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劌論戰(zhàn)閱讀理解答案
。ㄒ唬
十年春,齊師伐我。……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句于中加點詞含義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又何間焉 B.公問其故立有間 并驅如故
C.肉食者鄙 D.何以戰(zhàn)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翻譯
(2)忠之屬也?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3分)
翻譯:
3.曹劌“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的原因是 。
(用原文回答)(2分)
4.讀了這則短文,魯國獲勝給你啟示最深的一點是什么?請聯(lián)系生活實際簡要談談你的看法。(不超過30字)(4分)
。ǘ
十年春,齊師伐我!嵋暺滢H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釋文中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小信未孚( ) (2)小大之獄( )?
。3)公將鼓之( ) (4)望其旗靡( )
2.用原文語句填空。(5分)?
。1)文中表現(xiàn)曹劌積極“參與”精神的詞語是: 、 。
(2)文中“忠之屬也”具體指的是 , , 。
3.曹劌認為可以追擊齊師的原因是什么(請用原文句子回答)?(2分)?
4.翻譯下列語句。(2分)?
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5.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
A.“夫戰(zhàn),勇氣也”意思是大丈夫打仗,靠的是勇氣!耙还淖鳉狻痹谶x文中的意思是鼓足干勁,一氣把事情完成。
B.“彼竭我盈”中,“竭”和“盈”意思相對,揭示了敵我雙方士氣的對比,“彼竭我盈”之時正是反攻的有利時機。
C.選文第一段寫了曹劌在長勺之戰(zhàn)中的言行,表現(xiàn)出曹劌胸有成竹,指揮若定,善于把握有利戰(zhàn)機。
D.選文刻畫人物精練傳神,如“公將鼓之”“公將馳之”,僅僅八個字就刻畫出了魯莊公急于求成、輕率寡謀的特點。
6.文章結尾一段表現(xiàn)了曹劌哪些方面的才能?(3分)?
7. 你認為魯莊公“鄙”嗎?試說說你的認識。(4分)
。ㄈ
既克,公問其故。對日:“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釋句中加點的詞。
(1)望其旗靡 ( ) (2) 既克 ( )
2.分別選出與“故克之”中“故”和“之”意思相同的一項
(1) ( )
A.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B.桓侯故使人問之。
。茫疁毓识。 D.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2) (??)
。粒嘀,天下順之。 B.輟耕之壟上。
。茫乐藸幈甲哐。 D.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3.翻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對這段文字的內容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粒@段文字論述了魯國取勝的原因。
B.論述取勝原因采用了先說結果后說原因的方法。
C.曹劌認為反攻的最佳時機是“彼竭我盈”之時。
。模稗H亂旗靡”是有利于追擊的時機。
5.孟子認為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最主要條件是“人和”;(曹劌論戰(zhàn))一文中曹劌認為“可以一戰(zhàn)”的最重要的條件是取信于民,你認為二者有沒有矛盾?請簡述理由。
(四)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嵋暺滢H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2分)?
A、①公問其故( ) ②故克之( )
B、①望其旗靡( ) ②公問其故( )
2、“懼有伏焉”中的“焉”字,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兼詞,“于此”之意。下面各句中的“焉”字用法,意思與此相同的一句是( )(2分)
A、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B、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C、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 D、又何間焉
3、在下面括號內填上省略的字。(2分)
一鼓作氣,再( )而( )衰,三( )而( )竭。
4、請分別指出下列句中“之”字所指代的對象。(2分)
A、公與之乘 指代:
B、登軾而望之 指代:
C、故克之 指代:
D、故逐之 指代:
5、“公將馳之。劌曰‘未可’!痹蚴 ( ) (2分)
A、齊國是大國,兵力雄厚。 B、按照“窮寇勿追”的軍事原則。
C、等待追擊的有利時機。 D、魯國軍隊的勇氣已經衰竭。
6、第一段的'主要內容是( )(2分)
A、說明追擊齊師的時機 B、記敘長勺之戰(zhàn)概況
C、描寫齊師敗績的情況 D、記敘曹劌的軍事才能
7、第一段通過寫曹劌的言行,表現(xiàn)他( )(2分)
A、忠于國君的思想。 B、深謀遠慮并協(xié)助國君指揮作戰(zhàn)。
C、沖鋒陷陣的勇敢精神。 D、臨陣從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戰(zhàn)機。
8、第二段表達的主要內容是( )(2分)
A、曹劌論述戰(zhàn)爭取勝的原因 B、敘述長勺之戰(zhàn)的全過程
C、論述作戰(zhàn)主要靠勇氣 D、交代魯國戰(zhàn)勝了齊國
9、根據文段內容填空(3分)
A、文中敘述魯莊公急躁進軍的句子是:
B、敘述曹劌實地觀察從而發(fā)現(xiàn)追擊時機的句子是:
C、表現(xiàn)曹劌善于抓住有利戰(zhàn)機克敵制勝的句子是:
10、選文略寫戰(zhàn)爭的過程,而詳寫曹劌和魯莊公的談話,作者的用意是什么?(3分)
答: 11、從寫作方法上分析,對魯莊公的描寫(公將鼓之、公將馳之、公問其故)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答:
《曹劌論戰(zhàn)》答案
(一)1.D
2.(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細察,也一定要依據實情來處理。
(2)(這是)盡了本職的一類(事情),可憑借(這個條件)打一仗,(如果)作戰(zhàn),就請允許我跟著去。(共6分,每句3分。第(1)句語意基本正確記1分,“獄”“雖”“以”“情”譯對兩個記1分,不記0.5分;第(2)句語意基本正確記1分,省略成分補充正確記1分,“屬”“請”譯對記1分,不記0.5分)
3.夫大國,難測也(1分),懼有伏焉(1分)
4.魯國獲勝的主要啟示有,獲勝的根本是取信于民,獲得人民的支持;戰(zhàn)爭中要善于分析敵情,把握戰(zhàn)機;統(tǒng)治者應善于聽取并采納群眾的意見……(學生結合課文任選一個角度,聯(lián)系實際談出看法,言之成理即可,記4分)
。ǘ1.(1)使人信服
。2)案件
。3)擊鼓
。4)倒下
2.(1)請見請從
(2)小大之獄 雖不能察 必以情。
3.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4.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一類的東西,我從來不敢虛報數(shù)目,必定做到誠實可信。
5.C
6.作戰(zhàn)中善于把握戰(zhàn)機,注重觀察敵情,做到知己知彼。
7. 可有不同意見。認為“鄙”的依據有:魯莊公在戰(zhàn)前幼稚地以為可以憑借近臣支持和神靈保佑來取勝,在作戰(zhàn)當中他又急躁冒進,毫無謀略。認為他不“鄙”的依據有:他身為國君能盡職盡責,并且善于用人,善于聽取正確意見;也可認為兩方面都有。
。ㄈ1.(1)倒下(2)戰(zhàn)勝?
2.①D?②A?
3.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們的勇氣,第二次擊鼓,士兵們的勇氣減弱了,第三次擊鼓,士兵們的勇氣消失了?
4.B?
5、略
(四)1、A、①緣故 ②所以 B、①他們的 ②指代“克”,即“取勝的”
2、C
3、鼓,氣;鼓,氣
4、A、指代曹劌 B、指代齊師 C、指代齊師 D、指代齊師
5、C
6、B
7、D
8、A
9、A、公將鼓之。 B、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C、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10、突出文章的主旨:表現(xiàn)“非肉食者”--曹劌的“遠謀”,即遠見卓識和軍事才能。
11、襯托曹劌的“遠謀”。
【曹劌論戰(zhàn)閱讀理解答案】相關文章:
《曹劌論戰(zhàn)》《紙上談兵》的比較閱讀答案03-06
子魚論戰(zhàn)閱讀答案03-16
理解閱讀答案03-23
《曹公南征表》閱讀答案03-06
《門檻》閱讀理解及答案03-26
《海龜》閱讀理解及答案03-25
《自尊》閱讀理解答案02-26
秋閱讀理解答案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