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賞識學生論文
常言道:“人要面子,樹要皮”。心理學家也曾告訴我們:一個人最在乎的是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小學生也同樣如此,雖然年紀小,但畢竟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體,有他們自己豐富的內心世界,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尊嚴,他們尤其重視自己在老師心目中的地位。因此:為了促進每一個學生不斷發(fā)展,即讓每一朵花都開放,讓每一只鳥都歌唱,教師就必須要客觀、公正、全面地評價每一位學生。“賞識”是一種神奇而又普通的教育方法,也是一種新鮮而又古老的教育方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本人曾經從以下幾個方面嘗試過:
一、賞識,讓學生相信“我能行”。
在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很大部分的學生在老師或者同學面前會表現得十分靦腆(特別是后進生),說話的聲音小得幾乎聽不見;可在父母面前說話,他(她)卻理直氣壯,說話的聲音連鄰居也能聽得一清二楚。這是什么原因呢?經過調查,發(fā)現大部分學生是因為怕在老師和同學面前丟臉,回答問題時,害怕答錯而被老師怪責、被同學們笑話。這其實就是對自己缺乏自信。針對這一點,針對這樣的學生我就適當地運用賞識教育,幫助學生找回自信。恩格斯曾經說過:人只為可能達到的目標努力奮斗。因此,在為學生找回自信的時候,不能一步登天,要循序漸進,為學生制定的目標不能過高。例如,以前我們班有個叫賴尚峰的學生有說粗話的習慣,我就給他定一個目標:今天允許他在不經意的情況下說三次粗話,明天允許在不經意的情況下說兩次粗話。當他有了進步,哪怕是少說了一次粗話,我也及時地對他加以肯定,加以鼓勵,讓他相信自己有改變說粗話的習慣的能力,他肯定能很快地改變他自身的壞習慣。然后逐漸地把目標提高,使學生在每個方面都更上一層樓。
二、賞識,讓學生的星星之火變成燎原的烈火。
現在雖然不提倡應試教育,但是許多成績差的學生仍然是老師口中的“垃圾”“廢物”“笨蛋”“蠢材”!疤焐也疟赜杏谩保總學生都肯定有他的優(yōu)點,哪怕是一個思想差,學習差的雙差生,他在某一方面都有可能會有閃光點的。作為老師,我們要處處留心學生,做一個眼光獨度的伯樂,善于發(fā)掘學生身上的亮點。例如,我們班有一個男生叫劉星,他是很多老師認為是沒辦法治的學生,學習不認真,上課做小動作。有一天,我上數學課他遲到了,問他原因他不肯說,我也不好勉強他告訴我,只好打電話問了他的家長,經過了解,原來那天他的媽媽生病了,他爸爸又不在家,他是為了照顧媽媽而耽誤了上課的時間。下午我去教室布置作業(yè)時,我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了他,還要求同學們向他學習孝順父母的好品質。他有點不好意思,但我看到他的眼睛里閃動著一種自豪。他感到老師賞識他了!我抓住這一機會找他談話,首先我表揚了他孝順父母,然后告訴他如果他能在學習上取得更好的成績,媽媽一定會更加高興的,這樣也是孝順父母的一個方面。他有點猶豫了,對我說:“老師,我成績那么差,恐怕是學不好了!蔽覍λf:“你不是已經做到孝順父母了嗎?我看你不差,只要你肯努力,老師相信你一定能行的.!”他點了點頭,真的,他慢慢地變了,思想變好了,成績也提高了。是賞識給了他力量,是賞識引領他走向成功。
三、賞識,讓學生走出困境,走向成功。
人的一生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同樣充滿了荊棘。學生自身有時難以擺脫困境,那就需要老師的幫助。一方面,要讓學生知道困難和錯誤是無法回避的,我們必須要勇敢面對和改正。我們要對學生解決不了困難的方法有所肯定,決不能全盤否定,在我教一年級的時候,一個叫利方同學是這樣寫的:10-7=17,還一臉等著表揚的樣子,我首先摸著他的頭,笑著對他說:“沒關系,只是把‘+’寫成‘-’而已。你是個勇敢的孩子!比缓,他把“-”改成了“+”, “10+7=17”。從這件小事我可以想到:如果老師直接指出這個小孩子的錯誤,這個學生以后可能會討厭學數學了,可是我肯定了這個孩子的勇敢,敢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別人,然后再告訴他正確的答案,我那樣做,我想這個孩子一輩子也不會忘記“10+7=17”了。
莎士比亞說:“贊美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闭嫘馁p識孩子,就如一劑甜甜良藥激勵孩子。賞識是人不斷奮進的動力,它能幫助孩子找回自信心,樹立信心。很多老師都有這樣的體會:“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多一些賞識,你的學生就多一個機會成為牛頓,成為愛恩斯坦。賞識就如一縷陽光,照亮了孩子的心田,孩子因它而燦爛。每位教師希望在讓平凡的教室里撒滿賞識的陽光,讓孩子在贊許的雨露中綻放笑臉。
然而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一些畫面:教師在面對膽小,害羞的學生時,講話的音調也總會不自覺地降低,用親切的語氣來誘發(fā)他們開口;在面對后進生時,更是呵護倍至,每次回答,只要開了口,就給予表揚;甚至在面對他們說錯時,也不敢貿然地打斷,生怕打擊學生的自信心。試問:這樣一味地賞識、鼓勵,就真的能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嗎?
反思:
一、指出學生的不足,就一定傷他的自尊嗎?我想絕大部分學生的心靈并非如此脆弱,不堪一擊。即使部分學生如此,那么,這般“呵護”,也只會使其心靈更嬌更脆。甚至給
學生構成了傷害。
二、在贊賞個別學生的同時,是否又傷害了另一方呢?那些表現好、成績突出的同學,可能感受到的是教師“偏心”,根本不會體會到我們的:“苦心”,教師還能夠是言行一致嗎?以后的教育還有說服力嗎?
俗話說:“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我想對學生的錯誤予以糾正和引導是必要的,只要方法恰當,態(tài)度真誠,學生完全可以接受。學生一般能區(qū)分出表揚的故意與否,對學生故意的表揚未必能產生所謂賞識教育的積極效果。然而,一味批評或賞識都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并賞識學生的閃光點,給予及時、恰當的肯定和激勵,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教師不僅僅是課堂的導演和主持,教師有義務對學生進行正確、深入的點撥和指導,有義務關注學生的學習方法與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而決不僅僅只是學生意見的簡單欣賞者、總結者。學生需要教師的賞識,更需要有針對性的教育。
【淺談賞識學生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酒文化論文04-08
淺談把學生帶進快樂寫作的殿堂論文06-15
淺談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論文10-05
淺談寫作的教學論文08-20
淺談教育論文的寫作12-15
淺談議論文的寫作要求論文12-29
淺談醫(yī)學論文的格式構成論文09-04
淺談小學生作文評語的寫作策略論文09-28
淺談如何提高學生想象思維的寫作能力論文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