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國平的語錄 推薦度:
-
周國平的語錄42條 推薦度:
-
周國平的語錄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常用周國平的語錄匯總65句
先知在本鄉(xiāng)之所以受到排斥,嫉妒也起了很大作用。一個在和自己相同環(huán)境里生長的人,卻比自己無比優(yōu)秀,對于這個事實,人們先是不能相信,接著便不能容忍了,他們覺得自己因此遭到了貶低。直到很久以后,出于這同樣的虛榮心,他們的后人才會把先知的誕生當作本鄉(xiāng)的光榮大加宣揚。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周國平的語錄65句,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最基本的劃分不是成功與失敗,而是以偉大的成功和偉大的失敗為一方,以渺小的成功和渺小的失敗為另一方。
2、質(zhì)樸最不容易受騙,連成功也騙不了它。
3、相愛者互不束縛對方,是他們對愛情有信心的表現(xiàn)。誰也不限制誰,到頭來仍然是誰也離不開誰,這才是真愛。
4、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闖蕩,去建功創(chuàng)業(yè),去探險獵奇,去覓情求愛,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記了回家的路。這個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靈世界。
5、第二種情形是,兩個天天生活在一起的人,后來怎么竟會又成陌生人,甚至永遠不通消息了?
6、在一個安靜的位置上,去看世界的熱鬧,去看熱鬧背后的無限廣袤的世界,這也許是最適合我的性情的一種活法吧。
7、愈是自然的東西,就愈是屬于我的生命的本質(zhì),愈能牽動我的至深的情感。例如,女人和孩子。
8、一切復(fù)活都在回憶中,一切超越都在想象中。
9、一個人預(yù)先置身于墓中,從死出發(fā)來回顧自己的一生,他就會具備一種根本的誠實,因為這時他面對的是自己和上帝。人只有在面對他人時才需要掩飾或撒謊,自欺者所面對的也不是真正的自己,而是自己在他人面前扮演的角色。
10、死有什么可思考的?什么時候該死就死,不就是一死?——可是,這種滿不在乎的態(tài)度會不會也是一種矯情呢?
11、愛情不是人生中一個凝固的點,而是一條流動的河。這條河中也許有壯觀的激流,但也必然會有平緩的流程,也許有明顯的主航道,但也可能會有支流和暗流。除此之外,天上的云彩和兩岸的景物會在河面上映出倒影,晚來的風雨會在河面上吹起漣漪,打起浪花。讓我們承認,所有這一切都是這條河的組成部分,共同造就了我們生命中的美麗的愛情風景。
12、逝去的感情事件,無論痛苦還是歡樂,無論它們一度如何使我們激動不寧,隔開久遠的時間再看,都是美麗的。我們還會發(fā)現(xiàn),痛苦和歡樂的差別并不像當初想象的那么大。歡樂的回憶夾著憂傷,痛苦的追念摻著甜蜜,兩者又都同樣令人惆悵。
13、這種夢不能實現(xiàn)也不需要實現(xiàn),它的價值在其自身,做這樣的夢本身就是享受,而記載了這類夢的《桃花源記》、《好的故事》、《神曲》本身便成了人類的精神財富。
14、唉,這塊可愛的小頑石,她自己也不知道她說得多么精彩!我應(yīng)該怎樣安慰她或者鼓勵她呢?
15、話說得很漂亮。這句話可以換一種更明白的說法:少數(shù)人需要一個上帝,因為他們雖然什么都有了,但是如果沒有上帝,有什么都是空的;多數(shù)人也需要一個上帝,因為他們雖然什么都沒有,但是如果有上帝,就有希望擁有一切。
16、如果說教育即生長,那么,教育機構(gòu)和教育者的使命就是為生長提供最好的環(huán)境。
17、現(xiàn)代媒體是靠制造無用信息維持生存的。它需要吸引公眾的眼球,保持公眾的消費,為此必須不斷制造熱鬧的話題。它的確制造出了熱鬧,但熱鬧之下往往空無一物。這種情況甚至不以其從業(yè)者的意志為轉(zhuǎn)移,一旦身在這臺巨大的機器中,就不得不跟著它運轉(zhuǎn)。與媒體的朋友聊天,他們對尋找話題的壓力有多少苦衷和牢騷啊。
18、舉一個很小的例子。在交通爭端中,一輛小汽車和一輛自行車互相擦撞,做出賠償?shù)氖悄囊环?幾乎必是那比較有教養(yǎng)的一方。我的確曾經(jīng)親歷,并且不止一次從別的文化人身上看到,如果你是駕車人,你會賠償,如果你是騎車人,你仍然會賠償。當然,這個例子未必貼切,因為有教養(yǎng)不等于靈魂崇高,而那索賠的一方也不一定是奸人,只不過是比較蠻橫一些罷了。我只是想以此說明,在短兵相接的場合,有教養(yǎng)的人比沒有教養(yǎng)的人更容易妥協(xié),寧愿遭受損失而不愿意糾纏。
19、這并不意味著崇高的靈魂缺乏戰(zhàn)斗性。一顆真正崇高的靈魂,其戰(zhàn)斗性往往表現(xiàn)在更加廣闊的戰(zhàn)場和更加重大的題材上。
20、世上每一個人都出生在某一個世紀,他也許長壽,也許短命,也許幸福,也許不幸,這取決于別的因素,與他是否親眼看見世紀之交完全無關(guān)。
21、在不能說真話時,寧愿不說話,也不要說假話。
22、此生此世,與我最近的是人,與我最遠的也是人。
23、對于少數(shù)人來說,人生始終是一個問題。對于多數(shù)人來說,一生中有的時候會覺得人生是一個問題。對于另一些少數(shù)人來說,人生從來不是一個問題。
24、在具體的人生中,每一個人對于意義問題的真實答案很可能不是來自他的理論思考,而是來自他的生活實踐,具有事實的單純性。
25、可是,仔細想想,變故有大小,誰能完全躲避得了?壽命有長短,幾人可稱壽終正寢?
26、人生中輝煌的時刻并不多,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在對這種時刻的回憶和期待中度過的。
27、有人說,人生到處是陷阱,從一個陷阱跳出來,又掉入了另一個陷阱里。
28、一天是很短的。早晨的計劃,晚上發(fā)現(xiàn)只完成很小一部分。一生也是很短的。年輕時的心愿,年老時發(fā)現(xiàn)只實現(xiàn)很小一部分。
29、他們到了四十歲,于是學(xué)著孔夫子的口吻談?wù)撈?不惑"之年來?墒,他們連惑也不曾有過,又如何能不惑呢?
30、一切外在的欠缺或損失,包括名譽、地位、財產(chǎn)等等,只要不影響基本生存,實質(zhì)上都不應(yīng)該帶來痛苦。如果痛苦,只是因為你在乎,愈在乎就愈痛苦。只要不在乎,就一根毫毛也傷不了。
31、一個人怎樣才算擁有"自我"呢?我認為有兩個可靠的標志。
32、一個人應(yīng)該認清自己的天性,過最適合于他的天性的生活,而對他而言這就是最好的生活。
33、獲得理解是人生的巨大歡樂。然而,一個孜孜以求理解、沒有旁人的理解便痛不欲生的人卻是個可憐蟲,把自己的價值完全寄托在他人的理解上面的人往往并無價值。
34、讓我們都安靜下來,每個人都向自己身體和心靈的內(nèi)部傾聽,聽一聽自己的生命在說什么,想一想自己的生命究竟需要什么。
35、假、惡、丑從何而來?人為何會虛偽、兇惡、丑陋?我只找到一個答案:因為貪欲。人為何會有貪欲?佛教對此有一個很正確的解答:因為"無明"。通俗地說,就是沒有智慧,對人生缺乏透徹的認識。所以,真正決定道德素養(yǎng)的是人生智慧,而非意識形態(tài)。把道德淪喪的原因歸結(jié)為意識形態(tài)的失控,試圖通過強化意識形態(tài)來整飭世風人心,這種做法至少是膚淺的。
36、一個人的道德素質(zhì)也是更多地取決于人生智慧而非意識形態(tài)。所以,在不同的意識形態(tài)集團中,都有君子和小人。
37、無論你多么熱愛自己的事業(yè),也無論你的事業(yè)是什么,你都要為自己保留一個開闊的心靈空間,一種內(nèi)在的從容和悠閑。唯有在這個心靈空間中,你才能把你的事業(yè)作為你的生命果實來品嘗。如果沒有這個空間,你永遠忙碌,你的心靈永遠被與事業(yè)相關(guān)的各種事務(wù)所充塞,那么,不管你在事業(yè)上取得了怎樣的外在成功,你都只是損耗了你的生命而沒有品嘗到它的果實。
38、不要對我說:苦難凈化心靈,悲劇使人崇高。默默之中,苦難磨鈍了多少敏感的心靈,悲劇毀滅了多少失意的英雄。何必用舞臺上的繪聲繪色,來掩蓋生活中的無聲無息!
39、在兩個有個性的人之間,愛情也許會經(jīng)歷種種曲折甚至可能終于失敗,可是,在兩個毫無個性的人之間,嚴格意義上的愛情根本就不可能發(fā)生。
40、在一個安靜的位置上,去看世界的熱鬧,去看熱鬧背后的無限廣袤的世界。
41、我真的感覺好孩子是寵不壞的。你越愛他,他發(fā)展得越好。溺愛和愛就是物質(zhì)和精神的關(guān)系,溺愛就是給他創(chuàng)造特別豐厚的物質(zhì)環(huán)境,要什么給什么,覺得這樣就是愛孩子了,但是精神上沒有辦法,不和他聊天,每天沒有在一起歡聲笑語。只要精神上有關(guān)懷,怎么愛都行,愛不壞的。
42、人人都得死,這能給我們什么安慰呢?大約是兩點:第一,死是公正的,對誰都一視同仁;第二,死并不孤單,全世界都與你為伴。
43、生命純屬偶然,所以每個生命都不屬于另一個生命,像一陣風,無牽無掛。
44、久住城市,偶爾來到僻靜的山谷湖畔,面對連綿起伏的山和浩淼無際的水,會感到一種解脫和自由。然而我想,倘若在此定居,與世隔絕,心境也許就會變化。盡管看到的還是同樣的山水景物,所感到的卻不是自由,而是限制了。
45、多數(shù)人屬于家庭,國家,社會。天才屬于有與無,最小與最大,自我與永恒。
46、對于我來說,人生即事業(yè),除了人生,我別無事業(yè)。我的事業(yè)就是要窮盡人生的一切可能性。這是一個肯定無望但極有誘惑力的事業(yè)。
47、在我看來,所謂成功是指把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做好,其前提是首先要有自己真正的愛好,舍此便只是名利場上的生意經(jīng)。而幸福則主要是一種內(nèi)心體驗,是心靈對于生命意義的強烈感受,因而也是以心靈的感受力為前提的。所以,比成功和幸福都更重要的是,一個人必須有一個真實的自我,一顆飽滿的靈魂,它決定了一個人爭取成功和體驗幸福的能力。
48、對于每一個人來說,不厭煩自己是一個起碼要求。一個連自己也不愛的人,我敢斷定他對于別人也是不會有多少價值的,他不可能有高質(zhì)量的社會交往。他跑到別人那里去,對于別人只是一個打擾,一種侵犯。
49、男人是孤獨的,在孤獨中創(chuàng)造文化。女人是合群的,在合群中傳播文化。
50、愛就是心疼?梢韵矚g許多人,但真正心疼的只有一個。
51、人的高貴在于靈魂。人與人之間最深刻的區(qū)分不在職業(yè)而在心靈。
52、愛本質(zhì)上是一種給予,而愛的幸福就在這給予之中。許多賢哲都指出,給予比得到更幸福。
53、不管世界多么熱鬧,熱鬧永遠只占據(jù)世界的一小部分,熱鬧之外的世界無邊無際,那里有著我的位置,一個安靜的位置。
54、一切游戲一樣,犯規(guī)和懲罰也是愛情游戲的要素。當然,前提是犯規(guī)者無意退出游戲。不準犯規(guī),或犯了規(guī)不接受懲罰,游戲都進行不下去了。
55、幸福比苦難更有益于精神的健康。
56、唯有具備這種素質(zhì)的人才能成為愛的藝術(shù)家。
57、人生有兩大悲劇,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人生有兩大快樂,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于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創(chuàng)造;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體驗。
58、一個人看到怎樣的美景奇觀,如果他沒有機會向人講述,他就絕不會感到快樂。人終究離不開同類的。一個無人分享的快樂絕非真正的快樂。
59、找一個最親的人,是愛情的終極目的。
60、沉默的原因有所不同:一位不讓說而不說,那是順從或者憤懣;因為不敢說而不說,那是畏怯或者怨恨;因為不便說而不說,那是禮貌或者虛偽;因為不該說而不說,那是審慎或者世故;因為不必說而不說,那是默契或者隔膜;因為不屑說而不說,那是驕傲或者超脫。
61、一個社會沒有法治,許多國民沒有信仰,這是最可怕的,什么壞事都可做,什么壞事都會出。
62、凡是有良好的哲學(xué)悟性的人,必定有過對死亡的隱秘體驗和痛苦覺悟。
63、有錢的窮人不是富人;有權(quán)的庸人不是偉人;有學(xué)識的笨人不是聰明人;有聲譽的壞人不是好人。
64、愛默生相信,人心與宇宙之間有著對應(yīng)關(guān)系,所以每個人憑內(nèi)心體驗就可以認識自然和歷史的真理。這就是他的超驗主義,有點像主張"吾心即是宇宙"、"心即理"、"致良知"的宋明理學(xué)。
65、互相依存的,生命本能若無精神的目標是盲目的,精神追求若無本能的發(fā)動是空洞的。它們的關(guān)系猶如土壤和陽光,一株植物惟有既扎根于肥沃的土壤,又沐浴著充足的陽光,才能茁壯地生長。
【周國平的語錄】相關(guān)文章:
周國平的語錄02-22
經(jīng)典周國平的語錄08-15
有關(guān)周國平的語錄10-21
周國平的語錄38句03-15
經(jīng)典周國平的語錄36條11-27
周國平的語錄35條07-01
周國平的語錄65句07-01
精選周國平的語錄44條03-23
周國平語錄500句09-14
周國平的語錄39條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