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_亚洲大色堂人在线无码_国产三级aⅴ在线播放_在线无码aⅴ精品动漫_国产精品精品国产专区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WIKI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論文

時間:2022-08-20 18:21:01 論文寫作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WIKI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論文

  近些年來,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研究已經越來越多地受到人們的關注,如何做到將信息技術與課程有效地整合,就必須了解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信息技術的特性。只有了解他們之間的互補性,才能將整合做到最好。根據(jù)相關調查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無論是老師或是學生都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如教學和學習手段的缺乏等,而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WIKI被推到前臺。作為一種基于網(wǎng)絡的共創(chuàng)平臺,WIKI已經成為繼BLOG以后,受到網(wǎng)絡寫手推崇的又一新事物,正如BLOG改變人的寫作習慣一樣,WIKI也改變了人們的創(chuàng)作習慣。本文就是要探討WIKI與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之間的關系。

WIKI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論文

  一、調查與研究

  1.現(xiàn)階段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當今越來越重視學生素質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中學語文寫作教學所要面臨的是如何解決“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的問題。通過60份的主問卷和60份的后續(xù)問卷,我們分別針對現(xiàn)階段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現(xiàn)階段高中生的計算機網(wǎng)絡使用情況和應用能力等進行了調查。為了保證問卷設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在進行正式問卷調查以前,我們做了40份前測問卷的調查。針對前測問卷的反饋情況,我們對問卷進行了再設計,并于2005年11月,就3所不同的學校(溫州第二中學、溫州第十四中學、溫州第七中學)進行了120份(兩個部分)的問卷調查。

  本次問卷調查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1)調查學生的計算機網(wǎng)絡應用能力和使用情況,以及他們是否具備家庭的上網(wǎng)條件;

  (2)調查學生在寫作學習中存在的困難,以及他們對于寫作的興趣度和參與度;

  (3)調查各類寫作教學對于學生寫作的幫助程度,從而驗證文獻中分析總結出的問題。

  施測問卷120份(主問卷60份,后續(xù)問卷60份),有效問卷118份(主問卷58份,后續(xù)問卷60份),其中男生65名,女生53名。問卷結果使用EXCEL和SPSS11.5標準版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教師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主問卷中的最后一個部分是根據(jù)里克特量表原理設計的,其中我們針對每一項教學方法列出四種不同態(tài)度的選項。以下表格數(shù)據(jù)就是根據(jù)58份有效問卷所做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我們通過SPSS軟件的信度檢驗得出該問卷的Cronbacha=0.8839,可見此問卷設計所得的數(shù)據(jù)具有較高的信度。

  從表1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

  (1)第六題的平均分為3.52,即選項平均在“非常有幫助”和“比較有幫助”之間,更傾向于“非常有幫助”,從另一個角度反映出了被測學生非常希望教師能在寫作教學中加強對其個性、自由、創(chuàng)新等思維方式的培養(yǎng)。

  (2)第一題和第三題的幫助度最低,平均分相同,都為2.28,即選項平均在“比較有幫助”和“一般有幫助”之間,更傾向于“一般有幫助”。而講授寫作理論和課堂寫作訓練恰恰是傳統(tǒng)寫作教學中最常用的教學方法,從問卷數(shù)據(jù)來看,比較于其他教學方式,學生對于這些較為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并不是非常認可。

  (3)第三題和第四題的平均數(shù)分別為2.28和2.67,即第四題選項平均在“比較有幫助”和“一般有幫助”之間,更傾向于“比較有幫助”,由此可以看出,較傳統(tǒng)的課堂寫作訓練,學生更傾向于課后寫作訓練(如日記、隨筆等)。

  (4)第十二題的平均數(shù)為2.88,更傾向于“比較有幫助”,這說明閱讀量和知識面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有比較大的幫助度。僅次于第十二題的第五題平均數(shù)為2.83,與之相似,其強調語言文字的積累為提高寫作水平提供的幫助。

  從以上的數(shù)據(jù)分析,我們可以將教師在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歸納為以下幾點:

  1)作文教學方法陳舊

  大部分教師仍然重視寫作理論的教學,一味強調課堂應試寫作練習的重要性,因此,寫作教學往往成了“練一改一評”的簡單循環(huán),F(xiàn)代寫作教學研究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很多解決的辦法,但并沒有從本質上解決這一問題。所以,相較于課堂寫作練習,學生認為課后自由寬松的氛圍更有利于他們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揮。

  2)難以激發(fā)寫作興趣

  從調查數(shù)據(jù)分析,我們將學生寫作興趣低歸結為以下兩個方面: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弱,或教師給予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太;教師強行布置的作業(yè)太多,而學生自主創(chuàng)作的機會太少。所以,在整個寫作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強調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教師和學生角色的互換(主導與主體)。

  3)作文批改方式單一從調查數(shù)據(jù)來看,“多種評改方式”的平均值是2.55,更傾向于“比較有幫助”,而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多采用全批全改的單一作文評改方式,這種方式并不能有效地將評改信息反饋給學生,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來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們提出了很多改進方案,如采用學生自評、互評的多向評改方式,但是由于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并不能取得很顯著的成果。

  3.學生本身存在的主要問題

  (1)閱讀量少,知識面狹窄

  圖1顯示約46.7%的學生認為“閱讀量少,知識面狹窄”是其寫作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難,同時,結合表1的相關數(shù)據(jù),我們可以分析得出,正是因為在現(xiàn)代語文教學中存在這樣缺陷(應試教育過分強調課本知識,因而提供太少的課外閱讀的機會),所以,學生才會因為知識的貧乏單一而寫不出好文章。

  (2)缺乏寫作興趣和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提高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是當前語文寫作教學的一個瓶頸。雖然調查結果顯示有將近41.7%的學生對寫作缺乏興趣,但是從問卷中我們又可以看到有85%的學生還是經常或愿意用文字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看法的。從這一個角度可以可看出,學生本身對于文字這種表達方式并不排斥,但是,傳統(tǒng)的課堂應試寫作教學降低了學生寫作的興趣度。

  (3)生活經驗少,缺乏實踐機會

  圖1中35%的學生認為生活經驗的欠缺對于其寫作能力的提高有比較大的影響,但是,我們又不得不面對這一現(xiàn)實問題:作為全日制高中學生,其生活經驗的來源是非常有限的。學生想在自己三點一線的生活小圈子里面,得到足夠的生活經驗和實踐的機會,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如何擺脫由于生活經驗和實踐活動的缺乏,而造成的學生寫作內容單調、重復、無病呻吟等問題,成了我們思考的核心。

  (4)文章立意難創(chuàng)新,結構模式化

  我們可以從圖1中看到有31.7%的學生正在為“文章立意難創(chuàng)新,結構模式化”這一問題困擾著,結合表1,我們可以看出這一問題的主要原由是因為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往往注重寫作理論而忽視了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為了應付考試,教師會教給學生一些寫作技巧,讓學生通過機械訓練,來提高寫作水平,從而固化了學生的思維,使文章立意難創(chuàng)新,結構模式化嚴重。

  二、WIKI的特性分析

  近年來,基于網(wǎng)絡平臺的寫作方式已經廣泛地為人們所接受,比如Blog、QQ空間、BBS等等,與這些網(wǎng)絡寫作平臺相比較,WIKI又表現(xiàn)出了其特有的性質[3:

  1.社群性

  WIKI具有社群性,它不同于Blog或QQ空間等寫作平臺,人們只能作為讀者或評論者存在,每個人只有擁有自己的Blog或QQ空間才能進行創(chuàng)作,它們是屬于私人的思想空間,強調的是個性,而WIKI這一平臺所強調的是人人都是作家,人人都有參與寫作的權利。WIKI空間是社群中的人所共有的,并一起努力協(xié)作建設的。

  2.組織性

  WIKI知識在形成過程中,更注重內容的結構化和組織性,不同于Blog或QQ空間一類平臺的信息分類方式(按時間、屬性分類),WIKI系統(tǒng)會將存在的重復頁面進行匯聚,并同時改變鏈接結構,使WIKI中的信息能夠圍繞一個主題不斷地完善。

  3.協(xié)作性

  WIKI作為一個具有社群性的網(wǎng)絡寫作平臺,它所要面對的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個人思想的記錄,而是集體思想的共同結晶。這就要求同為讀者和作者的WIKI成員能在瀏覽、完善頁面的同時實現(xiàn)積極的協(xié)作創(chuàng)作,保證WIKI知識的有效性,使WIKI中的內容不斷地得到豐富和加強。

  4.開放性

  在WIKI平臺中,社群成員可以任意創(chuàng)建、修改、刪除頁面,訪問者可以隨時觀察到系統(tǒng)內頁面的變動情況。而在Blog或其他平臺中,只有這一平臺的擁有者才擁有這樣的權利,而且訪問者只能作為讀者或評價者且看到的也只能是修改結果,而不能觀察到整個創(chuàng)作的過程。

  5.動態(tài)性

  與其他網(wǎng)絡寫作平臺相比,WIKI具備信息的動態(tài)性!绊撁鏆v史”的功能使WIKI能夠對每一個創(chuàng)作版本進行記錄,讀者擁有選擇任意版本進行閱讀的權利。同時,一旦有人對條目進行惡意地修改或刪除,管理人員或讀者都可以將其恢復成原來的版本。而在其他寫作平臺中只要一不小心就可能刪除很重要的信息,并且無法得到恢復。

  三、WIKI與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的互補性探討

  WIKI作為一種協(xié)作性寫作平臺,其自身所具備的特點與語文寫作教學中出現(xiàn)的種種不足有著有效的互補性。而WIKI針對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所進行的網(wǎng)絡教學應用研究,只是一次WIKI在整個教學應用領域的實驗性研究。它們的互補性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對寫作缺乏興趣是因為寫作一直以來被認為是一種個體行為。傳統(tǒng)的“練一改一評”的課堂寫作教學,抑止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通過WIKI平臺,學生可以自由地對文本進行修改和再創(chuàng)作,也可以相互評論發(fā)表各自的看法,這種積極的交互過程,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協(xié)作興趣和表現(xiàn)欲望。

  2.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學生寫作缺乏創(chuàng)新能力,而WIKI為學生提供了任意改動創(chuàng)新的空間,學生在協(xié)作性學習的過程中,會產生思想的碰撞,從而能達到文章立意上的創(chuàng)新。同時,這種協(xié)作的方式也能夠有效地解決學生寫作結構模式化問題,WIKI可以任意修改評論和匿名的特性,可以使學生任意修改創(chuàng)造,突破文體結構束縛。

  3.可以有效地彌補學生的知識不足學生知識量不足、閱讀量少,而在WIKI平臺上,教師和學生可以任意新建各自感興趣的詞條,在大家不斷創(chuàng)建和修改的過程中,擴大知識面,激發(fā)學生獲取知識的內在動力。同時,WIKI也是一種基于網(wǎng)絡的學習模式,網(wǎng)絡信息的海量性,信息形式的多樣性,也可以從一個側面增加學生的知識量和閱讀量。

  4.可以有效地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高中學生接觸社會生活的機會比較少,生活經驗不可能非常豐富,而通過WIKI的交流,積沙成塔,使學生分享生活的點滴。這樣不僅可以積累生活經驗,還可以進行一定程度的情感教育,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同時,計算機多媒體的應用使寫作不再拘泥于文字表達,還可以通過圖片、視頻等直觀的形式來增加學生的閱歷。

  5.可以有效地改善單一的講評模式突破傳統(tǒng)的單一批改講評教學模式。通過WIKI平臺,教師首先可以以匿名身份出現(xiàn),這時候教師與學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師在對學生的修改和評價中完全可以做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以及不挫傷他們的創(chuàng)作熱情,同時,在不知不覺中引導學生完成寫作,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其次,學生之間也可以通過實時異步的互評方式,達到相互引導和激發(fā)思維的效果。

  四、實驗案例

  為了驗證WIKI與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的互補性,我們于2006年5月11日下午2時至3時40分,針對溫州第二中學(黃龍校區(qū))高一(2)班開設了歷時兩節(jié)的說明文寫作課,課程由該班任課老師張寶和我一起完成。我們的設計主題為:讓學生通過WIKI平臺完成說明文的排序學習,并發(fā)揮學生小組的協(xié)作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來給這段排完序的段落加上開頭和結尾。首先,在教師講解相關課程內容后,讓學生對給定的9個句子進行排序并給出一個標題,圍繞這個標題的中心意思,給這篇文章加開頭和結尾。同時,教師觀察學生的協(xié)作過程,進行實時的疑難解答,包括對教學內容、操作技術等多方面的解答。其次,教師根據(jù)教學目的及說明文的特色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囊龑Ы虒W,并分別以教師與學生的身份交替給予學生以引導和評價。再其次,教師在課后對WIKI平臺上的學生文章進行總結歸納,制作反饋意見表發(fā)給學生,以提高學生的集體責任感和競爭意識,然后布置學生周末課外作業(yè)。最后,將學生最終完成的習作整理打印成稿,加上教師評語和成績,給予學生反饋。[4]通過這次實驗,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我們的假設,但由于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仍需在今后的研究中繼續(xù)努力,以期不斷完善。

  五、結論與意義

  通過這次的實踐研究,我們認為,WIKI具備了幫助學生全方位提高寫作能力的各個要素,但是因為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過程,同時由于實驗時間和條件限制,我們并不能在這個實驗中準確地測量出WIKI對寫作能力提高的助益。但是,WIKI作為一個共創(chuàng)性的平臺,其自身特點是適合用于寫作或創(chuàng)作的。通過全方位的實驗分析和各方面能力的對比,可以得出這次教學實驗的結果是令人滿意的。

  而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已經成為必然,而語文作為高中教學的核心科目也必然會遵循這一趨勢,以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而此次研究只是針對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的一次研究,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發(fā)展,將會不斷地出現(xiàn)如WIKI—樣的新興技術,如何探求兩者的互補性并加以利用將成為今后語文教學研究的一個趨勢。所以,如何更大限度地實現(xiàn)技術特性與學科特征的整合將成為我們今后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W(wǎng)IKI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學生論文寫作中的選題12-27

論文寫作中如何正確選題01-17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03-31

高中語文論文03-12

高職學生畢業(yè)論文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09-25

企業(yè)投融資管理中管理會計的應用研究論文02-23

論文寫作要求09-26

教育論文寫作09-26

論文寫作的要求09-26

科技論文寫作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