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舞蹈表演湯陰跑帷子
湯陰跑帷子是活躍在豫北區(qū)域的一種古老舞蹈表演,具有古代戰(zhàn)爭和民間祭祀活動的雙重特點,幃子舞從古代戰(zhàn)爭中演變而來,與其他舞蹈相比,它的舞步、陣式、道具、配樂等都別具一格,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歷史價值。
湯陰歷史悠久,民風淳厚,繁衍出諸多民間藝術奇葩,跑帷子就是活躍在豫北區(qū)域的一種古老舞蹈。湯陰跑帷子又稱經(jīng)緯舞,俗稱跑帷子。由于跑帷子使用的道具名叫“帷子”,是在一根兩米多長的木桿上扎“帷帽”,周圍掛五彩繽紛的彩帶及銅鈴,實際上帷子象征的是一種招魂幡,表演者持帷子跑各種陣圖,故名“跑帷子”。跑帷子作為豫北三絕之一,在方圓數(shù)百里享有盛譽。
關于跑帷子的傳說
一、有說武王伐紂滅了趙公明,云霄,瓊霄、碧霄三姐妹誓為哥哥報仇,在湯陰支村附近四十五里廣潤陂操練兵馬,計擺黃河陣。雖然報仇未果而喪命,但她們的英雄壯舉感動了落難士兵,感動了當?shù)厝罕,于是紛紛舉起當?shù)厥a(chǎn)的蘆葦,列隊演練黃河陣、八字陣、忠字陣、孝字陣、義字陣等陣式,在村里修建了“三霞宮”(人稱三老奶廟),以紀念三姐妹。每年農(nóng)歷二月初十廟會,用跑帷子祭祀她們的神靈。
二、有說春秋時期,齊桓公娶衛(wèi)女為妾。衛(wèi)女聰明善良,隨軍作戰(zhàn),侍奉帳前,深得桓公喜愛。她愛兵惜將,視如兄弟,深得兵士愛戴。后來她積勞成疾,病逝在湯陰西隆化村。悲痛欲絕的將士們,擂起戰(zhàn)鼓,挑起衣衫,鎧甲做幡,招魂盟誓,紀念衛(wèi)女。聲勢浩大,威震軍營。久而久之演繹成一種古老而獨特的大型民間舞蹈,不僅壯軍威鼓士氣,而且具有娛樂觀賞性。
跑帷子的表演形式
跑帷子規(guī)模宏大,場景壯觀,內(nèi)容豐富,形式完美,在民間舞蹈中實屬罕見。演出伊始,在一陣震耳欲聾的土炮聲中,兩名衙皂打扮的'開道者手提大篩鑼鳴鑼開道,伴著洪亮而渾厚的鑼聲,跑帷子活動便拉開了序幕。此后,兩名身跨駿馬手揮令旗的“報馬”往來奔馳,開拓場地。接著樂聲四起,鑼鼓笙笛合奏出節(jié)律鏗鏘的民間樂曲,或高亢激昂,或悠揚婉轉。那吹吹打打、熱熱鬧鬧的樂曲烘托出了跑帷子特定的藝術氛圍,給人以先聲奪人之感。
這時,兩名手持龍頭的帷子頭帶領由彩旗手和鼓手組成的樂隊,在低沉、渾厚的打擊樂中依次進場,分列兩旁,伴隨著樂曲節(jié)奏的變換,鼓手們跳起了粗獷歡快、熱情奔放的民間舞蹈,那優(yōu)美動人的舞姿,構成了一幅幅淳樸又美麗的民族風俗畫。
鼓樂隊舞蹈結束后分列兩旁,繼續(xù)擊奏歡快奮進的樂曲。伴著鑼鼓鏗鏘的節(jié)奏,一支由 72 名身披各色彩緞、手擎五彩繽紛的帷子的青年組成的龐大舞隊在帷子頭的帶領下分兩隊如二龍出水般奔騰著進入場地,然后分三組輪番舞蹈,依照陣圖排列成各種陣勢和圖案。每次舞蹈時,帷子手們踏著鼓點屈膝、微蹲作小步跑,富有節(jié)奏感地來回奔跑,每跑一步,帷子上的彩帶銅鈴就顫動一下,發(fā)出嘩嘩的響聲。陽光之下銀光閃爍,彩帶翻飛,舞影婆娑,其景象之美麗、場面之壯觀,令人嘆為觀止。
湯陰跑帷子不僅具有較高的歷史、軍事和民俗價值,而且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1987年,跑帷子被載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國家卷,2006年被攝入中央電視臺拍攝的《千年古縣.湯陰》文獻片,曾多次代表河南文化參加重大節(jié)日和商貿(mào)慶典活動演出,獲得了國家級、省級和市級的多種獎項。2006年和2008年,跑帷子分別被列入省級、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古老舞蹈表演湯陰跑帷子】相關文章:
過年的古老傳說03-21
世界古老經(jīng)典情話欣賞12-07
古老戲曲河北梆子02-07
古老戲種提線木偶12-06
世界古老經(jīng)典的情話欣賞11-28
印度古老節(jié)日胡里節(jié)12-06
古老宗教節(jié)日牧神節(jié)02-02
清明節(jié)的古老習俗匯總11-04
七夕的古老傳說介紹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