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設計
當今世界,計算機技術在推動生產力的提高和社會經濟的飛速發(fā)展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它們是信息時代的支柱之一。中等職業(yè)學校在培養(yǎng)新世紀的技術人才時,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必要的計算機知識與應用操作能力,不僅是學生文化素質培養(yǎng)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也為學生學習其它知識提供了有力的智力輔助工具。為了使學生畢業(yè)后更適應社會的需要,我校在各非計算機專業(yè)中都開設了《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讓這部分學生也能多了解、多掌握計算機知識,以使他們能夠成為一專多能的適用型人才。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們積累了一些經驗,本文針對非計算機專業(yè)中《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模式進行了分析和探索。
一、課程內容要實用
教師傳授的知識,對學生的要求,應該是以實用、夠用為前提。內容一般可包括以下部分:
1.計算機基礎知識。如:計算機的歷史、特點、分類、應用領域,計算機的基本組成、主要技術指標,計算機病毒及其防治,計算機對環(huán)境的要求、正確使用方法等。這部分內容,有的專業(yè)性強、專業(yè)術語多,考慮到職業(yè)高中學生自身的知識結構、學習能力,教師講解時不益講授過深,否則學生聽不懂,就會喪失學習興趣,達不到教學效果,更不利于后續(xù)內容的講解。
2.操作系統(tǒng)。操作系統(tǒng)是整個軟件系統(tǒng)的最高統(tǒng)帥,是計算機的靈魂。DOS操作系統(tǒng)曾一度在計算機軟件中占主導地位,具有許多優(yōu)點,也存在不少缺陷:內容抽象、命令難記。對非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來說,我認為只需在講計算機軟件時提一下DOS操作系統(tǒng),而改講現(xiàn)在最常用的WINDOWS操作系統(tǒng)。DOS是一個單用戶單任務系統(tǒng),不利于充分發(fā)揮計算機的'潛能;DOS是基于字符界面的操作系統(tǒng),幾乎所有的命令都需要記憶和從鍵盤輸入。學生學習起來感覺抽象、不易理解,無形中打擊了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積極性,減弱了對計算機學習的興趣,給教學帶來了阻力。而講WINDOWS操作系統(tǒng)時,教學反映較好,學生一直保持較高的學習興趣及積極性,老師教,學生學,都比較輕松、愉快,教學效果比以往都好。
3.鍵盤指法、漢字輸入法。在講授拼音輸入法、五筆字型輸入法等知識時,重點講五筆字型漢字輸入法。五筆字型計算機漢字輸入技術是根據漢字的結構和筆畫輸入漢字的一種方法,其最大優(yōu)點是重碼率低。這部分內容,重在上機訓練,嚴格要求學生規(guī)范指法,可利用現(xiàn)有的練習軟件,分階段進行練習,每堂課給出練習目標,并安排適當的測試,使學生在松緊有序的教學中盡快提高漢字錄入速度。
4.文章的排版、表格的制作。文章的排版、表格的制作,重點講WORD。WORD集文字處理、排版功能于一體,功能強大,接口友好,操作方便,簡單易學。教學中要求學生能在老師的指導下獨立進行文章排版(包括字體、字號、字型、特殊修飾、段落、頁面設置等等)、指定表格的制作(包括規(guī)則表格和不規(guī)則表格的制作)。
5.表格內數據的計算。表格內數據的計算可講EXCEL軟件,講最基本的電子表格的制作、如何快速填充有序數據、如何用公式計算表格內的數據、如何排序、如何將表中數據進行分類匯總等。如讓學生完成成績匯總表的填充及數據整理,通過某個商店的庫存情況匯總表等來認知本部分內容。
總的一句話,應該及時教會學生計算機的基礎知識,不用講得很深,講授的重點放在基本的、常用的操作上。
二、保持較高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
非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要學好計算機課程,興趣是關鍵。如何調動、保持他們學習計算機的興趣,是每個教師應放在首位考慮的事情。經過多年的教學,我認為可通過以下幾點來實現(xiàn):
1.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興趣。靈活性大的問題問優(yōu)生;基礎題、綜合題的提問是為了鞏固教學效果,可考慮成績中等的學生;對成績較差的學生,要適當設計一些難度不大、經過認真思考能夠回答出來的問題,可以幫助這些學生恢復自信、提高學習興趣。
2.重視答問評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問答后急切想知道對錯,其他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也一樣。因此,教師要及時準確地對答問進行評價,對答對者要給予表揚,對答錯者要對出現(xiàn)的閃光點給予肯定,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繼續(xù)思考和勇于回答的學習積極性。
3.利用多媒體教學的直觀性,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直觀的操作,課件中靈活的版面、豐富的色彩、多變的動畫效果都能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加強實驗的針對性
將目標教學引入實驗,不僅可以及時掌握學生的技能熟練程度,調整教師的教學計劃,而且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成功欲望,提高學習興趣,促其養(yǎng)成良好的工作作風。這就要求教師在每次上機前除了充分地備好課之外,還要制定有針對性的具體的實驗內容。為了使學生上機實驗更順利,在理論課時就必須給學生講清楚、講明白。我在上理論課時,就以上機實驗內容為例題,將每一步要求認真操作展示給學生看,讓學生通過例題來理解書本中的理論及操作方法,通過老師的操作演示來掌握實際操作步驟,以達到更好的實驗效果。
教學工作是一門藝術,只有不斷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使之趨于完美。努力搞好教學工作,才能教出社會需要的人才,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標。如何上好《計算機應用基礎》這一門課程,關系到非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如機電專業(yè)的《CAD制圖》、財會專業(yè)的《電算化會計》等等都要有《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才能學得更輕松、掌握得更得心應手。
【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應用探究12-14
淺談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12-19
計算機應用基礎的參考教學12-26
中職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12-19
高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反思12-19
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思考12-18
《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反思12-15
《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總結例文12-15
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淺談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