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資調整2016
【導語】最低工資的制定反映了監(jiān)管機構對勞動者權益的保護。在國外,最低工資是政府對勞動市場的正當干預。
地方新一輪最低工資上調開始 最高地區(qū)漲27%
“拿到手的就1000多,如果還要交房租,吃飯都成問題。”12月8日,一位剛畢業(yè)在哈爾濱工作的大學生說。據她介紹,其每月底薪只有2000元,目前還在見習期,約半年時間。而整個哈爾濱月薪低于2500元的情況,非常普遍。
不過,地方新一輪最低工資上調已經開始。其中,黑龍江已經在今年10月1日將最低工資第一檔從每月1160元,提高到1480元,提高27.5%。安徽、浙江也在11月提高了當地最低工資,第一檔分別達到了1520元、1860元。重慶社保部門最近也發(fā)出通知,決定2016年1月1日起上調最低工資,第一檔從1250元提高到1500元,漲幅達到20%。此前像貴州等地已經將今年的最低工資第一檔調到了1600元,漲幅達28%。
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兼薪酬專業(yè)委員會會長蘇海南指出,一般最低工資應為社會平均工資的40%-60%,很多地方還沒達到這個水平,由于勞動力總量每年都在下降,整體用工供不應求,因此最低工資仍存在持續(xù)上調的可能。
不過由于整體經濟放慢,各地最低工資上調幅度仍需要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而定。蘇海南表示,“有的地方一下子調的'幅度大,是因為過去很低。所以下一步各地調整還是要適度。”
今年26省份已調整最低工資
根據重慶社保部門的消息,該市從2016年1月1日起,最低工資的兩檔分別提高到每月1500元、1400元,相比2014年1月1日的水平,分別提高了250元,漲幅分別達到20%、21.7%。
根據記者的整理,2015年已經有26個省市自治區(qū)調整了最低工資。今年9月以來宣布調整的省份有九個。
其中,吉林省調整后最低工資第一檔為1480元/月,第二、三檔分別為1380元/月、1280元/月,漲幅分別為12.1%、13.1%、14.3%。
2012-2014年全國分別有25、27、19個省份調整了最低工資。2015年還未宣布調整的只剩下河北、遼寧、江蘇、青海。遼寧的上一次調整已是2013年7月1日。青海、遼寧、河北則分別在2014年5月1日、7月1日、12月1日調整過。
不過,江蘇人社部門已經釋放了下半年適時適度調整最低工資標準的消息。今年調整最低工資省份數量有望達到27個或以上。
武漢大學經濟發(fā)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簡新華認為,加快上調最低工資很有必要。中國經濟總量超過10萬億后,可以對社保多注入資金,確保居民有錢敢花,這樣可以增加消費對經濟的貢獻。最低工資上調時,其他的改革也要跟上。“要改變收入分配不均的情況,除了提高最低工資外,也要進行個稅改革。”簡新華說。
梳理發(fā)現(xiàn),近些年來,隨著最低工資調整節(jié)奏加快,西部一些地方的最低工資標準,甚至超過了東部省份。
比如貴州、云南分別于今年10月1日、9月1日調整最低工資標準,第一檔最低工資是每月1600元、1570元,內蒙古、新疆7月1日調整后的最低工資第一檔分別是1620元、1670元,都超過了福建8月1日調整后最低工資的第一檔1500元/月的水平。
而山東今年3月1日調整后最低工資第一檔也只有1600元/月,不如內蒙古、新疆。甚至也不如山西今年5月1日調整后的第一檔1620元/月的水平。
蘇海南認為,在發(fā)達地區(qū),居民一般都在高端行業(yè),月薪大大超出最低工資水平。但是在很多邊遠地區(qū),職業(yè)分層不明,中低端收入人群較大,其實際工資超出最低工資不是太多,因此邊遠地區(qū)最低工資標準發(fā)揮的作用較大。
新常態(tài)下應小步走
隨著整個經濟從高速增長步入到中高速,未來居民收入增速快速增長的勢頭可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不過各地社會最低工資向上調整的勢頭仍會持續(xù)。
武漢勞動力市場高級職業(yè)指導師李永洪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最低工資調整,是根據物價水平、用工狀況等綜合因素決定的。
2015年9月1日起調整后武漢中心城區(qū)的最低工資標準是1550元,比去年上漲約20%。
大幅上調的主要原因是用工缺口仍很大,像富士康、聯(lián)想、海爾、美的都提供了3萬多工作崗位,在用工缺口大時,武漢要以相對比周邊地區(qū)高的最低工資吸引到好的員工。
根據了解,今年調整后武漢最低工資是每月1550元,比南昌的每月1530元,成都、重慶的1500元、西安的1480元要高。
調研也顯示,武漢居民對于工資上升期望也很大,比如一般普工希望月收入在2500-3000元左右。所以目前武漢的最低工資仍與實際政策目標和居民需求有距離。
但是最低工資調整也需要考慮企業(yè)的承受能力。李永洪建議,“最低工資調整應該采取小步快走的方式比較好。”
蘇海南認為,未來隨著中國經濟放緩,盡管最低工資還會上調,但是上調的幅度應該適度。
此前數據顯示,2011年-2014年各省最低工資平均漲幅分別是22%、20.2%、17%、14.1%,整體呈現(xiàn)放緩的態(tài)勢。
記者了解到,如果按照城鎮(zhèn)單位平均工資來看,很多地方最低工資正在接近城鎮(zhèn)單位平均工資40%的水平。2015年調整后新疆最低工資第一檔是1670元。這表明新疆最低工資第一檔正在接近社會平均工資的40%。類似的還有貴州、浙江、湖南、湖北、寧夏、山東等地。
不過發(fā)達的一線城市比如北上廣深等,其最低工資水平距離全社會平均工資水平的40%仍有差距。主要原因是發(fā)達城市的城鎮(zhèn)單位平均工資較高,即使計入個體工商戶等后全社會平均工資也大幅高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最新
陜西等28地上調最低工資 小時最低工資標準14.8元
進入2015年以來,全國已有28個地區(qū)宣布上調最低工資標準。
進入12月以來,吉林、寧夏、重慶等地相繼宣布上調最低工資標準。據中新網記者不完全統(tǒng)計,2015年以來,全國至少已有28個地區(qū)上調最低工資標準,上調的地區(qū)數量已大大超過去年。
28地區(qū)上調最低工資標準
進入12月以來,吉林、寧夏、重慶等地宣布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其中,吉林第一檔地區(qū)最低工資標準由1320元/月調整為1480元/月;寧夏一類區(qū)最低工資標準由1300元/月調整為1480元/月;重慶第一檔地區(qū)最低工資標準由1250元/月調整為1500元/月。
隨著上述三個地區(qū)最低工資標準的上調,據中新網記者不完全統(tǒng)計,進入2015年以來,全國已有上海、深圳、北京等28個地區(qū)宣布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僅剩下遼寧、河北、青海、江蘇4地未進行調整。
調整之后,深圳、上海兩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分別為2030元、2020元,最低工資標準超過2000元大關。而小時最低工資標準最高的依然是北京,達到18.7元。
上調地區(qū)數量遠超去年
中新網記者注意到,雖然今年以來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但上調最低工資標準的地區(qū)卻大幅增加,其數量已經遠超去年全年。人社部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共有19個地區(qū)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此前對中新網記者表示,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不減的情況下,上調最低工資標準的地區(qū)反而增加,表明各地更加注重居民收入等民生指標。
“收入是民生之源,上調最低工資標準有利于提高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一定程度上促進內需和消費。” 趙錫軍表示。
遼寧超兩年仍未調整
根據《最低工資規(guī)定》,各地區(qū)的最低工資標準每兩年至少要調整一次。記者注意到,在還未宣布調整的遼寧、河北、青海、江蘇4地中,遼寧最低工資標準已兩年多未調整。
人社部數據顯示,遼寧上一次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在2013年7月1日,最高檔月最低工資標準為1300元。
河北上一次調整最低工資標準是在2014年12月1日,青海上一次調整是在2014年5月1日,江蘇上一次調整是在2014年11月1日。需要指出的是,今年江蘇曾表示下半年將適時適度調整最低工資標準。
【最低工資調整2016】相關文章:
蕪湖最低工資標準調整03-20
2017最低工資調整規(guī)定有哪些11-25
關于最低工資調整問題的個人分析04-22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方案03-20
上海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公布03-19
福州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年03-17
2017南京最低工資標準調整07-12
山東2017最低工資標準調整07-12
2017廈門最低工資標準調整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