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呼蘭河傳讀書心得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么要如何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呼蘭河傳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1
《呼蘭河傳》這本書故事情節(jié)很普通,主要講了發(fā)生在鄉(xiāng)下的事情,發(fā)生在呼蘭河這個小鎮(zhèn)上的有趣事情,大概人物有:作者、祖父、團圓媳婦、有二爺、馮歪嘴子和老廚子,我記憶最深刻的是這個故事:作者喜歡吃,有一次,一戶人家的一頭小豬亂跑掉進井里了,大伙把小豬抬上來的時侯,小豬已經死了,祖父立即拿了錢,買了這頭小豬,回家以后,祖父把小豬貼了泥,放到了坑灶上燒過了一會兒,便可以吃。有一次,一只鴨子又掉井了,因為鴨子比豬更好吃,所以作者要把鴨子趕井里去,被作者的祖父給看見并阻止了。
這個故事就透露了作者天真無邪的心和熱愛鄉(xiāng)村生活,思念鄉(xiāng)村生活,也告訴了我們作者小時侯發(fā)生在呼蘭河鎮(zhèn)上的有趣故事,這本書比較獨特,它雖寫了人物,但沒有主角,茅盾曾這樣評價它的藝術成就“它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比珪财哒赂髯远加刑攸c,但是又是一個整體。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2
童年,在我們的眼中,它充滿了歡樂,充滿了幸福,所以人們常說,童年是一生中最令人難忘的日子?墒牵緯淖髡呤捈t的童年,好像并沒有那么的快樂。
她的童年是寂寞的,年年都要種小黃瓜、大倭瓜,可是,每逢春秋時節(jié),蝴蝶、螞蟻和蜻蜓都會爭先恐后來光顧。她家的后花園堆滿了破舊的東西;黑暗而塵封的后房,是她消遣的地方。慈祥而又有童心的老祖父,是她唯一的伴侶和朋友。她每天聽著老祖父念唐詩,每天緾著老祖父講那些已經聽厭了的故事,或者看看那左鄰右舍的千年如一日的刻板生活。她的童年是不幸的,當時社會重男輕女,而蕭紅卻是女孩子,所以她的爸爸對她十分冷淡,媽媽又經常打罵她,祖母更是對她不好,在她五六歲時,就拿針刺她……
再來看看我們現(xiàn)在的童年,每天不是看電視,就是打電腦,不是吃零食,就是看漫畫,我們個個都是爸爸媽媽的寶貝,爺爺奶奶的寵兒,有一大群好伙伴,比起書中的孩子們,我們的生活豐富得多?墒,我們并不懂得珍惜這一美好的時光,反而動不動就對家人發(fā)脾氣,甚至對家人動粗,我們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呀!
我們應該好好珍惜自己現(xiàn)在擁有的快樂、幸福的童年和生活!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3
《呼蘭河傳》是中國作家蕭紅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蕭紅以自己的童年為線索寫下了這篇文章,形象的反映出了當時社會壓迫下人民的迂腐、丑陋與冷漠。
文中第五章所刻畫的小團圓媳婦給予了我很大的震撼。
小團圓媳婦一生坎坷且悲慘。一個比現(xiàn)在的我年紀還小的女孩子,理應生長在溫室中,做一朵嬌艷的花,天真,不受世俗紛擾。而她且因家里沒錢,被許給了呼蘭河旁以趕車為生的老胡家,自此,12歲的姑娘便不再是姑娘。
沒有人想在最美的花季離開父母,小團圓媳婦受盡了婆婆非人的虐待,她也想過自己的家,想過自己的媽媽,可那有什么用呢?面對著冷漠無情的人群,面對著無知無德的婆婆,面對著炎涼的呼蘭河,她不得不選擇屈服,她的不被理解,她所受的折磨與羞辱,盡數(shù)化為了人民的樂趣,以至于小團圓媳婦最后被摧殘死亡時,人們也處在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狀態(tài)中,甚至為食到了美味而沾沾自喜。多么悲哀的人民!多么病態(tài)的社會!多么殘酷的現(xiàn)實!
小團圓媳婦是那么天真、活潑、善良的孩子,卻被無情地奪去了寶貴生命。
蕭紅的刻畫令人為之動情,蕭紅的文字句句誅心,她筆下的呼蘭河以小見了大,展現(xiàn)出了一個小型的社會,無情的揭露了當時國人的麻木與無知。
我們應為身在21世紀而慶幸!
望著街道上車水馬龍的繁華的情形,再望望置身于其中的自己,是否覺得自己只是一粒微不足道的沙子?
這本書是蕭紅在一種悲涼的氣氛下寫成的。筆調感傷,但不覺讓人感到振奮。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描繪的那幅平凡的呼蘭河城人民的凄美的生活圖景。
小城是由人民組成的,可以說“人”是這里的靈魂,但慢慢的,我們會發(fā)現(xiàn),其實每個人的失去都不會給周遭的世界帶來什么影響。太陽和月亮會按時升起,地球照樣一刻不停地轉著。
看看呼蘭河城中的人們,都只是在忙活自己的生計——染缸里的事件,豆腐房中的故事,好像只是人們嘴里用來開玩笑的“材料”。也許“材料”越多,他們的生活越有滋味。但漸漸的,“材料”也被人們丟下,各忙各的了。
也許我們會覺得呼蘭河城的人們實在毫無悲憫之情。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在我們的身邊,哪一個人又不是獨立存在的個體?是的,除了我們身邊最親近的人,每個人都是在為自己打拼,說白了,沒有人能拯救你,除了自己。
我感到了一種獨立、堅強的氣息,不論是《三體》中的宇宙觀,還是路遙先生《平凡的世界》中的宇宙觀,都讓我們深刻地感受到了宇宙的宏大與人類的渺小。所以,大踏步朝前走吧,只有將自己看的更小,才會發(fā)現(xiàn)原來世界是如此博大。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4
一個名符其實的淘氣包蕭紅的童年,都記在了這本《呼蘭河傳》里了,她帶給我們她美好的童年記憶。年僅33歲的蕭紅,她的一生實在是不幸,最美好的也就是童年了。
小的時候的她總是讓人有操不完的心,在童年生長的地方最痛愛她的只有她的祖父,她整天跟祖父在園子里奔跑、種地、搞惡作劇、來消磨時間。我讀了這本書后,懷念起了自己的童年,現(xiàn)在學習越來越不容易,我逝去的童年也逐漸隨時間忘卻。沒有時間再留念。而這本是卻奇跡般的讓我想起了我的童年,兩個童年的比較、更是兩個年代和兩個社會的比較讓我鼻子發(fā)酸。我也能體會到作者寫這本書時的悲涼。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5
暑假期間我閱讀了蕭紅寫的《呼蘭河傳》這本書,讀著讀著我不禁感慨萬千。
呼蘭河這座小城是單調刻板的,是寂寞的,是貧困的,但又不是沒有音響和色彩的。在這里沒有什么有趣的事,上午大家就討論的就是誰家的大動物掉到大泥坑里,救沒救上來。這些無聊的事在他們看來卻很有意思,大家最關心的就是跳大神,只要聽到誰家跳大神,便趕著去湊熱鬧擠得房頂上圍墻上爬滿了人那時可真稱得上是萬人空巷。上午是無聊的,但到了下午滿城的冷清寂寞中便多了一些溫馨,黃昏時刻天空出現(xiàn)了片片彩霞,那里的人們叫它“火燒云”,這時就是孩子們的天下了,有的在街上跑來跑去,有的則呆在院子里,躺在大人的腿上,看著天,不時冒出一句:“看那片云像”。漸漸的黃昏消失了,這是大街上又傳來賣豆腐人的聲音,各家買幾塊豆腐便開開心心的吃晚飯了。
而蕭紅的生活則也是寂寞的,生母早逝,繼母對她很冷淡,父親思想保守,整個家中只有年邁的祖父能給她一點安慰,春天夏天秋天小蕭紅都是在祖父的院子里度過的,那也是她最美好的時光。餓了采幾根黃瓜吃,累了躺在房檐下就睡了,一切都是自由的。到了冬天院子就被封了起來,蕭紅的生活便更加寂寞。
《呼蘭河傳》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話,一串凄婉的歌謠。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6
這本書中作者蕭紅細膩的描寫了舊時代的呼蘭河。在她的表述下,我漸漸的走進了80年前東北的一個村莊,村莊里只有灰色街道,灰色人生,灰色的社會……整個村落就像暴風雨前天空一樣,烏云蔽日,沒有一點色彩。
灰色的色彩,平靜的敘述,將我們帶入20世紀初的呼蘭河。它并不繁華,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這個在這個小村莊里,到處都是那么蕭條。
在這里,到處可見人們的無知,愚昧而引發(fā)的一場一場的災難。人們只是為了活著而活著,為了死去而死去,一個又一個的畫面,一個又一個的悲劇在這里出現(xiàn)。
在東二道街道上有個大泥坑,六七尺深,人們和家畜,無論在晴天還是在下雨,都會遭受到災難。淹死過小豬,用泥漿悶死過狗,雞和鴨也常常死在里邊。人們說拆墻的也有,說種樹的也有。卻從來沒有任何一個人想過把泥坑填平。在他們的腦海里,就是要順應社會,順應天意,人是不能違抗天命的。
同樣文中的團圓,媳婦是一個美麗可愛的姑娘。從小被賣給別人家做童養(yǎng)媳,剛來時是那樣的活潑健康,但由于婆婆的封建固執(zhí),經常會遭受到婆婆的打罵,最終被摧殘。
《呼蘭河傳》是一篇敘述詩,一副風景畫,一首凄婉歌謠。盡管作者她的童年無知,愚昧,悲涼,甚至絕望。但還是以平和的語氣描述了一切,以一顆包容的心將一些不美好的東西收包容。我們應好好珍惜現(xiàn)在擁有的幸福的生活。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7
看完了《呼蘭河傳》這本書給我留下了無限的思考。這本書的語言并不華麗,但樸素的語言,平凡的人和事同樣動人。
呼蘭河,多美的名字!卻是一個“人吃人”的小城。整部小說的思想內容圍繞著小城的風土人情,真實而生動地再現(xiàn)了當?shù)乩习傩掌椒猜浜蟮纳詈推接褂廾翢o知的精神狀態(tài)。
其中,在這本書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胡家的童養(yǎng)媳——小團圓媳婦。她是一個絕對悲劇的人物,我對她的印象就是一個天真的無辜少女,她對于婆婆的種種虐待有過反抗,但反抗的結果是更加粗暴的虐待,所以她無能為力,接著被庸醫(yī)、“云游真人”、跳大神的等不斷折磨、摧殘,最終死去了。我想,在這樣一個封建迷信的小城里,死也是一種解脫吧。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團圓媳婦被滾燙的熱水洗澡的片段。都說是小團圓媳婦有病,用熱水洗澡是為了洗掉她身上的鬼神。小團圓媳婦被婆婆當眾脫衣服扔進熱水缸里,又在她昏迷時,說她不知羞。再說村里人,小團圓媳婦像逃命似的想從熱水缸里逃出來,不但沒有一個人上前去幫忙,反而從缸里攪起熱水往她頭上澆,等她昏迷過去了,一些人偏要去救她,多么的虛偽和諷刺啊!冷漠,麻木,把別人的痛苦當作自己尋求快樂的源泉。
小團圓媳婦的悲慘遭遇,只是一個偶然,還有許多和她同樣命苦的女孩兒,她們深受封建社會的殘害,可見當時的社會是有多么的愚味,無知,落后。
呼蘭河城里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8
灰色的基調,平靜的敘述,黯淡的畫面,這就是作者筆下的小城呼蘭河,它并不繁華。在這里,到處可見由于人們的無知和腐敗而引發(fā)的一場又一場的災難。一個又一個畫面,一個一個悲劇地出現(xiàn),讓我不知道該如何去評判哪個更值得我同情,哪個更值得我痛恨……
文章的第一章所出現(xiàn)的一個鏡頭,就讓我感慨萬分:在東二道街上有六七尺深的大泥坑,人們和家畜常常會遭受到災難。人們說拆墻的有,說種樹的有,但從來沒有任何一個人想過把泥坑填平。多么愚昧的人們呀!在他們的腦海里就要順應社會,順應天意,人是不能違抗天命的,這不能不是他們的悲哀!
作者在文章中一直寫到“我家的院子是很荒涼的”,這就為里面人物的悲劇埋下了伏筆。文章中的小團圓媳婦剛來胡家的時候只有十二歲,因為長得較高,怕別人說她謊報年齡,便說是十四歲,但盡管如此,人們還說她有意隱瞞。她“黑乎乎的、笑呵呵的”,人們便說她大大咧咧,一點沒有媳婦的樣子。不久她的婆婆時常整夜整夜地打她,說是可以讓她更懂事聽話;還認為她身上有病有鬼,于是用盡了各種迷信辦法:請“云游真人”抽貼、請人來跳大神、甚至把她放在開水中煮……最終,小團圓媳婦被無辜地折磨死了。
我真正感受到情緒歡快起來是在祖父出場后。從作者——一個四五歲孩子的眼光來看這個世界,一切都陌生而新奇。年幼的“我”,整日隨祖父在后園盡情玩耍。鋤草、抓蝴蝶、吃烤鴨、缸帽遮雨……皆描寫得妙趣橫生,意興盎然。這一幕幕,作者都用詼諧幽默充滿趣的語言描繪得淋漓盡致。我竟不自覺地我拿自己的童年和作者的童年去比。在我看來,讀了《呼蘭河傳》,覺得作者的童年是美麗而又寂寞的,更感受到自己童年的快樂與幸運。
讀這本書時,愉悅伴著沉痛,隨著小主人公蕭紅的腳步,我偷窺到舊社會的腐敗與黑暗,很慶幸那只是蕭的童年。但,這是無法逃避的歷史,讓我們了解過去,了解歷史,永遠不要重蹈覆轍。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9
我們所謂的不恰當?shù)纳鐣餐瑑r值取向不僅迫使一些人死亡,而且迫使一些人開始報復社會,開始進行反社會殺戮。例如,廈門的陳水總是一個長期遭受冷漠、蔑視和無助的人,最終導致他的心臟失衡,縱火,直接導致47人死亡。
這不是在告訴我們,我們固有的價值觀有時不僅會殺死人,還會殺死一些無辜的生命。社會是一個整體。任何歧視和壓迫他人的心都可能帶來悲劇,蝴蝶效應通常會影響自己。
作為一個新時代的社會基體,我們應該學會平等對待他人,不歧視,不壓迫他人。作為一個新的社會基體,也許我們的變化會帶來一代甚至幾代觀念的更新。我們有義務讓我們的思想跟上我們的社會,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平和,走向更高的文明進程。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10
讀完小說后,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小說的主人公應該是誰。是我嗎?是祖父嗎?還是根本沒有主人公?也許這不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因為主人公可能是呼蘭河,一個人吃人的小鎮(zhèn)。當然,他也可以是這些被封建思想毒害的麻木不仁的居民。
真的不重要,因為作者向我們展示了舊中國的縮影,我們看到了;作者想揭示的是吃人社會中人們的無知,我們意識到了;作者想表達的是對祖父的懷念,我們感受到了……
蕭紅的生命很短暫。她只活到31歲。在戰(zhàn)爭中,香港帶著痛苦和恐慌離開了這個世界。也許是真正的作家蕭紅想告訴我們的是呼蘭河帶給蕭紅的。一個本應美麗的小鎮(zhèn),卻充滿了冷漠和孤獨的味道。最后,我們應該走出黑色的世界,尋找、理解和珍惜身邊難得的和諧與寧靜!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11
呼蘭河,這個灰色的世界,沒有半點色彩的世界,卻造就了民國四大才女之蕭紅,但她的童年依然是一幅美麗的山水畫。
呼蘭河,是灰暗的,街道是灰蒙蒙的,連人生似乎也染上了一層灰色。第一章中,農業(yè)校長之子不慎掉入泥坑,卻被說成龍王爺被校長藐視,而招來的“因果報應”。迷信的影響力似乎超過了學堂,不對,不是“似乎”,是遠遠超越,真是荒唐,真是灰暗。同樣是在第一章,作者用大量筆墨描寫了扎彩鋪做的.事物多么好看,多么令人震撼,刻畫了死后的“美好”,似乎比現(xiàn)實生活美好太多,點出主題活著還沒死了好,反襯活著的人的困苦與悲哀,多么痛苦的人們,多么灰暗的世界。仍在第一章,賣豆芽的王寡婦的獨子到河里淹死了,王寡婦瘋了,忘不了自己的悲哀,卻仍機械化地賣豆芽菜、吃飯睡覺,體現(xiàn)了人們麻木而卑微地活著,麻木啊,灰暗啊;奶、痛苦、麻木的呼蘭河,灰暗極了。作者對家鄉(xiāng)簡直又愛又恨,為鄉(xiāng)親悲嘆,又為無力改變而沉思。
呼蘭河,又是明朗的,正是這里充滿了蕭紅珍貴的回憶。第三章,描寫了蕭紅那美好的童年。作者重點描寫了“我”、“祖父”與“后花園”。后花園是寬廣的,美麗的。一到后花園,蕭紅便在里頭飛奔,用不盡腳上、身上所有的力量,就不停下。累了,也只是摘一個黃瓜,打一個小盹,便又跑了起來。最令人好笑的是,“祖父在地上拔草,我就給他戴花”,“紅通通的二三十朵”。一回屋,祖母一進來就看見了,她什么也沒有說,就大笑起來,父親母親也笑了起來,而“我”笑得最歡。秋雨之后,后花園便封閉了,作者改到屋中來玩。到好翻,到處跑,整天歡聲笑語,多么快樂的童年!
灰暗的世界,仍然有美好的童年。正如茅盾之言:“它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才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細品后,一言難盡……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12
蕭紅,中國近現(xiàn)代女作家,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1911年,出生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qū)一個封建地主家庭,幼年喪母。1932年,結識蕭軍。1933年,以悄吟為筆名發(fā)表第一篇小說《棄兒》。1935年,在魯迅的支持下,發(fā)表成名作《生死場》。1936年,東渡日本,創(chuàng)作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返。1940年,與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發(fā)表中篇小說《馬伯樂》、長篇小說《呼蘭河傳》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結核和惡性氣管擴張病逝于香港,年僅31歲。是與張愛玲并稱的“民國四大才女”之一。
《呼蘭河傳》便是她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這是一篇講述蕭紅兒時回憶的小說,描寫了家鄉(xiāng)呼蘭河的生動畫面和風土人情。
作者以四五歲孩童的視角,用乍看順手拈來實則犀利的筆觸看自己生活著的小社會,字里行間,美好中透著凄涼,快樂中含著悲傷,如此細膩的筆觸,不動聲色中揭露了舊中國那個吃人的社會。孩童的世界本應該是無拘無束,天真爛漫的,可是,周邊的人除了祖父是溫情有愛的之外,其余的無一不是冷漠的;家里的房子很多,租客很多,環(huán)境是嘈雜熱鬧的,可人與人之間是沒有感情的,院子那么大,唯有后園是一方樂土,是一塊草木果蔬自由生長,讓人感到快樂的避難所。
周遭的人家,所發(fā)生的人事,尤其是當盡管個頭接近成人,但年僅十二歲,本該在父母膝下無憂無慮,天真無邪,吃苦耐勞的女孩卻以團圓媳婦兒的身份出現(xiàn)的時候,悲劇便開始拉開了帷幕,本是一個健康良善的孩子,不幸生活在那個麻木的社會,愣是被吃人的封建禮教活活折磨致死,那些蜂擁而至看熱鬧,火上澆油添油加醋唯恐天下不亂的看客鄰居們,招搖撞騙的方士,殘酷無情的婆家人,所有的這些人們統(tǒng)統(tǒng)最終都充當了劊子手,含苞尚未開放的女娃娃,她的性命如同草芥一般……讓人痛心萬分,掩卷沉思,究竟是誰之錯?誰之惡?誰之罪過?
團圓媳婦兒沒有任何惡意,她淳樸善良,勤勞能干,來到未來婆婆家每日吃苦耐勞,一個女孩子卻被表面厚德實則絕情冷酷的婆婆無端痛打月余,生生把一個健康敦厚的孩子折磨得體無完膚,非人非鬼,然后被戴上鬼上身的帽子,接著展開各種驅鬼治病,實則把孩子往更深的深淵里推,讓一個好孩子夢魘中、臨死前都在叫著“回家”,然而也生生被他們理解為她的家就是這里,回家是不祥之兆,此“回家”生生被他們理解為回到陰曹地府,各種跳大神,請方士,最后積蓄散盡,家破人亡,人財兩空。一個自己受苦受難的中年婦人何苦為害一個尚未成年的女孩兒?
你說這個婆婆惡吧,她如同監(jiān)牢中酷吏對待死刑犯用的刑罰一般打著自己唯一的未來媳婦兒(童養(yǎng)媳)的時候口口聲聲說著為她好,家家都這樣虐待未過門先養(yǎng)在家里的小媳婦兒!你說她該先下地獄吧,她一個銅板不舍得誆花,吃塊豆腐都左思右量舍不得,為了換幾個錢拾豆子自己大病一場都不舍得買藥吃,這個女人分明也在受苦受難。∧阏f她摳門兒,她為了留住團圓媳婦兒,聽取周圍鄰居的所有建議,散盡家財給她看病……
到底誰病了呢?是人心,是社會,是腦子里面的重病……
呼蘭河畔的這一群人,表面看來一團和氣,遇事兒出主意想辦法,實則是麻木不仁、冷漠無情,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看客一樣尋求刺激的左鄰右舍,這一群人分明是魯迅先生筆下《祝!分恤旀(zhèn)的那一群得知祥林嫂丟了心頭肉的娃娃后一遍又一遍來揭傷疤的村里人;是《藥》里給老栓出謀劃策讓買人血饅頭來吃,幫小栓治病的茶館茶客;同樣是被吃人的封建禮教束縛和禁錮著思想,愚昧無知、受苦受難的國人,這萬惡的舊社會!!
除去揭露社會弊病外,作者寫景寫物寫事兒的語言生動活潑形象,情感樸實細膩,代入感很強,講到的開心的孩童趣事讀著讀著也不時勾起了自己兒時的美好回憶。
依稀記得也是四五歲時,盡管出生在農村,家境貧寒,爺爺奶奶養(yǎng)育了5個兒子,這一生也吃了很多苦。而我由于是家中這一茬兒的第一個孩子的緣故,并沒有體會到日子的艱難,反倒感受到了很多寵愛。
那一年冬天,我們已經和爺爺家分開單住,為了一大家子生計之用,爺爺家西屋三間房子騰出來專門用來炕小雞娃兒,開春把小雞賣出去貼補家用。而我的腦海里只留下了炕小雞的記憶,至于如何賣,誰去賣,賣給誰……卻一點印象都沒有。在炕的上面有一張很大很大的席子,上面擺滿事先在陰暗處用手電筒照著里面有一個小黑點,俗稱有格兒的雞蛋,然后封嚴門窗,一個烏漆嘛黑分不清顏色的舊棉被系在門框垂下來充當門簾,整個房間裹得嚴嚴實實的。炕下面留有火口,雞蛋放好后就需要燒火加溫,然后一直保持一個穩(wěn)定的溫度,中間不時地需要進去炕房監(jiān)測雞蛋受溫情況,到了某一天小雞仔就會一個個破殼而出,家里叔叔好幾個,根本用不到小孩子的我去干任何活計,但這件事本身就具有巨大的吸引力,雞蛋一受熱變成了一個個毛絨絨的小雞,簡直太有意思了,想想都覺得好玩,怎么能不去呢?所以沒事兒就往奶奶家西屋跑,瞅著機會就跟著大人鉆進那間炕房,東瞅瞅西看看,好奇地觀察那些等待破殼的小雞仔。
當然,有破殼兒的,就有個別破不了殼兒的,大人們稱之為毛蛋。于是,毛蛋們被挑選出來,奶奶負責燒火,就把這些挑出來的毛蛋丟進火里燒熟喂給我吃,這些熱騰騰的毛蛋光是聞一聞,那香噴噴的氣味兒就直往鼻子里鉆,吃到嘴里更不要說了,在那個物資貧乏的年代簡直就是美味,奶奶看我樂意吃,就燒了好多,有全是雞蛋的,有半蛋半雞的,而我來者不拒,吃的滿嘴流油,痛痛快快地吃個肚子圓。后來吃完跑回家,大概由于吃得太多外加又灌進肚子了涼風,到家后就吐了,為此媽媽還特意去交代了奶奶,小孩子沒有涵養(yǎng),怎么做奶奶的也沒個忖度,一下子給喂那么多嘞?……
長大后,街邊也偶然會撞見有賣毛雞蛋的攤頭,而我卻再也沒吃過兒時那么噴噴香的毛蛋了。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13
近期我讀完了《呼蘭河傳》這本書。
蕭紅,現(xiàn)代著名女作家,原名張乃瑩。1911年6月2號出生于黑龍江呼蘭縣的一個封建地主管理家庭。因其作品的獨特藝術魅力,被稱為"30年代的文學洛神",民國四大才女之一。她一聲命途多舛,為反抗封建包辦婚姻,曾離家出走,顛沛流離和生活窘迫占據(jù)了她大部分時間。因此,蕭紅才能深刻體會到底層人民的艱辛和無奈,并自覺的以平民和女性的視角來寫作。
1940年,客居香港期間,她創(chuàng)作了自傳體小說《呼蘭河傳》。著是一部奇異而獨特的書,以抒情的筆調、散文化的結構、詩話的語言以及直率樸拙的情趣共同構成了令人癡迷的"蕭紅體"。在現(xiàn)當代文學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茅盾先生曾評價道:《呼蘭河傳》不像是一部嚴格意義的小說,而在于它這"不像"之外,還有些別的東西——些比像一部小說更為"有人"些的東西;它是一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呼蘭河傳》中的一些章節(jié)由于描述精彩、抒情優(yōu)美,曾被節(jié)選入課本,如《火燒云》《祖父的園子》等。
我很喜歡《呼蘭河傳》。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14
善良+愚昧無知=可惡。
——題記
在蕭紅細致的描述下,我仿佛漸漸地走進了舊時代呼蘭河這個小城。
在這個小城中有兩條大街,街上并不繁華。城里的人們都過著有規(guī)律的生活,單調而呆板,他們照著幾千年傳下來的習慣而思索,而生活,他們有時也許顯得麻木,又或者有些愚昧無知,但是他們并沒有害人害已的意思,他們還是善良的。
在這個小城中住著我的祖父和祖母,我家那荒涼的院子也在這小城之中,城里還住著老廚子,老胡家的小團圓媳婦,王大姐,馮歪嘴子,有二伯等。我在蕭紅筆尖的帶領下,一一與他們相識,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莫過于那院子西南角上的老胡家的小團圓媳婦。
對于老胡家的小團圓媳婦的不幸的遭遇,我當然很同情她,憐惜她,同時也憎恨,但憎恨的對象并不是小團圓媳婦的婆婆,因為她也只是那“照著幾千年傳下來的習慣而思索而生活”下的一個可憐的犧牲者。那么憎恨誰呢?“當晚被熱開水燙了三次,燙一次昏一次!倍車娜四兀翱礋狒[的人,絡繹不絕!。9難道要憎恨看熱鬧的人?但是他們不也是一個個犧牲品嗎?
真正令我憎恨的并不是人,而是那幾千年來傳下來的思維方式和生話方式,那封建,閉塞的思想。
而街坊鄰居們當然也都和小團圓媳婦無怨無仇,都是為了要她好,要她像一個團圓媳婦,都不想看她得病,所以不但她的婆婆肯舍得花大把的錢為她治病,就連眾街坊們也熱心地四處給她找偏方,出主意。
雖然結果是他們把一個樂觀、高大、愛笑又有力氣還很愛玩,很健康的小團圓媳婦活生生地“治”死了。
但是他們仍是善良的,只不過是他們的善良與愚昧無知、封建麻木夾雜在一起就變成了可惡與殘忍。
是封建落后的思想摧殘了他們的精神,扭曲了他們的靈魂。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15
每個作家都有自己的風格,有深沉悠長的,有活潑輕快的,有大發(fā)感情的。而蕭紅寫書字字都有情,對家鄉(xiāng)的情,對祖父的情,對園子的情。
但,我們知道,蕭紅這一生幾乎沒有快樂,一路坎坷曲折,只有童年,給了她對生命的希望。死,對于她來說不足掛齒,繼母的殘忍與冷漠她并沒有傾訴于紙上。她沒有寫出自己的痛苦,而是用憐憫的眼光去看別人。整本書字字透露出中國還沒有從封建社會走出來,當時的人們被一絲迷信愚昧的黑紗蒙罩著。在我看來,除了蕭紅、祖父和小團圓媳婦外沒有一個是正常的。
小團圓媳婦這段寫得尤其長。讀著,心中不由升起悲憫。好好的一個十二歲的小姑娘,黑頭發(fā),大眼睛,高個子,在現(xiàn)在看來就是一個大美人。而且生性活潑大方,就因這,婆婆奶奶還有其他的媳婦覺得不打不成。天天虐待,又是打又是在她腳下用燙鐵烙印?蓱z的小姑娘越來越憔悴。婆婆奶奶們見她這樣,請來大神、二神為她跳,希望驅逐團圓媳婦身上的"妖氣"。這些"大神"純粹是為了賺錢,說用滾燙的熱水燙一燙,妖魔鬼怪就會消除?蓱z的姑娘,被燙得昏迷不醒,后悄然離世。婆婆哭得差點瞎了眼,不是哭她的小團圓媳婦死了,而是哭花在她身上的幾百兩銀子!
可是再看祖父和蕭紅的園子,有蝴蝶,有蜻蜓,有稻子,有狗尾草,有祖父和她快樂的回憶。跟著祖父,就像去游樂園,興高采烈,欣喜若狂。那快樂的一幕幕仿佛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天真的孩子拉著祖父的手在園子中盡情玩耍,一會兒追蝴蝶,一會兒吃黃瓜,一會兒又躺在樹下睡著了……蕭紅身為女作者,筆致細膩,觀察仔細,與眾不同的是,她有親身實際的感受。她不僅記錄呼蘭河,記錄家鄉(xiāng),記錄祖父,更在記錄自己,一個真實的自己,一個天真的自己,一個快樂的自己,一個美好的自己。那段時間短暫,祖父立時,這些回憶使她生存的依靠。
用具寫作的水平來看,似乎覺得《呼蘭河傳》中的很多句子可以刪去,但又覺得很有必要。每篇不是很長的文章,甚至只有幾句話的章節(jié),覺得讀后很是充實。再用最具寫作的眼光,她的文章又是最華麗的。
讀著《呼蘭河傳》,也和作者一樣對呼蘭河充滿情,對祖父充滿情,對一切充滿情……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精選01-23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01-19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06-17
讀書筆記《呼蘭河傳》03-03
呼蘭河傳簡介07-20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摘抄02-03
2016《呼蘭河傳》讀書筆記01-08
蕭紅的《呼蘭河傳》讀書筆記12-30
《呼蘭河傳》優(yōu)秀讀書筆記02-28
關于呼蘭河傳讀書筆記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