(xiàn)代陳獨秀

  亡兄孟吉,與仲隔別,于今十載。

  季秋之初,迭獲兇電,兄以肺疾客死關東,倉卒北渡,載骨南還。

  悲懷郁結(jié),發(fā)為詠歌,情促辭拙,不暢所懷。

  聊寫衷曲,敢告友生。

  宣統(tǒng)元年秋九月,陳仲志于沈陽寓宅。

  死喪人之戚,況為骨肉親。

  所喪在遠道,孤苦益酸辛。

  秋風衰勁草,天地何不仁。

  駕言陟陰嶺,川原低暮曛。

  臨空奮遠響,寒飆逐雁群。

  一月照兩地,兩地不相聞。

  秉燭入房中,孔懷托幽夢。

  相見不暫留,苦慮晨雞弄。

  寄裙頻致辭,毋使薄寒中。

  言笑若生平,奚以懷憂慟。

  起坐弄朱弦,弦亂難為理。

  涼風叩庭扉,開扉疾審視。

  月落霜天冥,路遠空延企。

  掩戶就衾枕,猶憶夢見之。

  輾轉(zhuǎn)不能寐,淚落如垂絲。

  扁舟浮滄海,去住隨風波。

  浩淼不可測,起伏驚蛟鼉。

  仙人御離合,聒耳如哀歌。

  海立天俯仰,安危在剎那。

  一朝落玄渚,堯桀無殊科。

  救死恐不及,豈復悲坎坷。

  坎坷復踽踽,慷慨懷汩羅。

  孤篷豈足惜,狂瀾滿江河。

  區(qū)區(qū)百年內(nèi),力命相劖磨。

  蓬萊徂弱水,南屏落葉多。

  所違不在遠,隔目成關河。

  生別已惻惻,死別當如何。

  感此百念結(jié),巨浪如嵯峨。

  噰噰鶺鸰鳥,雙飛掠舷過。

  與君為兄弟,匆匆三十年。

  十年余少小,罔知憂苦煎。

  十年各南北,一百無良緣。

  其間十年內(nèi),孤苦各相憐。

  青燈課我讀,文彩勵先鞭。

  慈母慮孤弱,一夕魂九遷。

  弱冠弄文史,寸草心拳拳。

  關東遭兇亂,飛鴻驚寒弦。

  南奔歷艱險,意圖骨肉全。

  辛苦歸閭里,母已長棄捐。

  無言執(zhí)兄手,淚淚雍門弦。

  相攜出門去,顧影各涓涓。

  弟就遼東道,兄航燕海邊。

  海上各為別,一別已終天。

  回思十載上,泣語如眼前。

  見兄不見母,今兄亦亡焉。

  兄亡歸母側(cè),孑身苦迍邅。

  地下語老母,兒命青絲懸。

  老母喜兄至,淚落如流泉。

  同根復相愛,怎不雙來還?

  朔風吹急雪,蕭蕭徹骨寒。

  冰礫裹蹄足,蹇騾行蹣跚。

  寸進復回卻,蜷曲以盤桓。

  盤桓不能進,人心似彈丸。

  汽車就中道,人畜各喜歡。

  一日騁千里,無異策虬鸞。

  余心復急切,長夜路曼曼。

  路長亦不惡,心怯且自寬。

  吉兇非目睹,疑信持兩端。

  驅(qū)車入城郭,行近心內(nèi)酸。

  入門覓兄語,尚懷握手歡。

  孤棺委塵土,一瞥摧心肝。

  千呼無一應,掩面不忍觀。

  仆夫語疾語,一一無遺殘。

  依依僮仆輩,今作骨肉看。

  故舊默無語,相視各汍瀾。

  中夜不成寐,披衣扶孤棺。

  孤棺萬古閉,悲夢無疑團。

  側(cè)身覽天地,撫胸一永嘆。

經(jīng)典古詩詞8

  1、一、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韋應物《秋夜寄邱員外》

  3、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

  ——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5、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王維《秋夜獨坐》

  7、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

  9、宮娥不識中書令,借問誰家美少年。

  ——薩都剌《宮詞》

  11、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13、勸我早歸家,綠窗人似花。

  ——韋莊《菩薩蠻》

  15、半夜西風半身影,夢中騎得雪驢回。

  ——文天祥《八月十六日見梅》

  17、楚女不歸,樓枕小河春水。

  ——溫庭筠《酒泉子》

  19、一零、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李商隱《春雨》

  21、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李清照《臨江仙》

  23、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25、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

  ——納蘭性德《采桑子》

  27、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28、一一《問劉十九》白居易

  29、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

  30、一一《西洲曲》

  31、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32、一一《長干行》李白

  33、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34、一一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35、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36、一一《詩經(jīng)·周南·桃夭》

  37、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38、一一辛棄疾《清平樂》

  39、二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40、一一《望海潮》柳永

  41、醉后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42、一一唐溫如 《題龍陽縣青草湖》

  43、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44、一一晏幾道 《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

  45、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46、一一趙師秀 《約客》

  47、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云邊。

  48、一一李白 《游洞庭湖五首》

  49、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飲酒》

  51、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52、一一陳與義《臨江仙·憶古橋橋上飲》

  53、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54、一一李白《渡荊門送別》

  55、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56、一一王勃《滕王閣序》

  57、舟遙遙以輕揚,風飄飄而吹衣。

  58、一一陶淵明 《歸去來兮辭》

  59、三零、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殘雪。

  ——《陶庵夢憶》張岱

  61、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清平樂》李煜

  63、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閑。

  ——《題鶴林寺壁》李涉

  65、清風明月無人管,并作南來一味涼。

  ——《鄂州南樓書事》黃庭堅

  67、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詩經(jīng)·女曰雞鳴》

  69、自覺此心無一事,小魚跳出綠萍中。

  ——姜夔《湖上寓居雜詠》

  71、臥遲燈滅后,睡美雨聲中。

  ——白居易《秋雨夜眠》

  73、興闌啼鳥換,坐久落花多。

  ——王維《從岐王過楊氏別業(yè)應教》

  75、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王維《積雨輞川莊作》

  77、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張志和《漁歌子》

  79、四零、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王維《鳥鳴澗》

  81、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高駢《山亭夏日》

  83、幸遇三杯酒好,況逢一朵花新。

  ——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夢》

  85、兒童急走追黃蝶, 飛入菜花無處尋。

  ——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

  87、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王績《野望》

  89、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

  ——李清照《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91、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李白《春思》

  93、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王維《酬張少府》

  95、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

  97、昵昵兒女語,燈火夜微明。

  ——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昵昵兒女語》

  99、五零、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晏殊《破陣子》

  101、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103、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105、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王維《終南別業(yè)》

  107、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杜甫《絕句》

  109、雙雙新燕飛春岸,片片輕鷗落晚沙。

  ——陸游《鷓鴣天·懶向青門學種瓜》

  111、睡起莞然成獨笑,數(shù)聲漁笛在滄浪。

  ——宋·蔡確《夏日登車蓋亭》

  113、南風不用蒲葵扇,紗帽閑眠對水鷗。

  ——唐·李嘉祐《寄王舍人竹樓》

  115、此時情緒此時天。無事小神仙。

  ——周邦彥《鶴沖天·溧水長壽鄉(xiāng)作》

  117、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宋·范成大《夏日田園雜興》

  119、六零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楊萬里《小池》

經(jīng)典古詩詞9

  當年走馬錦城西,曾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斷,青羊?qū)m到浣花溪。

  譯文:那一年騎馬經(jīng)過錦官城的西面時,曾為絢麗的梅花陶醉,曾為此在那里喝酒欣賞并大醉了一場。

  從青羊?qū)m到浣花溪,二十多里路,梅花的香氣未曾間斷,令人陶醉。

  注釋:錦城:現(xiàn)在的成都。

  鑒賞:古代文人說起梅花,一般都是“梅花香自苦寒來”或是“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連陸游自己也說“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傊际呛杪N,一副高冷孤傲的姿態(tài),用來象征人的精神啦,品格啦,讓人讀起來有點負擔。

  今天這首梅花詩,很不一樣,這大概是梅花在古代詩歌里最輕松的一次。

  創(chuàng)作背景:陸游罷官后,蟄居山陰,看到山陰的梅花,回想起他在四川十年的生活,所以寫下了這首詩。

  在錦城,就是今天的'成都,陸游騎著馬,在梅花叢中,一邊走馬一邊喝酒,直到醉如爛泥,卻還記得一路上梅花的香味。梅花在這里,沒有什么象征意味,只代表它本身,可光它本身,就已經(jīng)有無限的風情和遐想了。

經(jīng)典古詩詞10

  《正月十五夜》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妓皆秾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上元竹枝詞》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里賣元宵。

  《蘇堤清明即事》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郊行即事》

  芳原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圍。

  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醉,只恐風花一片飛。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清明日自西午橋至瓜巖村有懷》

  晚霽龍門雨,春生汝穴風。

  鳥啼官路靜,花發(fā)毀垣空。

  鳴玉慚時輩,垂絲學老翁。

  舊游人不見,惆悵洛城東。

  《郊行即事》

  芳原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圍。

  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醉,只恐風花一片飛。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賣癡呆詞》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迎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云有癡呆召人買。

  二物于人誰獨無?就中吳儂仍有余;

  巷南巷北賣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

  櫟翁塊坐重簾下,獨要買添令問價。

  兒云翁買不須錢,奉賒癡呆千百年。

經(jīng)典古詩詞11

  古詩原文

  高臺多悲風,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萬里,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極,離思故難任!

  孤雁飛南游,過庭長哀吟。

  翹思慕遠人,愿欲托遺音。

  形影忽不見,翩翩?zhèn)倚摹?/p>

  譯文翻譯

  高臺上常常吹著悲風,早晨的太陽照著北林。

  我懷念的人在萬里外,大江大湖很遠很深。

  這舟船哪能順利到達?實難安置我懷念的心。

  掠過庭院南飛的孤雁,長聲哀吖真使人傷神。

  抬頭望著孤雁,我在想——托你帶個信給遠地的人。

  孤雁不理睬地飛過去了,飛動的影子更使我傷心。

  注釋解釋

  北林:泛指樹林!对娊(jīng)·秦·晨風》有“郁彼北林”句,作為懷念君子的起興。

  之子:那個人,指所懷念的人。

  方舟:兩船并在一起。極,至,到達。難任,難以承擔。這四句是說我所懷念的那個人遠在萬里之外,中間隔著大江大湖,連遠航的方舟也難以到達,離別的愁苦真是使人難于承受。

  翹(qiáo):思仰頭而思,形容思念之切。這句是說:很想托南飛的.孤雁給他帶個音信。

  景:通影。形景指孤雁的形影。

  詩文賞析

  這是一首懷念遠別親友的詩。雖然作者和這一親友的遠別,或許是有統(tǒng)治者內(nèi)部矛盾這一特殊原因,但在漢末魏初那個動亂流離的年代,遠別而不能團聚,甚至不能相見,實是普通現(xiàn)象。所以這首詩很容易引起共鳴,富有典型性與現(xiàn)實性。

  這首詩開頭“高臺多悲風,朝日照北林”實屬景語,并無影射比喻之意。而“高臺多悲風”亦屬秋景。登高是因為要眺望遠處,所以是思念遠方的人;而時值秋令,亭臺越高那么風自然就會越凄厲,登亭臺的人于是就因為風急而越感受到心情的沉重悲哀。這一句簡括凝煉,開后人無數(shù)法門。直是把此一句衍化為五十六字的長詩。所以曹植這五字能成為名句的原因,正因為這雖然作為景語,其實是寓意深情。

  接下來的第二句“朝日照北林”,本來也是屬于景語,但是卻化用《詩·秦風·晨風》之首章。故作者《種葛篇》寫思婦有“徘徊步北林”之句,而這篇以“朝日照北林”起興。古人以夫婦與兄弟關系相互為喻,都是起始于《詩三百篇》,在曹植詩集中也屢見不鮮。

  由于上句點出北林,正隱含《詩》中下文“未見君子,憂心欽欽”之意,所以作者緊接著寫到“之子在萬里”了。意思是自己所思念的人是遠在萬里之外,而下面“江湖迥且深”一句更是寓意深遠,情韻不匱。因為江湖阻隔彼此的消息是一層;而“之子”卻經(jīng)過這樣遙遠而艱難的路程走向萬里之外,其身心所受的摧傷折磨可想而知,又是一層;況且其身既然在遠方,以后回來不是件容易事,為對方設身處地著想,自然更深了一層。

  下面的“方舟安可極,離思故難任!”二句又緊承“江湖”句而言。把“離思”寫得十分沉重壓抑,可見其中有多少愁苦優(yōu)怨之情。這雖只就自己一面說,實際上也體現(xiàn)出所思之人同樣是不勝其愁苦憂怨了。

  下句“孤雁飛南游”,表面上是寫實,即作者在登高望遠之際看到孤雁南飛,實則蘊涵著好幾層意思。以前古人用“雁行”比喻兄弟,曹彪封吳,無異流放,和孤雁南游很像;又因為自己也像孤雁一樣,故“過庭”而“長哀吟”!斑^庭”雖用《論語·季氏篇》“鯉趨而過庭”的字面,實借喻自己的入朝。

  最后的四句“翹思慕遠人,愿欲托遺音。形影忽不見,翩翩?zhèn)倚摹。李善注:“翹,懸也!薄奥N思”,等于說“懸念”;“慕”,有念念不忘之意。不但見孤雁而思遠人,并且把希望寄托于雁,問它是否愿為自己捎個信兒去。但雁飛甚速,形影倏忽間便不見了,這就更使作者黯然神傷了!棒骠妗,形容鳥疾飛之貌。連孤雁都翩然而逝,說明自己怨懷無托,結(jié)語似意猶未盡而已令人不忍卒讀,是真正寫情的高手。

  此詩用筆似淺直而意實深曲,前六句以賦體為主,卻似比興;后六句以比興為主,反而趨近賦體。這說明作者深得《詩三百篇》之三昧,而做出用五言新體裁,所以是從建安以來的詩人作品當中的絕唱。

  舊說大都以此詩為作者懷念其弟曹彪之作,較可信。近人古直《曹子建詩箋定本》系于公元223年(魏文帝黃初四年)。這一年曹植自鄄城王徙封雍丘王,曾入朝。古直以為此詩即入朝時所作。而黃節(jié)《曹子建詩注》則謂當作于徙封雍丘之前,兩家之說先后相去不及一年。當時曹彪封吳王,都廣陵(今江蘇揚州),古直注云:“魏地東盡廣陵。吳當為廣陵。廣陵,(西漢)吳王濞都也!睆V陵是魏王朝當時東南邊界,隔江與東吳相對,距魏都最遠,故詩中有“之子在萬里”之句。

  這首詩開頭兩句實屬景語,并無影射比喻之意。自李善《文選注》引《新語》:“高臺喻京師,悲風言教令。朝日喻君之明,照北林言狹,比喻小人!毕挛挠衷疲骸敖餍∪烁舯!焙笕四硕鄰钠湔f。這就把兩句摹繪秋日景色的名句給牽強比附得全無詩意。此詩下文既有“孤雁飛南游”之句,自當作于秋天,則首句“高臺多悲風”亦屬秋景。登高所以望遠,所以思遠人也;而時值秋令,臺愈高則風自然愈凄厲,登臺之人乃因風急而愈感心情之沉重悲哀。說風悲正寫人之憂傷無盡。這一句簡括凝煉,開后人無數(shù)法門。如大謝句云:“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笔腔痪錇閮删;又如老杜之《登高》七律(“風急天高猿嘯哀”一首),直是把此一句衍化為五十六字的長詩。故曹植此五字之所以為名句,正以其雖作景語,實寓深情也。次句“朝日照北林”,固亦屬景語,卻化用《詩·秦風·晨風》之首章。《詩》云:“鴥彼晨風,郁彼北林;未見君子,憂心欽欽!薄氨绷终,乃女子思其夫之地。故作者《種葛篇》寫思婦有“徘徊步北林”之句,而此篇亦以“朝日照北林”起興。古人以夫婦與兄弟關系相互為喻,蓋始于《詩三百篇》,即曹植詩集中也屢見不鮮。此處點出北林,正隱含《詩》中下文“未見君子,憂心欽欽”之意,所以作者緊接著寫到“之子在萬里”了。夫自己所思之人既遠在萬里之外,而下面“江湖迥且深”一句更是寓意深遠,情韻不匱。蓋江湖阻隔彼此之消息是一層;而“之子”卻經(jīng)過這樣遙遠而艱難的路程走向萬里之外,其身心所受之摧傷折磨可想而知,又是一層;況其身既遠,他日歸來更非易事,為對方設身處地著想,自然更深了一層。只寫道路隔闊,已訴不盡離愁別恨,則不必節(jié)外生枝,再添上一個局外的“小人”。故李善注文不確。“方舟”二句又緊承“江湖”句而言。“方舟”,二舟相并,古時為大夫所乘用;“極”,至。江湖深迥,舟不能及,故“離思難任”,“任”者,負荷也。把“離思”寫得十分沉重壓抑,可見其中有多少愁苦優(yōu)怨之情。這雖只就自己一面說,實際上也體現(xiàn)出所思之人同樣是不勝其愁苦憂怨了。

  以上六句為第一段;自“孤雁”句以下六句為第二段。“孤雁飛南游”,表面上是寫實,即作者在登高望遠之際看到孤雁南飛,實則蘊涵著好幾層意思。蓋古人以“雁行”喻兄弟,曹彪封吳,無異流放,已似孤雁南游;今自己亦如孤雁,故“過庭”而“長哀吟”!斑^庭”雖用《論語·季氏篇》“鯉趨而過庭”的字面,實借喻自己的入朝。但詩句仍作實寫,故見孤雁哀鳴而自己“翹思慕遠人。李善注:“翹,懸也。”“翹思”,等于說“懸念”;“慕”,有念念不忘之意。不但見孤雁而思遠人,并且把希望寄托于雁,問它是否愿為自己捎個信兒去。但雁飛甚速,形影倏忽間便不見了,這就更使作者黯然神傷了!棒骠妗,形容鳥疾飛之貌。連孤雁都翩然而逝,說明自己怨懷無托,結(jié)語似意猶未盡而已令人不忍卒讀,是真正寫情的高手。

  此詩用筆似淺直而意實深曲,前六句以賦體為主,卻似比興(也難怪前人用比附之意去勉強解釋);后六句以比興為主,反近于賦體。這說明作者深得《詩三百篇》之三昧,而出以五言新體,故為建安以來詩人中之絕唱。

經(jīng)典古詩詞12

  江月

  [唐] 杜甫

  江月光于水,高樓思殺人。天邊長作客,老去一沾巾。

  玉露團清影,銀河沒半輪。誰家挑錦字,滅燭翠眉顰。

  【鶴注】此大歷元年夔州西閣作。《杜臆》:詠江中月影也。何遜詩:“江月初三五!

  江月光于水,高樓思殺人①。天邊長作客②,老去一沾巾③。玉露溥清影④,銀河沒半輪⑤。誰家挑錦字⑥?燭滅翠眉顰⑦。

 。ù苏,對月傷懷。上四,羈人之感,屬自敘。下四,離婦之情,推開說。江月漾光于水上,高樓一望,頓覺身寂影孤,真堪思殺。蓋天邊久客,至老不還,恐遠死他鄉(xiāng)也。因想清影之下,玉露濃溥,半輪之傍,天河掩沒,月色明皎如此,此時繡字空閨者,燭殘?zhí)袅T,得無對之而顰眉乎?當與上沾巾者,同一愁思也。)

 、俨苤苍姡骸懊髟抡崭邩牵鞴庹腔!扁准缥嵩姡骸皹巧吓腔苍拢爸谐钏既!

 、诤芜d詩:“天邊看遠樹”。

  ③曹植詩:“歔欷涕沾巾!

 、芾顛姡骸吧珟сy河滿,光含玉露開!薄对姟罚骸傲懵朵哔狻。注:“溥,露多貌!辈苤苍姡骸懊髟鲁吻逵啊。

 、輳堈娫姡骸懊髟掳胼喛!

 、蕖稌x·列女傳》:竇滔妻蘇蕙,字若蘭,織錦為《回文璇璣圖》詩贈滔,宛轉(zhuǎn)循環(huán)讀之,詞甚凄惋,凡三百四十字。挑錦字,挑錦線以刺字,欲寄征夫也。

 、邚埦琵g詩:“滅燭憐光滿!绷涸墼姡按涿紩簲壳е亟Y(jié)!秉S生曰:結(jié)在章法,是推開一步,在比興正是透深一層。蓋即男女之情,以喻君臣之義,則前半所云“思殺人”、“一沾巾”者,皆有著落矣。公之攀屈宋而親風雅,實在于此,此豈玉臺、香奩輩所能效顰哉?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后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創(chuàng)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zhàn)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xiàn)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后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經(jīng)典古詩詞13

  古詩原文

  曉日壓重檐,斗帳春寒起來忺。天氣困人梳洗懶,眉尖,淡畫春山不喜添。

  閑把繡絲挦,認得金針又倒拈。陌上游人歸也未?懨懨,滿院楊花不卷簾。

  譯文翻譯

  東日初升,飛檐斗翹,早晨起來,還覺春寒,很不愜意,也懶得梳洗、畫眉。

  閑來無事,把繡絲尋找,做做女紅,可是金針倒拈,心不在焉。遠游的愛人到底回不回來呢?思念愛人幾乎都病了。時已暮春,楊花滿院,也不愿卷簾去看。

  注釋解釋

  南鄉(xiāng)子:詞牌名。因用此詞調(diào)者多詠江南風物,故名。此調(diào)為雙調(diào),上下片各五句,共五十六字。上下片除第三句外,其余句句押韻,均用平聲韻。

  曉日:早晨的太陽。

  斗帳,形如覆斗的帳子。

  忺(xiān):適意。

  春山:指女人眉毛。

  挦(xián):取。

  拈:用兩三個手指頭夾。

  陌上:田問小路上。

  懨懨(yān yān):精神不振的樣子。

  創(chuàng)作背景

  宋徽宗大觀年間,女詞人孫道絢的丈夫外出未歸,孫道絢獨自一人在家。春日早起,孫道絢因內(nèi)心孤寂思念丈夫而作該詞。

  詩文賞析

  升起的紅日,壓著一層層的屋檐。陣陣料峭的春寒而至,這是一個困人的天氣。她感到渾身慵懶無力,起床的時候,還伸了一個長長的懶腰。她簡單地梳洗完畢,走到了妝臺前。對著鏡子,她只是草草地畫了一下眉毛。

  陳廷焯曾言:“所謂沉郁者,意在筆先,神余言外。”起句“曉日壓重檐”中的一個“壓”字,就首先給讀者營造了一種沉郁的氛圍!疤鞖饫耸嵯磻小,作者把無精打采的神情和不滿的情緒,全都責怪在周身的環(huán)境和天氣了。李清照曾寫:“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彼纬拇ǖ母杓松畠阂矊戇^:“愁煩,梳洗懶,尋思陪宴,把月湖邊”。還有溫庭鈞筆下所描寫的'女子:“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边@些女子在心思不定的時候,她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懶于梳洗,不愿化妝。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閑把繡絲挦,認得金針又倒拈”。這一句,就寫得特別的有意思。那是她打開小巧精致的針線盒,拿出針線原本想刺繡出一幅鴛鴦圖的。可她居然把繡花針給拿反了。作者這樣寫,也并非夸張,正說明了她當時該是多么的心不在焉的。王世貞在《藝苑卮言。論詞》書中說:“詞號稱詩余,然而詩人不為也。孫夫人「閑把繡絲挦,認得金針又還有倒拈」,可謂看朱成碧矣!笨粗斐杀淌侵敢粋人在對另一個人極度思念之時,把紅色看成了綠色。紅和綠,本是兩種反差很大的顏色,一個人能產(chǎn)生這樣視覺上巨大的偏差,不是魂不守舍,那是什么?不是心不在焉,又會是什么?武則天曾寫過一首《如意娘》的詩:“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結(jié)句的“滿院楊花不卷簾”,道出了女子細膩而敏感的心思。楊花就是柳絮。春寒之際,柳絮飄飛。她心里特別清楚,外面院子里的柳絮,此時是怎樣一副漫天亂飛的景象的。

  在古人眼里,柳絮是溫柔多情的。晏殊《踏莎行》:“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蓖瑫r,古人還認為柳絮一旦落入水中,在經(jīng)過一夜后就會化作浮萍。如蘇軾《再和曾仲錫荔支》:“柳花著水萬浮萍,荔實周天兩歲星!倍@種浮蹤不定的柳絮,更像是那些出門在外四處飄泊的游子。陳子龍《浣溪沙》:“百尺章臺撩亂飛,重重簾幕弄春暉。憐他飄泊奈他飛。”

  “陌上游人歸也未?”原來,這一句才是真正解開謎團的答案。她之所以心情不好,狀態(tài)不佳,那是由于她心有所盼,心有所系而造成的,與天氣其實是毫不相干。

  絮一直飛,氣氛不算融洽。寂寞的屋檐下,她漸漸感到心在變化。她的丈夫始終都沒有歸來,她顯得非常的惶恐不安。她怕簾外的飛絮,再次撩撥起自己的情思,故遲遲不敢卷起珠簾去看。這個過程,是一種煎熬,更是矛盾而痛苦的。宋代詩人盛世忠《倦妝圖》一詩中寫有:“料應春事關心曲,怕見楊花不卷簾”。朱淑真也怕卷簾,她在《謁金門》中寫:“滿院落花簾不卷,斷腸芳草遠”。還有《生查子》中的:“不忍卷簾看,寂寞梨花落。”這些詩詞中寫的“不卷簾”,都屬于同一個意思。

  這首《南鄉(xiāng)子》以景開篇,又以景結(jié)情,首尾呼應,手法嫻熟。故一直以來,深受人們的喜歡。

  明朝作家沈鯨的昆劇劇本《雙珠記》和清朝手抄話本小說《錦繡衣》中,都曾引用過這一首詞。不過,小說《錦繡衣》一書里卻把這首詞誤寫為唐朝孫夫人所作。另在清朝詩詞家舒夢蘭編寫的《白香詞譜》中,對此詞亦有記載。

  明初雜劇作家賈仲明,在他寫的劇本《蕭淑蘭情寄菩薩蠻》中,更是將這首詞詮釋得細膩動人,深情而纏綿:

  “傷春病染,郁悶沉沉,鬼病懨懨。相思即漸,碧窗唾漬稠粘。幾縷柔絲空系情,滿院楊花不卷簾。鬢軃楚云松,懶對妝奩。”

經(jīng)典古詩詞14

  1.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如果人生的很多事,很多的境遇,很多的人,都還如初見時的模樣該多好呀!若只是初見,一切美好都不會遺失。

  很多時候,初見,驚艷;驀然回首,卻已是物是人非,滄海桑田。

  2.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泉水就要干涸了,為了生存,兩條小魚彼此用嘴里的唾沫來喂養(yǎng)對方,但是,與其這樣,還不如在江湖之中暢游,忘記對方的存在。

  很多時候,我們譴責“大難臨頭各自飛”,但是從理智的角度來說,這是對的。與其兩個人一起受苦,不如相忘于江湖。

  3.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簡簡單單一句話,道盡了古今多少人的愿望。就像那首歌,“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其實啊,人生在世,求什么呢,若有一個人,愿意與你生死相隨,這一生,也就夠了。

  4.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永遠是這樣,人的心啊,看過遼闊的大海,就看不上尋常的小溪小河了,去看過巫山的云,就不覺得其他地方的云是云了。

  所以其實不要太早遇見好男人/好女人,因為萬一捉不住他/她,你會一輩子都活在這句詩句里。

  5.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心愛的人早就不知道去哪了,桃花卻依然是微笑地在春風中綻放。以笑映悲,很不錯的手法,令人不禁感慨萬千。

  6.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百度搜索的名字,便是由此詩句而來。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在往陰暗處尋找我們心中的她,卻總不見其影蹤,驀然回首,才發(fā)現(xiàn)她其實一直就在我們的身邊,離我們只有一個轉(zhuǎn)身的距離。

  7.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

  現(xiàn)在回想,舊情難忘,猶可追憶,只是一切都恍如隔世了。一個“已”字,可怕至極。若非當初年少無知,何至如此!

  8.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哪怕是蘇軾那樣的豪邁男兒,對著亡妻的墳墓,也只有感傷的份。

  蘇軾一句“十年生死兩茫茫”,流傳千古,陳奕迅一首《十年》,竟也可風靡一時。

  十年是一個恰好的.跨度,看似不長, 卻足以讓一個呱呱嬰孩變成一個懂事孩兒,

  足以讓一個滿懷熱血的青年變成一個得過且過的人,足以讓一個正值壯年的中年人步入人生的晚期。

  9.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這是我最害怕的一句,若是不見也就罷了,若是相見,卻互不認識,就這樣在歲月里蹉跎地擦肩而過,那該是多么令人心碎的一幕......

  10.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風雨過后,回首走過來的路,才發(fā)現(xiàn)也不過如此。

經(jīng)典古詩詞15

  對酒

  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翻譯

  不吝惜花費千金去買一把好刀,用貂皮大衣去換美酒也算得上豪邁。

  應該多珍惜這一腔革命的熱血,將來獻出它時,定能化成碧綠的波濤。

  注釋

  寶刀:吳芝瑛《記秋女俠遺事》提到,秋瑾在日本留學時曾購一寶刀。

  貂裘換酒:以貂皮制成的衣裘換酒喝。多用來形容名士或富貴者的風流放誕和豪爽。

  勤:常常,多。

  珍重:珍惜重視。

  碧濤:血的波濤。

  濤:在此處意即掀起革命的風暴。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具體創(chuàng)作于1905年。詩人從日本回國后,曾在上海她的摯友吳芝瑛女士家中,拿出新購的一把倭刀給朋友看,幾人喝完酒后,詩人便撥刀起舞唱歌,吳女士命女兒用風琴伴奏,聲音悲壯動人。這首詩便是緣此而作。

  賞析

  秋瑾的小詩“對酒”作于1905年,即光緒三十一年。庚子事變,八國聯(lián)軍入侵,國事板蕩,中華民族瀕臨滅絕的危險,而滿清王朝腐敗不堪,鑒湖女俠憤然而起,她本出身書香門第,卻不愿做嬌花弱柳,為探索救國救民的途徑于1904年變賣掉自己的全部首飾衣物東去日本留學。她說:“人生處世,當匡濟艱危,以吐報負,寧能米鹽瑣屑終其身乎?”在日本她以高價購得一柄寶刀,并學習劍擊和射擊技術(shù)。秋女俠是近代史上一位奇女子,擊劍,舞刀,豪飲,賦詩,俱能來得,盡顯巾幗豪氣。1905年從日本回國,走訪好友吳芝瑛,以所購寶刀相示,縱情豪飲,酒酣耳熱,拔刀起舞。

  第一句以不吝惜千兩黃金去購買鋒利的寶刀起興,“千金”本是珍貴的錢財器物,而詩人卻毫不可惜地用來換取別人看來價值根本不足相當?shù)臇|西。表現(xiàn)了詩人意欲投身反帝反封建的斗爭,甚至不惜流血犧牲,表現(xiàn)出詩人的性格的豪爽。

  第二句與首句呼應,詩人愿意用名貴的貂裘去換酒喝,這些貴重的東西都毫不猶豫地舍棄,詩人以一女子而作如此語,顯示出詩人仗義疏財,不計較個人得失的.豪爽性格。

  第吳芝瑛久知秋瑾有光復志,慮其事泄賈禍,屢示珍重。面對好友的提醒,這就有了本詩的第三,第四句,秋女俠的回答。借用周朝的忠臣萇弘鮮血化碧的典故闡明:人的生命是非常寶貴的,蠻強的熱血也不能白白的流淌,應當為了崇高的革命事業(yè)拋頭顱,灑熱血,只有這樣這輩子算是沒有白活。同時抒發(fā)詩人隨時準備為國捐軀的豪邁情感。

  全詩句句鏗鏘有力,字字擲地有聲,借對酒所感抒發(fā)革命豪情,表達了詩人決心為革命奉獻一切的豪情壯志,充分表現(xiàn)了詩人的英雄氣概。

【經(jīng)典古詩詞】相關文章:

經(jīng)典古詩詞11-23

經(jīng)典的古詩詞05-14

古詩詞06-09

【精選】經(jīng)典古詩詞10-08

經(jīng)典古詩詞07-28

經(jīng)典古詩詞11-17

經(jīng)典的古詩詞12-01

經(jīng)典古詩詞[經(jīng)典]05-15

形容雨的古詩詞_形容夜雨的古詩詞04-02

古詩詞誓詞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