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精選靜思的語錄大集合65條
善用時間者,就能成就事功。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靜思的語錄65條,一起來欣賞吧。
1、人大多數(shù)有名利之心,與人爭、與事爭。如能與人無爭則人安,與事無爭則事安;人事皆無爭,則世界亦安。
2、鴿惡鈴而高飛,不知斂翼而鈴自息;人惡影而疾走,不知處陰而影自滅。歇即是菩提,悟即自在。
3、不得因他說,棄舍于親友,若聞他語時,當須善觀察。切莫聽片面之詞,智者善護其心。善察是非正邪,不受迷惑。
4、你改變不了環(huán)境;你不能控制他人,你不可以樣樣順利;但你可以決定生命的寬度!
5、真正的快樂,不是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
6、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
7、人生不一定球球是好球,但是有歷練的強打者,隨時都可以揮棒。
8、真正的普度是發(fā)大心、立大愿,普愛一切眾生。
9、脾氣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
10、對父母要知恩,感恩、報恩。
11、只有在平心靜氣的時候,才會比較容易發(fā)現(xiàn)自己的缺點。
12、人生都是向外求,其實最重要的是內(nèi)心的追求。
13、有愿放在心裡,沒有身體力行,正如耕田不播種,皆是空過因緣。
14、命是可以改變的,掌握在自己手里。
15、草的堅強來自于它的無限謙卑、忍耐與柔軟,以及永不休止的生長與抗爭。
16、大錯誤容易反省,小習氣不易除掉。
17、并非有錢魷是快樂,問心無愧心最安。
18、內(nèi)能自謙縮小自己,外能忍讓成就別人。
19、如能跳脫開來,把自己也當成觀看的對象,事理才真能看得清,分得明。
20、真正自愛的人,不會與人計較。
21、做個手心向下的人,不要做手心向上的人。
22、得人尊重,必先自我尊重,啟發(fā)自我良知,發(fā)揮在人生最需要的地方。
23、一雙手健全卻不肯做事的人,等于沒手的人。
24、以清凈感恩的心,付出心中的愛,時時長養(yǎng)內(nèi)心的善念。
25、對社會與其擔心,不如化作信心,更要付出一份愛心。
26、將氣憤的境,轉(zhuǎn)為柔和的心境,再轉(zhuǎn)換為友愛,這個世間將愈益完美。
27、有哲理的靜思語錄:多一次原諒別人就多一次福,把量放大福就大。
28、什么人都可以原諒,唯有不誠實的人不可原諒。
29、應走而不走,非智,難行而能行,是勇,勇者但知「行所當行,為所應為」。
30、佛教徒不怕做事,而且能積極投入人間服務;在服務的過程中,心靈不被環(huán)境所轉(zhuǎn),能勇敢突破萬難,難行能行;做到別人不能忍而我能忍,別人不能捨而我能捨的地步,這才是「藉事練心」。
31、人人應時時「居安思!梗取肝r方思安」。修行人更要時時下功夫,以備四大不調(diào)時能安然度過。
32、想圓滿慈悲、成就智慧,開展?jié)琅c引導人群的力量,必須先從調(diào)和自己身心做起。
33、物質(zhì)富有、地位崇高,都是空虛的架構;真正的富有是心的富有——富有愛、富有慈悲。真正的動力是心力;擁有這分愛心動力作基礎,還有什麼不能改革、不能引導的呢?
34、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有一處寶藏,與佛陀無異。只是佛陀的礦山寶藏經(jīng)過長期挖掘,已得寶石且不斷提煉琢磨,成就了狠多發(fā)亮發(fā)光的玉石寶物;而凡夫的礦山雖已開掙,卻尚未加以琢磨。
35、移民好比將一棵土生土長、枝椏正茂盛的樹木移植他處,除了得適應新的水土外,還必須面對新的節(jié)氣時序;而且能否如在故土般成長茁壯,仍是個未知數(shù)!
36、肯付出心力為別人服務的人,因抱持義務的精神,而能心甘情愿、任勞任怨;盡管再怎么忙碌,心中也會感到無限快樂和喜悅。
37、修德——是在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累積而成,并抱持恒久心,於平常的言行舉止中不離佛法教育;如此,才是真正的學佛修德。
38、除了對人與事必須信實外,講經(jīng)說法也要合情合理,不可談神通怪力、聳重人心的言論;如此,才能提高正信的智識水準,引導眾走善道。
39、戒是不起心動念,守住本分,戒掉一切名聞利養(yǎng)的貪念;定是遇到任何困境,都能守持志節(jié)、臨危不亂;慧是能運心轉(zhuǎn)境,于平靜中突破重重困難。
40、行重即行儀莊重,舉止有節(jié);是故行重則有德。
41、常能反省自己而無過失,即得解脫自在。
42、聽法后,能在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謂之受法。
43、佛教徒常說功德無量,是指對該做的事從不計較,無限量地做、及時地做,而且不求回報,此即真正無量的大福報,亦即所謂的力德無量。
44、勿輕言挫折感、無力感。縱然困難如石,也要鉆過去;更何況有時所謂的困難,可能只是如紙之薄。
45、極少有人會想到:今日平安健康,明日是否還能行動自如?今日財勢順利,明日有無不測?人常處于悔不當初……的懊惱中,想做卻力不從心,后悔又已太遲!此時不僅罪業(yè)層層迭迭,甚至到了臨終仍惶惶不知所歸?
46、面對業(yè)力不要埋怨,要用寬諒和樂的心來代替埋怨。
47、佛陀說:生命在呼吸間。人無法管住自己的生命,更無法擋住死期,讓自己永住人間。既然生命去來這麼無常,我們更應該好好地愛惜它、利用它、充實它,讓這無常、寶貴的生命,散發(fā)它真善美的光輝,映照出生命真正的價值。
48、人的生命,要永遠保持像春天一樣,不斷涌出生命力,不斷發(fā)揮它的功能,才是活著的人生!
49、佛教提倡愿、力并行,若僅是空口談愿,卻不以實際行動表現(xiàn),永遠都無法滿愿。
50、發(fā)愿——必須發(fā)利益眾生的大愿,并且隨時隨地身體力行。
51、佛法是救世的良藥——因為世間的眾生,常處于病與貧的狀態(tài)中。無論天然災害或人為禍亂,都是因為不調(diào)和而引起的病態(tài);既然產(chǎn)生病態(tài),即需治世的良藥,佛法就是最好的良藥。
52、要做菩薩,就要發(fā)恒常心。菩薩決不把付出當成苦事,而是抱持游戲人間的歡喜心去付出。
53、凡夫的愛欲及渴望永無止境。不斷地追求物質(zhì)享受與聲色逸樂,有如洶渙的波濤,一波未平!這就是人生痛苦的根源。
54、隨時記錄靈感。靜思語錄
55、愿要大、態(tài)要堅、氣要柔、心要細。
56、為人處事要嚴格要求自己。
57、爭,只能"為善競爭"、"與時日競爭"——一旦爭的對像從自我投射到別人身上時,爭就成為一個很不安的字,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58、不學習人,宛如老牛,肉雖多,卻沒有智慧。
59、與其做詩,不如種田。與共空說,不如行動。
60、人若能以"慈忍"施行于家庭和一切眾生,人間便會散發(fā)"透徹之愛"的光芒。
61、大地的兒女,卻將餐桌變成一個祭壇,在刀叉匙筷間,咀嚼他們的貪婪、殘忍和仇怨。
62、競爭蘊藏了傷害的因子。只要有競爭,就有前后之分、上下之別、得失之念頭、取舍之難,世事也就不得安寧了。
63、要用心,不用操心,煩心。
64、虛空有書,我愿無窮,發(fā)愿容易行愿難。
65、人無樂趣,忙人無是非。
【靜思的語錄65條】相關文章:
精選靜思的語錄46條08-26
靜思的語錄65條08-12
靜思的語錄摘錄89條08-20
通用靜思的語錄39句08-27
精選靜思的語錄摘錄78條06-26
靜思的語錄集合96條08-16
精選靜思的語錄匯總70句07-02
精選靜思的語錄集合40句06-30
通用靜思的語錄35條08-24
精選靜思的語錄匯編99句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