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土木實習報告范文
一段難忘的實習生活結束了,相信你積累了不少實習心得,這個時候該寫一份實習報告了吧。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喔!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土木實習報告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土木實習報告1
一、實習目的
1、通過學習,對般工業(yè)與民用建筑施工前的準備工作、整個施工過程和監(jiān)理的基本知識體系有較清晰的了解。
2、理論聯(lián)系實際,鞏固和深入理解已學的理論知識(如測量、建筑材料、建筑制圖、建筑結構、建筑施工等),并為后續(xù)課程的學習積累感性知識。
3、通過親身參加施工實踐,培養(yǎng)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獨立工作能力,為將來參加工作打下基礎
4、通過工作和勞動,了解房屋施工的基本生產工藝過程(樁基礎工程、鋼筋工程,混凝土工程,裝飾工程等)中的生產技術技術規(guī)范和監(jiān)理細則。
5、與工人和基層生產干部密切接觸,學習他們的優(yōu)秀品質和先進事跡。
二、實習單位及崗位介紹
我所到的是單位是福建筑恒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的一個項目部,實習崗位是土建專業(yè)施工員。
三、實習主要內容
首先,通過半個月的實習,通過實踐,使我學到了很多實踐知識。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通過旁站,使我近距離的觀察了整個房屋的建造過程,學到了很多很適用的具體的施工知識,這些知識往往是我在學校很少接觸,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礎的知識。在實習期間,我接觸最多的就是鋼筋了,梁、板、柱子、剪力墻全都是現(xiàn)澆的,其中鋼筋布置當然是最為重要的了,因此檢驗鋼筋是特別重要的工作。以下是我對鋼筋綁扎的一些見解分別是:鋼筋綁扎的相關規(guī)定;基礎底板及基礎梁鋼筋;墻筋綁扎;板箍筋綁扎。
。ㄒ唬╀摻罱壴南嚓P規(guī)定:
1、綁扎接頭的鋼筋面積在受壓區(qū)不得超過50%,在受拉區(qū)不得超過25%;
2、同一縱向受力鋼筋不宜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接頭,接頭末端至鋼筋起彎點處的距離不得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也不宜位于構件最大彎矩處;
3、設計無規(guī)定時:在受拉區(qū)域級鋼筋綁扎接頭的末端應做彎鉤,、級鋼筋可不做彎鉤;在受壓區(qū)域內,級鋼筋亦可不做彎鉤;
4、直徑等于和小于12mm的受壓級鋼筋末端,以及軸心受壓構件中,任意直徑的受壓鋼筋末端可不做彎鉤,但搭接長度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35倍;
5、鋼筋搭接處,應在中心和兩端用鐵絲扎牢;
6、綁扎接頭的搭接長度應符合規(guī)范規(guī)定的最小搭接長度;
(二)基礎底板及基礎梁鋼筋:
1、按彈出的鋼筋位置線,先鋪底板下層鋼筋。根據(jù)底板受力情況,決定下層鋼筋哪個方向鋼筋在下面,一般情況下先鋪短向鋼筋,再鋪長向鋼筋。
2、擺放底板混凝土保護層用砂漿墊塊,墊塊厚度等于保護層厚度,按每1m左右距離可縮小,甚至砂漿墊塊可改用鐵塊代替。
3、底板如有基礎梁,可分段綁扎成型,然后安裝就位,或根據(jù)梁位置線就地綁扎成型。
4、底板鋼筋如有綁扎接頭時,鋼筋搭接長度及搭接位置應符合施工規(guī)范要求,鋼筋搭接處應用鐵絲在中心及兩端扎牢。如采用焊接接頭,除應按焊接規(guī)程規(guī)定抽取試樣外,接頭位置也應符合施工規(guī)范的規(guī)定。
5、根據(jù)彈好的墻、柱位置線,將墻、柱伸入基礎的插筋綁扎牢固,插入基礎深度要符合設計要求,甩出長度不宜過長,其上端應采取措施保證甩筋垂直,不歪斜、傾倒、變位。
(三)墻筋綁扎:
1、在底板混凝土上彈出墻身及門窗洞口位置線,再次校正預埋插筋,如有位移時,按洽商規(guī)定認真處理。墻模板宜采用“跳間支模”,以利于鋼筋施工。
2、先綁2~4根豎筋,并畫好橫筋分檔標志,然后在下部及齊胸處綁兩根橫筋定位,并畫好豎筋分檔標志。一般情況橫筋在外,豎筋在里,所以先綁豎筋后綁橫筋。橫豎筋的間距及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
3、所有鋼筋交叉點應逐點綁扎,其搭接長度及位置要符合設計圖紙及施工規(guī)范的要求。
4、為保證門窗洞口標高位置正確,在洞口豎筋上劃出標高線。門窗洞口要按設計要求綁扎過梁鋼筋,錨入墻內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
5、各連接點的抗震構造鋼筋及錨固長度,均應按設計要求進行綁扎。如首層柱的縱向受力鋼筋伸入地下室墻體深度;墻端部、內外墻交接處受力鋼筋錨固長度等,綁扎時應注意。
6、配合其他工種安裝預埋管件、預留洞口等,其位置,標高均應符合設計要求。
。ㄋ模┌邃摻罱壴
1、清理模板上面的雜物,用粉筆在模板上劃好主筋,分布筋間距。
2、按劃好的間距,先擺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預埋件、電線管、預留孔等及時配合安裝。雙向受力板,短方向鋼筋在下,長方向鋼筋在上。
3、在現(xiàn)澆板中有板帶梁時,應先綁板帶梁鋼筋,再擺放板鋼筋。
4、在鋼筋的下面墊好砂漿墊塊,間距1。5m。墊塊的厚度等于保護層厚度,應滿足設計要求,如設計無要求時,板的保護層厚度應為15,鋼筋搭接長度與搭接位置的.要求與前面所述梁相同。
四、總結與體會
通過此次的實習,我有所感觸,主要從幾個方面講:“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第一次,親身感受到土木工程是一門大學問,有很多很多的知識。深感自己從理論到實踐還有一段路要走:在我第一天站在建筑物的施工現(xiàn)場,我從書本上學到的很多的知識不能和實踐相結合。以后,我要多加努力,要學真本事,能把課本上的東西運用到實際中去,并有所創(chuàng)新,才能算是真正學會了,才是真正的本事。要想學好,先要“三勤”:在許多工地,工地技術人員等給我們最多、最寶貴經驗就是“三勤”,勤看、勤問、勤思。對各工地、工程,要多留心看,施工技術、施工方法、施工管理等要多留心看,另外,就是對于專業(yè)書籍等要多看;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和不太清楚的地方要多問,問技術人員,問工人師傅,總之,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問題解決好,搞清楚;對于任何問題、任何方法等,都要經過自己的認真思考,不要把問題留給別人去解決,不要簡單的照搬別人的方法,思考是進步的捷徑。學真本事,有自己的一技之長:這次老師和工地技術人員,讓我記憶最深的話就是“學真本事,有自己的一技之長”。不要死鉆課本,但也不要脫離課本,聯(lián)系實際,要把本事真正學到手,學過的就要能用的上,能在將來的崗位上,施展自己的本領。要有自己的特長,用工人師傅的一句話就是“一招先吃遍天”,要有自己的奪人之處,才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搞工程要能吃苦,要有耐力:一個連陽光都見不得的人,會有什么作為呢?一個一遇到困難,就退縮的人更不會有什么作為。這次實習我的又一收獲,就是自己的毅力,又得到了一定的鍛煉,為將來更好的走上工作崗位,準備了一份適應力。
總的來說很高興能夠有機會參加實習。讓我學到了很多的知識。對此次實習感到很滿意。以上內容為我在實習中所學所感。報告到此結束,謝謝!
土木實習報告2
一、引言
工程地質學是研究工程活動與地質環(huán)境相互租用的一門學科,它把地質學應用于工程實踐,通過工程地質調查與理論性綜合研究,對工程所在地區(qū)的工程地質條件進行評價。由此可見工程地質學的實習是至關重要的,大的工業(yè)需要的礦產資源、農業(yè)所必須的礦物材料、國民經濟先行官的交通運輸研究。需要地質工作者去調查研究,使我們更加合理的去運用資源。
二、實習目的
通過野外實習了解大自然,認識大自然,將基礎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相結合。是工程地質實習的目的所在。
三、實習地區(qū)情況簡介
土木工程地質的實習基地位于土默特左旗萬家溝地區(qū)。該路線對于山區(qū)公路頗具代表性,諸如路線勘測、過嶺高度選擇、橋、涵、隧道的定位、路塹及邊坡的開挖等。萬家溝地區(qū)的基本地質情況簡介如下:
1)自然地理概況如下:太古界、魏家窯子群石英片巖組、元古界、馬家店群大理巖組、中生界、侏羅紀大青山組、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界
2)區(qū)域地質構造:萬家溝測區(qū)內廣泛出露的是一整套前震旦紀的變質巖系。由于構造應力作用的結果,巖石的變質程度大、節(jié)理發(fā)育、巖層陡立,多數(shù)近于直立。其構造極為復雜,斷裂十分多。
3)區(qū)域地質簡史:該地區(qū)長期處于上升狀態(tài),自太古代接受魏家窯子群沉積后,地殼上升而使沉積間斷并伴隨著有構造運動,造成魏家窯子群石英片巖組與馬家窯店群大理石組角度不整合接觸,新時代時期,萬家溝地區(qū)出現(xiàn)了三級階地,四級在第四紀地質歷史時期中處于持續(xù)的間歇性的上升,由此形成了多級階地。
4)區(qū)域地貌形態(tài)、類型:
1、山嶺地貌,構造剝蝕低山區(qū)
2、構造侵蝕峽谷地形
3、河流侵蝕堆積階地
4、河漫灘及山前沖洪積平原。
5)區(qū)域水文地質條件:由于長期的構造運動的變動的影響,加上強烈的物理風化作用,形成了以裂隙水為主,其次為風化裂隙水,均以下降泉的形式向河流下泄,個別的地段也有以上升泉的形式出現(xiàn)。
四、實習內容的記錄
時間:20xx年6月11日
路線一:基地(舊水委會)——廟溝——返回
(一)觀測點
、俚貙樱嘿_紀系大青山組、馬家店群大理巖組,變質巖,變晶結構,塊狀構造,風化程度為微風化或中等分化。
②斷層的發(fā)育程度:沒有發(fā)育完成
③斷層的產狀就由斷層面的產狀確定
、芴幚矸绞剑旱乇砬宄蝈^固
⑤主斷層的產狀三要素:走向80度傾向167度傾角50度
。ǘ┯^測點
①地層:侏羅紀大青山組中生代侏羅紀大青山組
、趲r性:沉積巖系,包括礫巖,砂巖,頁巖
、埏L化程度:中等風化
、芨鶕(jù)傾角判斷其影響范圍
、蓠R家店群大理巖組與侏羅紀大理巖組呈角度不整合接觸
、尥ㄟ^沉積巖的接觸關系可以判斷沉積巖的相對地質年代單位
⑦產狀的三要素:走向101度傾向14度傾角65度
。ㄈ┯^測點
、賻r性:沉積巖系;砂巖、頁巖;有凹陷,風化程度:中等風化
、谟乙頌槿斯ぶ卫磉吰拢笠砣斯ぬ烊贿吰
、厶幚矸绞剑喊胩畎胪,邊坡的傾角小于巖層的傾角基本穩(wěn)定
④同樣一條路線,選在左翼,占地面積小,防護量低,穩(wěn)定性好,對環(huán)境影響小,但一次性的投入較大,路線選在右翼則與上相反。
。ㄋ模┯^測點
觀察斷層的發(fā)育
、俑鶕(jù)斷層面上的擦痕來判斷斷層的存在
②擦痕:巖體的移動后所留下的痕跡,從擦痕的大小可以判斷這個巖體的滑動方向為向下運動;下盤向上運動,上盤相對向下運動,則該巖體所處的段刺猬正斷層。
。ㄎ澹┯^測點
細砂巖的性質
、倌z結鉤:鐵質
、陬伾喊导t色
、蹘r性:含卵石
、茱L化程度:弱風化或中等風化
⑤構造:裂隙的分布與發(fā)育,裂隙只破壞巖體的強度,沒有破壞巖體的連續(xù)性
、薮颂帋r體的裂隙屬于張裂隙的范疇
(六)觀測點:成因類型
1、類型,此處山體的土層的產狀風不如下:
、偕巾敚簹埛e層、礫的磨圓度為棱角狀、無層理、無極配
、谏侥_:坡積層、礫的磨圓度為棱角狀、微具斜層理、基本無極配或級配較差
、勰_下的土層:洪積層、具層理,但層理雜亂、礫的磨圓度為圓狀
2、坡面巖石:孤巖,抗風化能力強、具有不均勻沉降的現(xiàn)象
時間:2012年6月12日路線二:沿左岸——萬家溝水庫壩址——沿右岸——返回
(一)觀測點:
區(qū)域構造簡史
由于構造運動的發(fā)生,巖體在整個方向發(fā)生了倒轉的現(xiàn)象,如圖所示;有魏家窯子群與中生界侏羅紀大青山組呈角度不整合接觸。曾有地殼上升并沉積,間斷造成魏家窯子群與中生界侏羅紀大青山組之間的角度不整合接觸。此后越過了漫長的古生代直到中生代侏羅紀晚期地殼沉降接受沉積形成了大青山組。
。ǘ┯^測點
斷層的產狀:
。、太古界魏家窯子群的石英板巖組、石英片巖組;◢弾r的巖脈很清晰,緊挨著的是一個斷層,風化程度較低,并且是一個剛剛發(fā)育的斷層
2、相對的新老關系:
、贁鄬邮亲钔硇纬傻
、跀鄬赢a狀的測量
【關于土木實習報告范文】相關文章:
關于土木實習報告范文集錦8篇04-11
關于土木實習報告范文匯總八篇04-11
關于土木實習報告范文匯編九篇04-03
關于土木實習報告范文匯總7篇04-02
關于土木實習報告范文集合八篇03-30
關于土木實習報告范文集合6篇03-11
關于土木實習報告范文集錦五篇03-05
關于土木實習報告范文集錦5篇02-27
關于土木實習報告范文匯編6篇02-20
土木見習實習報告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