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習心得體會和收獲
植物,創(chuàng)造了這個世界;植物,使我們的世界更加絢麗多姿。然而,作為一個學生物的,我們對于植物的了解又有多少?這次植物野外實習,讓我們對植物有了新的認識和更深的了解。
(一)、知識上:
實習中,我們才知道我們植物知識的匱乏。成千上上萬種植物一股腦扎在你面前,真是讓人無從下手。在我們眼中,所有的植物都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草”、“樹”。根本不知道他們有什么特征。但在實習中,老師耐心細致的講解使我們更加認識了植物。
在老師的指導與講解下,我們認識了有著蘋果香味的阿丁楓,有著漂亮的藍紫色果實的山菅蘭,有圓圓腺窩的黃樟,有風油精味道的光皮樺,長了“瘤”的福建蓮座蕨,葉子被揉了之后會有蠟痕的甜茶椆等等。這是我們最直接的收獲。
(二)、能力上:
1、學會了采集植物、制作標本的方法
在實習中,會采植物還不行,采來的植物還要學會保存。因此老師還教我們采集和制作植物標本的基本方法,這對我們的終生都是受用的。
(1)、標本的采集:
標本的采集是我們植物實習的重要內(nèi)容,既考我們的專業(yè)知識,又考我們的動手能力,更考我們的觀察能力,下面是植物標本的幾種采集方法:
、、木本植物的采集——木本植物一般是指喬木、灌木或木質(zhì)藤本植物而言,采集時要選擇生長正常無病無害的植株為采集對象,并在這植株上選擇有代象,并在這植株上選擇有代表性的小枝作為標本。所才標本一般要帶有葉、花或果實。采集時用枝剪不能用手折,以保持標本的美觀與完整。所采標本大小要適中(約30cm)。
、、草本植物的采集——高大的草本植物的采集方法一般與木本植物相同。但較小的植株除了采集它的葉、花、果各部分之外,必要時采集它的地下部分,如根莖、匍匐莖和根系等,盡量挖取。因為有時候地下部分是我們辨別分類的重要依據(jù)。
(2)、標本的壓制
我們一般是制作蠟葉標本,主要有下面的操作步驟:
、 整理標本——把標本上多余無用的密迭枝葉疏剪去一部分,免得遮蓋花果;
、 編號——把采集的同種植物編同一號數(shù),所編的號數(shù)要與野外采集記錄號數(shù)一致;
、 壓制——我們用木質(zhì)的夾板來壓,在底板鋪上一層厚的草紙,將整理的標本平放于草紙上并展平,正反葉弄好,然后蓋上草紙。大的花果要用厚一點的草紙。壓制時要將標本的首尾互相調(diào)換,使木夾內(nèi)的標本和草紙整齊平坦,重疊到一定高度時,即用繩子將木夾捆住;
、 換紙——新壓的標本每天換紙一次,以后隔兩三天換一次。初換紙時必須將覆壓的紙條、折疊的葉子和花小心張開。這是壓制的關(guān)鍵。在換紙的過程中,如發(fā)現(xiàn)花果脫落須將其放入紙袋中與標本壓在一起,并在紙袋外面寫上與標本相同的號數(shù),以免混亂。
2、學會了小組合作
這次實習更重要的收獲是我們認識到了小組合作的重要作用,讓我們感受到團隊的強大力量。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有些事情必須要小組合作才能夠很好的完成。在縉云山上采集標本時,我們分工明確,有記錄名稱的,有采集標本的,有提桶的等,使我們的實習效益最大化。山路不好走,我們互相幫助;大雨中,我們互相照顧,因為我們是一個團隊。
(三)、情感上:增進了班內(nèi)同學的感情
在這次實習中,我們每個班的同學都各自集中住在農(nóng)家樂里。每天都是一起吃飯、一起出去采集植物、一起制作標本,休息時一起在娛樂室唱歌、打牌、看電視。所有的這些都是我們在學校任何活動所取代不了的。在學校,許多人各自在自己的寢室做自己的事情,很少與別的寢室交流,而在實習中,我們一起經(jīng)歷風雨、一起學習知識,一起度過難忘的十天。我們對彼此的了解也更深一步。
(四)、從老師身上學到很多
在這次實習期間,我獲得了很多與老師們交流的機會,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真的很佩服他們在專業(yè)知識方面的成就,這么多的動植物,他們只要看看或者是聽聽聲音就能說出他們的名字、生活習性等等。那記憶力可是非同尋常啊。他們對待科學一絲不茍,對待學生有問必答,這些都是我們必須學習的地方。
實習的日子是簡單而短暫的,但我們用每天的忙碌取代了學校的松散;用與老師同學們面對面的交流取代了天天呆在電腦面前的空虛無聊。我們每天都很累,但我們每天都很充實,每天都很快樂!我們曬黑了,我們過敏了,我們在大雨中成了“落湯雞”,但我們用這些換來了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
二、實習中的建議
1、實習時間的選擇。這次實習時間是我們放暑假之后,個人覺得這不利于發(fā)揮實習的最大作用。看著別人都一個個回家了,而我們還留在這實習,心里多少有些著急。建議改在五、六月份,這樣邊學邊實習,更有利于我們將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聯(lián)系實際。
2、教師的講解。這次我們教師在知識的講解上雖然很細致、全面。但感覺有點太雜,有些亂,我們記起來也比較麻煩,不利于我們很好的掌握。建議老師在我們捉好標本的回來之后, 再根據(jù)標本統(tǒng)一分綱分目德給我們講解一次。
3、工具的準備上。我們這次實習的人數(shù)有點多,工具就顯得有點少。不利于我們每個人的學習和效率。建議下次學院能多準備些實習工具。
4、對于實習環(huán)境的不熟悉。在采集標本時,我們一次竟然在縉云山上走錯路了,導致我們多走了很多路,這樣既消耗體力,有浪費時間。
5、在采集標本時,我們存在一些問題。對標本我們破壞比較嚴重,不珍惜。雖然它們都只是些植物,但那也是生命,是大自然創(chuàng)造的奇跡,我們應該尊重自然。另外,采集標本重復過多,浪費嚴重。我想,我們在驚嘆大自然的造化奇妙的同時,是不是更應懂得生命的來之不易呢?我不知道我是不是過于敏感,但是我覺得無論以后這些動物數(shù)量會不會得到恢復,我們都應該抱著愛惜的心情去采集標本,對植物的損害要適可而止。我們要以敬畏和珍惜的心對待實驗才對得起那些植物,所以我建議老師們在正式開始實習之前就要把這種愛惜生命的思想傳播給學生,同時教給他們正確的采集標本的方法。
更多優(yōu)秀實習心得范文推薦: