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必備】禪意的語錄大集合85條
開啟心胸,才能發(fā)揮無量的慈悲,獲致真真正的智慧與功德。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的禪意的語錄85條,一起來欣賞吧。
1、人間戲劇,扮演不同的角色。有的人常常扮演主角,有的人常常扮演配角,有的人從主角跌落到配角,有的人從配角上升為主角。這往往不是人自己可以選擇的。但是,不論扮演什么樣的角色,人都不能忘記自己人生的原始起點,都不能迷失自己生命的真我本質(zhì)。
2、活著需要一點耐心,活得久,那才能站在山頭,欣賞自己走過的崎嶇山路。人的困境可能會持續(xù)很久,我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找些事做,然后等待轉(zhuǎn)機。若追求的是內(nèi)心的寧靜自然,就會越來越覺得充實。
3、人生在世,多一份對待生命的釋然,常保持一個悠然的心境。凡事皆用平常心去面對,做人無須勉強,讓一切隨性而來,盡興而去,淡定悠然,隨心,隨性,隨緣。注定讓一生改變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開的時間…
4、莫回首,向前走,風(fēng)雨同舟走人生。天涯路,人斷腸,淡淡風(fēng)光煙雨愁。漂泊人生,何處才是盡頭?既然不知道結(jié)局,又何必去費盡心思去猜呢!人生一路,一切隨緣。漫漫人生旅途,看風(fēng)起云卷,花開花落,驀然回首的淺淺一笑,守一顆淡泊之心,擁一份淡然之美。
5、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改之,善莫大焉。關(guān)鍵是悔悟。可悲的是,在人生之途上誤入迷途而執(zhí)迷不悟,或?qū)㈠e就錯,或一意孤行,結(jié)果欲蓋彌彰,走向更深的罪惡。吾日三省乎吾身,是人生完善的哲學(xué),省而悟。
6、若是懂得,日升日落也是一種相守,花開花謝亦是一種深情……
7、半盞清茶,觀浮沉人生。一顆靜心,看清涼世界!茶,喝的是一種心境,品的是一種情調(diào)。在沉沉浮浮中,選擇了清淡和超然,一種簡單而優(yōu)雅的生活態(tài)度。擎一盞清茶,任幽香沖去了浮塵,沉淀了思緒,心情,悠靜才可長遠。
8、簡約的時光里,沏一盞茶,隨著裊裊升騰的水汽,靜觀細葉沉浮。無意于水溫的冷暖,亦不去在意煙波的流轉(zhuǎn),沉淀下來的,終是生命的厚重。人生如茶,由濃而淡,最后才是真。一個人,只要恪守內(nèi)心的寧靜,于一盞茶中,亦能喝出淡淡禪意,品味人生靜好。
9、人往往被他所屬的群體綁架,被自己所屬的派系綁架,因 此,群體中的大多數(shù)人是不真實的,一切都像電腦程序一樣被現(xiàn)實設(shè) 置,唯一能做的就是按程序規(guī)范運行。萬一不兼容,他或者被停用, 或者被置換,或者被當做病毒清除。他只能為所屬的群體和派系而存 在,沒有誰在乎他作為人的基本屬性。
10、問:"人人若離開惡人,究竟惡人要望誰救度他去歸正路呢?"答:"此分菩薩非菩薩,有正知見無正知見而言,菩薩有大慈悲,一例普度,自于惡人而不遠離。有正知見者,縱不能化度惡人,亦不致被惡人轉(zhuǎn)變,離與不離,無益亦無害也。若非菩薩,又無正知見,試問親近惡人,果何取乎?"——牽炳南居士
11、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無味之中。當你感到迷惑時,并不可憐,當你不知道迷惑時,才是最可憐的。
12、解脫,就是煩惱的止息。
13、與他人爭執(zhí),很多時候是因為自己心氣不順,故意為難別人。對別人施加的辱罵不能忍,也多是由于自己遭遇的境況不順遂,不能大肚容之。我們 每個人都有一段除了忍耐以外再也沒有其他方法可通過的人生階段,為了 更好地生存和發(fā)展,在這個階段,我們必須忍耐。
14、佛說:菩薩所做的善事,不應(yīng)貪求果報,所以說菩薩不為福德而行善。
15、不在意,也是一種豁達、大度與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沒有寬廣胸懷和氣度,是很容易流于瑣屑與平庸的。而當你實現(xiàn)了豁達與寬容,自然會產(chǎn)生輕松與幽默,從而洋溢出一種性格的魅力。
16、信任不是簡單的行為,在很多人看來,你可以信任自己最親密的人,卻很難相信陌生人,當然也有人連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都無法做到百分百的相信。因為太多生活經(jīng)驗告誡我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萬丈深溝終有底,唯有人心不可測。"
17、菩薩見外道及惡人,一言謗佛音聲,如三百矛刺心,況口自謗!《梵網(wǎng)經(jīng)》卷下
18、虛名就是有名無實,意指只要其名而不論其實。虛名不是福而是禍,歷史上,宋襄公為虛名而禍國,慈禧太后為虛名而殃國;現(xiàn)實中,一些人為虛名投機鉆營,損人利己,一些人為虛名累壞己身,執(zhí)迷不悟。
19、無始輪回以來,我們在自己的生命中,積淀r根深蒂同的相續(xù)習(xí)氣,是我們不斷陷入煩惱痛苦的生命之流的惡因,也成為了我們獲得解脫的阻礙。若我們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缺乏佛法這味甘露妙藥,那我們可能是誤入歧途,充滿迷惑的。就像盲人獨自走在空曠的荒野中一樣,只會迷失方向。
20、就是不要太奢侈,"食無求飽",尤其在艱難困苦中,不要有過分的滿足、奢侈的要求;"居無求安",住的地方,只要適當,就不要貪求過分的安逸。不求物質(zhì)生活的享受,但求精神世界的升華。
21、人心自危,是動蕩的根源;人人安心,社會才能安定。
22、時間用過以后有成果,即"夠用";用很多時間卻無所得,即"不夠用’’。
23、好話多說,是非不談。
24、雖然我們已經(jīng)獲得了暇滿人身,但在漫長的生命旅途中,如果得不到善知識的引導(dǎo)、敦促和攝持,那么受往昔世強大的業(yè)力和不良習(xí)氣的影響,我們只能不由自主地流轉(zhuǎn)在輪回的苦海之中,并受苦受難和無法自拔。所以依止和親近具德的善知識是多么的重要!
25、偶爾說蠢話做蠢事,是人都在所難免。但說過做過之后必須自覺,能夠反思,爭取今后少犯點蠢,才是人生要義。
26、而妄想和奢望是欲念的無限膨脹,是虛榮心的步步緊逼。希望是對自我的清晰定位,妄想和奢望則是看不清自我的盲目自大。懷抱希望,才能在認清自己能力的前提下,制定出切合自身實際的目標,一步步實現(xiàn)人生的理想。心懷妄想和奢望,就會好高驁遠,在現(xiàn)實中節(jié)節(jié)敗退,頻頻受挫,最終對自己所做的事失去信心。
27、認識自己,要先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再肯定自己的優(yōu)點。
28、佛見眾生煩惱患,心苦如母念病子!洞蟀隳鶚劷(jīng)》卷三十二,獅子吼菩薩品
29、我喜歡念佛,因為念佛輕松。念佛輕松,因為念佛無善惡。若有善有惡,人生何來輕松呢?
30、學(xué)佛的真正意義在于時刻觀察自己的缺點,修行的真正意義在于時刻修正自己的不足。學(xué)了眾多佛教理論知識,卻沒有發(fā)現(xiàn)自己的缺點,那我們學(xué)佛的目的何在?修了多年的參禪持咒,卻沒有修正白己的不足,那我們修行的意義在哪里?
31、既決定付出,就別圖回報,這樣,在你付出的同時就已獲得 了回報。這種回報叫愉悅。
32、參禪之人最可貴的就是有一顆自悟的禪心。如果不能認識自我,拋棄 自己的優(yōu)勢,全然依靠別人,反而離禪宗要義越來越遠了。
33、煩惱之惡鉤,牽人不自在,猶如地獄卒,擲人人湯火。
34、大凡既具備善讀書、肯吃苦的秉性,又有一身闖勁并極為自信的人,多 不安分。
35、朋友感慨:又被人利用了一把,真是人心不古。行者打趣 道:未必不是好事。朋友愕然、茫然。行者大笑:你被利用說明你有 價值,平時你或許不自覺,現(xiàn)在自覺了,難道不是好事?我說未必, 主要出于兩點考慮:一是你發(fā)現(xiàn)被利用就不悅,容易傷神;二是你若 被利用了還裝糊涂,人家會得寸進尺。
36、落英在晚春凋零,來年又燦爛一片;黃葉在秋風(fēng)中飄落,春天又煥發(fā)出勃勃生機。這何嘗不是一種達觀,一種灑脫?"自處超然,處人藹然;無事澄然,有事坦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是真正的平常心,這不單單是心胸豁達的表現(xiàn),更是一種做人的境界,可以讓我們直面人生,消除內(nèi)心的偏狹和狂傲之氣,舍去浮躁和虛華,更加淡定和從容。
37、設(shè)身有苦,念惡趣眾生,起大悲心;我既調(diào)伏,亦當調(diào)伏一切眾生,但除其病,而不除法。《維摩經(jīng)》卷中,問疾品
38、和則常安。
39、能給,才是富有;能舍,才有所得。
40、一艘沒有目標的船無論何處吹來的風(fēng)對它都是逆風(fēng),無論怎樣行駛都到不了自己的目的地。如果連自己的長處都不了解和認識,就不能樹立正確的目標,何談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呢?
41、將心照顧好,社會祥和;把心安住好,人間有福。
42、慈悲與智慧是佛教的唯一真理,猶如鳳凰的翅膀,缺一不可。如同鳳凰的翅膀既是左右,又是一體一般,慈悲與智慧既是兩面,又是一體。
43、歸依彼所有學(xué)、無學(xué)成菩提法,名歸依佛。歸依如是愛盡離滅涅槃,名歸依法。歸依所有學(xué)、無學(xué)成僧伽法,名歸依僧。
44、一毛孔中悉明見,不思議數(shù)無量佛,一切毛孔皆如是,普禮一切世間燈。舉身次第恭敬禮,如是無邊諸最勝。亦以言詞普稱贊,窮盡未來一切劫。一如來所供養(yǎng)具,其數(shù)無量等眾生,如是供養(yǎng)一如來,一切如來亦復(fù)然。供養(yǎng)贊嘆諸如來,盡彼世間一切劫,世間劫數(shù)可終盡,菩薩供養(yǎng)無休懈。
45、我們的行、住、坐、臥和一舉一動,有意識地去生活,是覺醒,無意識地去生活,是迷惑。悟或迷、佛或魔、涅槃或輪回,都是一念之差。
46、結(jié)婚后,他天天見到你,睜開眼你就在他身邊,閉上眼你還是在他身邊。
47、道理是人生一條長遠的路,地理不熟就會走錯路。因此,今生今世要讀熟未來的地理學(xué)。
48、耐心等待,最終便能有所收獲。
49、一切福業(yè)事,比慈心解脫,于十六分中,亦不能及一。于一有情所,能修慈善心,其福尚無邊,何況于一切!《本事經(jīng)》卷二
50、如來依世俗諦為眾生說,若有眾生于此言教起于執(zhí)著,如是等類,不應(yīng)依趣!洞髮毞e經(jīng)》卷五十二,菩薩藏會
51、三世魂牽,唯君是念。若可,我愿退去塵世的錦衣,在煙水之湄化身為蓮,飄渺出塵,臨水照影。我會盈一份云水禪心,優(yōu)雅娉開,任時光荏苒,風(fēng)云來去,不悲不喜,只等君來。
52、每個人的一生,都會沐浴幸福和快樂,也會歷練坎坷和挫折。幸福快樂時,我們總是感覺時間的短暫;而痛苦難過時,我們卻抱怨度日如年。幸福和痛苦本來就是雙胞胎,佛陀是公平的,痛苦往往伴隨幸福并存。學(xué)會享受幸福,也要學(xué)會承受痛苦。
53、能量是不滅的,當你把這股能量引向愛的地方,它就變成了愛的能量,當你不愛的時候,這股愛的能量并沒有消失,它只是變成了恨的能量。
54、"一根稻草,扔在街上就是垃圾,與白菜捆在一起就是白菜價,與大閘蟹綁在一起就是大閘蟹的價格。"一個人與不同的人在一起就會出現(xiàn)不一樣的價值。與君子交友,會受到好的陶冶,心靈也會得到凈化;與小人為伍,也不免要受到惡的熏染,心靈變陰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如此。
55、微笑是一劑良藥,也是一面鏡子。敞開心扉,展露笑顏,你會發(fā)現(xiàn),生活終將還給你一片燦爛。平凡的人因有微笑而出眾,窮苦的人因有微笑而富有。無論你多么煩惱,多么郁悶,微笑可以使你變得樂觀、開朗、豁達、文明、理智、高尚。讓我們嘗試著從每一個平淡的微笑開始,走向成功。
56、有一種幸福叫平安。在耳聞目睹或親身經(jīng)歷到一些始難預(yù)料的事情之后,我們才真正明白平安的寶貴,會由衷地感到"活著真好",懂得"和順生百福,平安值干金"的至理。對一個社會而言,平安是最大的和諧;對一個企業(yè)而言,平安是最大的穩(wěn)定;對個人而言,平安則是最大的幸福。生命來自偶然,逝去卻是必然的歸宿。能夠善待生命、珍愛生命,享有著生的權(quán)利和健康的身體是多么幸運的事。所以,能夠平安健康地走過人生直至終老,是一種福份!
57、告別煩惱,和悲傷說再見吧,讓自己生活在一片陽光里——陽光的笑臉、陽光的心態(tài)。如果天空刮起狂風(fēng),那么就在這颶風(fēng)里成長我們的堅毅;如果天空下起大雨,那么就在暴雨中歡快地唱歌,讓雨水來滋潤我們的心田;如果天空飄落雪花,那么就讓我們在這皚皚的銀色世界里與飄雪一起飛舞,舞出生命里絕倫的精彩。風(fēng)雨過后,依然會是陽光明媚,萬里晴空。與其在煩惱中苦苦掙扎,不如灑脫地揮手再見,告別煩惱,告別悲傷,讓我們陽光的笑臉依舊,陽光的心態(tài)依舊。
58、春天是開始的季節(jié)。仰望星空,讓我們感喟天地是如此浩渺無垠,而我們自己則如滄海一粟;俯看流水,讓我們感到歲月長河亦是滾滾向前,百年歲月不過是蜉蝣一瞬。時光在靜靜地向前流淌,許多事情要學(xué)會遺忘,讓生命里律動著的或甜或澀的情懷隨著那一片片輕盈的落葉,悄悄沉入時光的河床。
59、不要總是唉聲嘆氣弄得好像別人都欠你的,不要總是愁眉苦臉,因為生活中還有陽光,活一天,就讓這一天過得充實幸福,因為太陽每天都是新的。珍惜生活賜予我們的一切吧,活著一天,就是福氣。
60、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選自《葬花吟》
61、澹澹輕煙,溶溶院落,月在梨花!櫞骸对绱涸埂
62、湖水湖風(fēng)涼不管,看汝梳頭。
63、這些杰出的四足動物有許多美德,跟人類的腐化墮落對比一下,使我睜開了眼睛,擴大了眼界。
64、這一生,我們要經(jīng)歷許多事情,而心像一個篩子,在世事顛沛流離中,慢慢的一些人一些事就漏掉了。對于智者來說,他們漏掉的只是別人的過錯與不足,他們不會刻意去記恨一個人,而會記住他人的好和善,并時時充盈自己那顆感恩的心。寬容、大氣的生活會讓我們更容易感受到喜樂安然。感恩生命里的每一天。
65、有的路,是用腳去走。有的路,要用心去走。絆住腳的,往往不是荊棘和石頭,而是心。所以,看起來是路鋪展在我們眼前,實際上,是心撲騰在路上。深一腳,淺一腳,痛一回,哭一回,歡喜在路上,悲傷在路上。眼光不到,容易走彎路;理智喪失,容易走絕路。但只要心不走在絕路上,生活也終不會給你絕路走。
66、不要讓幸福擦肩而過,最懂你的人,總是會一直在身邊守護你,不讓你有一絲的委屈;真正愛你的人,也許不會說許多愛你的話,卻會做許多愛你的事。如果發(fā)現(xiàn)身邊有這樣的人,請你一定好好珍惜,幸福不會時時等著你,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不是隨時可以出現(xiàn),好好把握,不要讓自己和幸福擦肩而過。
67、通過放生學(xué)會尊重生命,會讓我們的靈魂變得完美。一個人不懂得尊重生命,他的靈魂是殘缺的。如果每個人不懂得尊重生命,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就會出問題。
68、當我們覺得明白了一點的時候,實際回頭一看,可能已經(jīng)走了大半生,甚至一輩子就要過去了。因此,珍惜年輕的時候,不要去煩惱,沒有時間煩惱。聽聽過來人的,默默地堅持去做應(yīng)該做的。也許我們渴望人生的輝煌,但輝煌真的是從默默無聞中堅持出來的。
69、放下就是要忘掉,忘得一干二凈。
70、我們就應(yīng)該珍惜和善待我們的人生,快樂和充實地度過每一天。
71、生活是多元的,把握分寸,知所割舍,才算成功的人生。
72、永遠不要浪費你的一分一秒。
73、佛法的根本要義,乃是戒、定、慧三字,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
74、學(xué)佛當以明心見性為本,斷惡修善為行。
75、把心中的萬轉(zhuǎn)千回和百指柔,輕輕一拈,可成花成字成畫……俗世里的妙人要慢慢修煉。只要在生活里成了精,讀書寫字畫畫聽戲品茶,上好的生活,不過是簡單地愛一個人,過著一天好似一天的生活。而這最妙之處就是:這個人,他微笑著看著你,從心里懂得你。
76、年齡長了,人生是慢慢往回收的。年齡越大,越不輕易動感情了。愛不動了,也恨不動了。就想安靜地一個人發(fā)呆,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學(xué)會了克制,人生必須有必要的克制。靈魂的地貌趨于平坦了,不再陡峭了,不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了,那是一種沉靜的味道。
77、佛曰: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觀念。
78、佛曰:忌妒別人,不會給自己增加任何的好處。忌妒別人,也不可能減少別人的成就。
79、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故名頓漸。
80、學(xué)道常于自性觀,即與諸佛同一類。
81、得不到的東西,我們會直以為他是的,那是因為你對他了解太少,沒有時間與他相處在起。當有天,你深入了解后,你會發(fā)現(xiàn)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
82、見利思義,見危受命,久要不念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83、母親是為兒女辛苦一輩子的人,是默默付出從不問回報的人,是病了累了也不愿麻煩兒女的人。"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世上最悲傷的莫過于此。勸誡天下所有兒女,從現(xiàn)在起,多陪陪父母,推掉那些可有可無的應(yīng)酬。因為朋友失去可以再交,而父母只有唯一。
84、也許你給我的感動,只不過是情緒上的波動。
85、但有諸見,即是無邊身。若有見處,即名外道。法不孤起,仗境方生。
【禪意的語錄85條】相關(guān)文章:
2023年經(jīng)典禪意的語錄06-05
經(jīng)典禪意的語錄49句08-10
禪意的語錄38句09-01
經(jīng)典禪意的語錄合集48句02-11
經(jīng)典禪意的語錄集合89條02-21
經(jīng)典禪意的語錄摘錄56句03-12
經(jīng)典禪意的語錄集錦40句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