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化學下冊《常見的堿堿的通性》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NaOH的物理性質(zhì),俗稱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項。
2.掌握NaOH的化學性質(zhì),能正確書寫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了解酸性氧化物的概念。
科學素養(yǎng)目標:
學習使用個別到一般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增強學生比較、分析、歸納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NaOH的化學性質(zhì)及有關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實驗電教:1、P165-166[實驗8-23]~[實驗8-24]
2、補充NaOH與CO2的`反應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1.什么叫堿?
2.在我們接觸過的物質(zhì)中,有一種物質(zhì)叫氫氧化鈉,它能跟什么物質(zhì)起反應? 寫出化學方程式。
[引入新課]: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幾種常見的酸,本節(jié)課起,我們來學習幾種常見 的重要的堿。氫氧化鈉就是一種常見的、重要的堿。
[學習新課]: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幾種常見的酸,本節(jié)課起,我們來學習幾種常見 的重要的堿。氫氧化鈉就是一種常見的、重要的堿。
一、出示教學目標
二、氫氧化鈉
1.物理性質(zhì)
(1)演示P165[實驗-23],引導學生閱讀P165 最后一節(jié)課文, 分析、 總結(jié) NaOH的物理性質(zhì)及俗稱。
2.化學性質(zhì)
(1)通過復習酸堿指示劑的變色情況及演示NaOH 使指示劑的變色情況, 得出 NaOH能使指示劑變色的結(jié)論。
(2)演示如圖所示實驗,得出NaOH與CO2等非金屬氧化物反應:
2NaOH+CO2=Na2CO3+H2O
2NaOH+SO2=Na2SO3+H2O
(3)演示:NaOH+酚酞+H2SO4(HCl)的實驗,得出NaOH與酸反應
2NaOH+H2SO4=Na2SO4+2H2O NaOH+HCl=NaCl+H2O
(4)演示P166[實驗8-24]得出NaOH與鹽的反應:
CuSO4+2NaOH=Cu(OH)2↓+Na2SO4;
。ㄋ{色)
3NaOH+FeCl3=Fe(OH)3↓+3NaCl
。t褐色)
小結(jié):氫氧化鈉跟鹽類(含鈉、鉀或銨的鹽除外)起反應,一般生成不溶 于水的堿。
3.酸性氧化物的概念:
(1)凡是能跟堿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叫做酸性氧化物, 如CO2、 SO2、SO3等。
(2)非金屬氧化物大多數(shù)是酸性氧化物
(3)酸性氧化物大多數(shù)能溶于水,跟水化合生成酸,如:
H2O+CO2=H2CO3 H2O+SO2=H2SO3 H2O+SO3=H2SO4
4.NaOH的用途
指導學生閱讀P166最后一節(jié)文字,是出NaOH的用途
總結(jié):①NaOH的物理性質(zhì)、化學性質(zhì)
②有關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技巧
【九年級化學下冊《常見的堿堿的通性》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關于化學式的教學設計范文(精選3篇)04-27
關于初中化學教學設計(精選5篇)04-21
《荷花》的教學設計03-03
小鳥的教學設計04-09
《蠶絲》的教學設計04-03
《燈光》的教學設計06-12
趙州橋的教學設計04-23
中考化學常見問題解答04-22
豐子愷的《白鵝》的教學設計05-22
《黎明的通知》教學設計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